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 > 第二节 正确运用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第2页)

第二节 正确运用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第2页)

社会上屡屡发生匪夷所思的不道德的事情,不断出现突破底线的卑劣行为,其实质就是有些人内心核心价值的丧失,就是一种良知的泯灭。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这些问题也说明了道德的缺失,说明了雷锋精神这样的正面力量的不足,唤醒良知、重塑道德,是这个特殊的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一个新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寻找道德资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财富,在如今不但不像某些人所说的已经落伍,而是具有更大的时代价值。作为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雷锋精神有其固定的核心部分,但其具体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雷锋精神依旧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和道德资源。

从雷锋的先进事迹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读出雷锋精神之所以久久相传的原因,雷锋是一个能奉献的人,能有“钉子”精神的人,能有“螺丝钉”精神的人,能艰苦奋斗的人。一个人能做到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实属不易。我们并非要去实现那个大我,但我们应该去朝那个方向努力。我们可能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我们一定要有那种心,有珍视那种美德的心,有一颗为着社会共同发展,为着民族更加强盛的赤子之心,那便是我们这个社会宣传雷锋精神的目的所在。

社会各阶层普遍对道德滑坡、社会冷漠等深感忧虑,于是纷纷寻找可以挖掘的道德资源。此时,我们发现,雷锋精神是最好的道德资源,再赋予它崭新的时代意义,便可以成为塑造时代精神的来源。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像雷锋精神这样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精神财富将会被一直传承下去,时刻提醒着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真正期盼着有哪一天不用再奔走于大街小巷宣传学习雷锋精神,期盼着哪一天雷锋精神能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雷锋是一个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典型。雷锋很少去关心自己吃穿如何、待遇怎样,而是将自己的所得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他人。学习雷锋精神,也是在倡导人们不要只把眼光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要更多地去关心集体和身边的人。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只要有那么一会儿时间,稍微停下匆匆的脚步,分出一点时间和精力给这个社会和他人,就会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也能使每个人的生命更加充实而快乐。学习雷锋精神,给了无数中国人以道德和奉献的力量。因为它不仅包括了雷锋一个人,更包括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活雷锋”。雷锋精神凝结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当忘记的。

三、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扩大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

学习雷锋精神的载体是多方面的,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和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学雷锋活动的精神实质,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做出积极的努力是学雷锋活动的发展方向。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和方式为雷锋精神的实现、扩展、延续的提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创新学习雷锋活动的载体,扩大群众性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树立新时期道德模范,强化学雷锋活动的自觉性,以实践方式感悟雷锋精神。

(一)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树立新时期道德模范

雷锋,平凡而伟大,平凡得人人都可以学,伟大得人人都得努力学;雷锋精神,简单而又丰富,简单到“做个好人”的朴素观念,丰富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大厦。因其平凡而简单,雷锋精神才不会远离我们,我们总能从普通人身上找到雷锋的力量;因其伟大而丰富,雷锋精神才永远需要我们传承践行。

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宣传报道、图书资料,还是各种实践活动,都为学雷锋活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学雷锋活动开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作为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媒介,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封锁与时空边界。它具有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总数达3。6亿,占到总人口的27%。目前,全国已有96%的乡镇通宽带,91%的行政村能上网。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多元,也为学雷锋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方式。把一个成为标杆的雷锋通过新闻报道与采访推向大众,雷锋亲切的形象一下子走进了广大民众心中,当之无愧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草根出身的全民偶像。

1999年,雷锋网站建立后,一年多时间就有近10万人登录访问,数千人在网上留言说:“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上网者也称:“雷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雷锋受到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的热爱甚至崇敬。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被誉为“雷锋传人”的郭明义,正是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将雷锋精神不断传承的普通人。正如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这就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生活中的演绎,不需要多么费时费力,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平凡中孕育伟大,细微处展现爱心,当代的雷锋精神就是这样的一种精神。郭明义的微博拥有粉丝近600万,在某微博排行榜上接近前50名。利用新媒体发挥典型引导作用,建立道德模范微博群,这样才能最大范围地扩大道德模范的影响力。

(二)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实践方式感悟雷锋精神

立足实际情况,坚持弘扬雷锋精神,以实际行动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发展,以建立学雷锋理论与实践协会、创建学雷锋志愿服务协会、举办雷锋歌曲合唱比赛、手抄雷锋日记、学雷锋征文、观看雷锋电影、听讲座、观事迹、写感悟等系列活动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将学雷锋活动组织常态化,活动常规化,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组织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1。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

每年的3月,组织参观雷锋纪念馆。举办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宣讲活动,增强服务意识,产生进一步学习雷锋精神的推动作用。当我们在雷锋纪念馆、在雷锋雕塑前高声宣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时,人们逐渐认识到雷锋精神是我们需要实践的一种传统,需要融入己身的一种精神,需要发自内心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这不仅让人们亲近雷锋的生活,了解雷锋的阅历,更让人们走进雷锋的精神世界,深层次地领会雷锋品德的高尚。

2。开展一次雷锋精神研讨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弘扬雷锋精神,展示新的形象”研讨会,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组织关于雷锋精神的辩论赛、学雷锋主题班会等,能够更加清楚为什么要学雷锋,更加坚定学习“雷锋精神”的决心。雷锋同志每一句朴实的话语都是我们青春岁月里的座右铭,引领我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我们的青春绽放出最朴实但却是最绚烂的花朵。

3。进行一次党团员自我教育活动

开展优秀党团员、先进支部学雷锋的宣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新时期的雷锋精神有其新的内涵与实质,组织广大共青团员,重温入团、入党誓言。组织社会实践小组,深入居民社区,免费为居民宣讲国情,吸引众多社区居民观看雷锋同志事迹,感受雷锋的先进事迹,深入地体会雷锋精神。对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以及乡村的教育生活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传承使命,加强组织意识教育,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

4。举办“学习雷锋、传递爱心”系列活动

通过“学习雷锋、传递爱心”系列活动,将雷锋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践行于实践当中,让雷锋精神在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得到新的诠释,使学习雷锋不只是停留在口号及形式上,而是深入到点滴的行动中,把爱心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动员人们行动起来,投身到“学习雷锋、传递爱心”系列活动中,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和内涵,深入传承践行雷锋精神,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公民意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发展。

5。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团队经常深入社区,到敬老院、干休所打扫卫生并慰问孤寡老人;开展“三下乡”活动,走进农村,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并为其提供帮助。在劳动中体验了雷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让每个人在实践中感悟助人的快乐,借他们之手把“雷锋精神”传递给社会,让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形成“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

6。倡导一次勤俭节约活动

组织倡导勤俭节约签名活动,号召大家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从我做起,从一张纸、一支笔、一度电、一滴水做起,营造“人人都节约,事事求节能”的社会氛围,树立在学雷锋的道路上永远坚持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理念,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在新时期用新的行动赋予雷锋精神新的内涵。

深入实践创新学雷锋活动载体和内容,正确理解和把握学雷锋活动的精神实质和方向,用真心朴实的学雷锋活动诠释雷锋精神的真谛,为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三)拓展学雷锋主体层面,强化学雷锋活动的自觉性

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但他的名字仍然如同灿烂的朝阳,照耀着人们的心灵。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充满爱的心,每天都是“学雷锋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奉献的心,每个人都是“新一代雷锋”。雷锋精神诠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我们的社会土壤之中。雷锋经常用“小事”、“平凡事”震撼人心、影响社会、引领时代。全国政协委员濮存昕曾经说过:“学雷锋不是喊口号,而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雷锋精神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文字,不是领导对下属的命令,更不是一句口号,而应该真正纳入思想道德层面上来,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学雷锋是一项自愿的行为,是人们对于崇高理想信念的自觉追求和对自身人生意义的实现而体现出来的主观愿望,主体所体现的这一原则更多的是关注人的内心状态,并在自律的基础上指导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学雷锋存在着“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人性的角度看,人是具有双重属性的,过分地强调人的自律能力或重要性有时是不切合实际的,勉为其难也只能使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徘徊在低层次水平上,将内涵丰富的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在发挥个人的自觉自律作用的同时,辅之以引导促进学雷锋活动顺利开展。

学雷锋并不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只有通过教育、舆论的推广和宣传才能促进它更好地发扬。现代社会的有关雷锋精神的实践,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强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的过程,或者至少说是某个人向在某一特定时刻表现出弱势的人提供帮助。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习惯接受别人突如其来、不明目的的帮助。这样的来自陌生人的帮助并非让人感到温暖,更多的是让人心生戒备。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雷锋做好事的人们的热情会被消磨,会有不被信任感。传承雷锋精神,先从接受他人开始。

雷锋,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方向、榜样和力量。在我们这个时代,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说明这个时代需要这种精神,因为雷锋精神是我们的希望。“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直响亮到今天也是雷锋精神延续至今的明证。要真正贯彻落实雷锋精神,充分实现其时代价值,关键之处在于要改变群众的思维定式,真正把雷锋精神塑造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之一,让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之一,而非只是每年3月搞一次“学雷锋”的活动。第一,要切实发扬雷锋精神就应该清除一切不利因素。坚决打击社会中的歪风邪气与不公现象,根除从中谋取利益的贪官,重塑群众社会信心。第二,端正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观,坚决反对一切形式主义。第三,从小事做起,并不代表不做大事。注重生活中的细节,在小处发扬雷锋精神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在大事上要敢于出头,才更有利于形成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好风气。

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相对落后的社会,雷锋精神自然也有了其新的时代价值。即便如此,雷锋精神的内涵也不会发生变化,因为无论我们的社会怎么发展,都不能缺少拥有奉献精神的人们。回顾历史,我们发现“雷锋”这两个字早已成为一种富有时代气息,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化载体,成为社会文明的象征。每当人们褒奖一种高尚行为时,总要将其与雷锋连在一起。每当社会风气不好时,人们又会疾呼雷锋精神归来。“雷锋”仿佛是一束能穿透精神阴霾的阳光,人们都在期盼他。任凭风云变幻,岁月流失,多少显赫一时的人物、喧嚣一时的口号犹如过眼云烟,可雷锋和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永不磨灭的精神却经久不衰地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不得不让人们怀念,让我们感到雷锋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雷锋精神是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并且不懈地追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语)学雷锋也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赋予它更多新的方式,不断拓展学雷锋主体层面。在帮助人之后看到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动,那种心情不是金钱能带给你的。雷锋精神的现代价值就是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然后发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们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所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一个虽未谋面但陷入困境的人,真的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看到有这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做,就会真正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对于我们行动起来也是如此简单而又如此快乐。把每一天当成你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是的,生命是有限的,关键是如何去充实地度过每一天。我们每天都在高喊着诸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建设、兴旺发达努力奋斗之类的话,殊不知其实我们应该从当下做起。现在我们所需要做的,不过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1]《孟子·梁惠王上》。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