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 >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敬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2页)

第三节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敬业精神的时代价值(第2页)

事业的成功取决于对事业的热爱,热爱自己的事业就要燃起对事业的热情,以自己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自豪感、幸福感、荣誉感萌发出对事业的追求并全身心地投入,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兴趣产生愿望,有兴趣就会产生感情。个人对职业有没有兴趣,往往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在一个工作部门,热爱本职是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每个从业者都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地融入职业生涯之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对于简单轻松的工作,容易做到爱岗敬业,但对于那些工作环境艰苦、危险性高的工作,要做到爱岗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人是在从事着单调、技术性低、重复性大等普通工作,这些热爱自己工作岗位的人,在这些岗位上认真劳动的人就是良好职业道德的体现。

(三)牢记“八荣八耻”,树爱岗敬业新风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并将这一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髓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中地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是新时期我国公民整体道德行为的规范,更是当前我国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标尺。牢记“八荣八耻”,树爱岗敬业新风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养成讲文明、办实事、求奉献、促和谐的职业行为习惯,自觉爱岗敬业,遵章守纪,通过各种途径使从业人员理解并自觉遵守各自的行为准则。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我国公民制定了基本道德规范,让人们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应当反对什么、应当提倡什么、应当抵制什么。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与时俱进,明确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引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人们从业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选择也出现了多变性和选择性,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如何认清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清社会主义荣辱观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必然联系,不断为职业道德规范注入新内容,适应新的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整个社会好比一台协调运转的大机器,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故障,否则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工作进程。把“八荣八耻”作为每个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在本职岗位上,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为群众服务,表现出追求上进、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不图名利、爱岗敬业、艰苦朴素的精神风貌。既要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来鞭策自己,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坚持团结互助、扶危济困,强调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帮互助精神,形成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

三、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做学习型人才

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在新的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雷锋“钉子”精神的解读。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建设学习型社会,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学习、思考、探索的重大课题,因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弘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就是要用雷锋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来建设学习型社会。实践证明,“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人才是以读书学习的积淀为底蕴的,是以不断地进德修业为前提的。学习型社会造就学习型人才,学习型人才造就学习型人生。

1。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全社会不断地发扬光大,勤奋好学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

珍惜时间集中地表现为,把时间看得十分珍贵,倍加爱惜,从而抓紧时间学习,专心致志主要是指为了立志成才和成就事业,一心一意或集中精力钻研某一问题的学习精神。雷锋珍惜每一分钟时间,专心致志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为我们树立了勤奋好学的榜样。毛泽东曾经说过:“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7]珍惜时间和专心致志作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优良品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要求人们在学习上要珍惜时间和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而且要求人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把事情做好。鲁迅这样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可见,珍惜时间和专心致志,不仅对个人立志成才和成就事业以及对社会奉献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珍惜别人的时间更关涉他人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发扬雷锋“钉子”精神的挤劲和钻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专心致志,学好基本理论,夯实理论基础,立志成才和成就事业。

2。雷锋的“钉子”精神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

21世纪是白驹过隙的时代。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知识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长,几乎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有新知识、新技术在产生。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原有知识半衰期的提前,使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意识到了严峻的紧迫感。如果我们不能勇于竞争和创新,追踪当代科学的新成就,就无法适应这个时代。

雷锋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时期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精神价值。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人们走出校门以后,很难再有集中的时间安心学习,不学习又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雷锋学习上的“钉子”精神中的“挤”劲和“钻”劲,为我们在我们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学习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3。弘扬“钉子”精神的切入点是建立和强化学习机制

当代世界的竞争,主要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在艰苦创业、紧张忙碌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的“钉子”精神能够得到发扬光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新精神,在全国人民学技术、学业务,走又红又专道路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那种生气勃勃的局面,源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动力,源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规模组织和教育引导、表彰激励,以及由此所内化而成的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自觉意识。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继续弘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一切个人、组织、民族、国家都处在前所未有的竞争之中,主动参与竞争,积极增强竞争实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践行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钻研业务本领

提倡学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学习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君子好学,死而后已”[9]。列宁说过:“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10]党的十六大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学习的目的既是要提高理论水平的需要,也是要增强业务能力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12]。

1。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把握时间学习,勇于创新和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竞争和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我们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创新的能力。雷锋“钉子”精神中的“挤劲”和“钻劲”实际就是我们今天的勇于竞争,敢于创新。我们不管工作多么紧张,任务多么繁重,时时刻刻都不能忘记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适应时代的要求。知识并非力量,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之中,运用于发明和创造之中,才能把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机遇是一种极为宝贵、无形的发展资源,把握机遇,及时确立正确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大胆地闯、扎实地干,不争论、不辩论、不动摇、不折腾,始终保持勇于竞争、敢于创新的姿态,投入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劳动,而且又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它要求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博专结合,知行统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像雷锋那样,珍惜时间,求知若渴,发愤学习,以雷锋为榜样,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从点滴做起,充分利用分分秒秒,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不断提升思想新境界,努力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行家里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2。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学习上,既要读“有字书”,又要读“无字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在社会实践中读好“无字书”,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要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积极探索学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努力把学习融于日常工作和各项活动之中。学习工作化,就是把学习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地重视,一样地部署,一样地抓紧抓实;工作学习化,就是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将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工作上,要认识到“实干兴业,空谈误事”,“一万次表态抵不上一次实干,一万次议论抵不上办成一件实事”。要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求真务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超越前人、开拓工作新局面。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锐意进取,不断开拓新思路、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在所处的领域和岗位上不断做出新贡献。

3。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不断增强业务能力

人总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永不言败、永不服输、奋发图强的精神。发扬光大雷锋精神,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刻苦钻研本职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谋求工作上的新突破;弘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就要以“钉子”的韧劲不断战胜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困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最为紧迫、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快发展。过去讲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是快进则生,中进则退,慢进则衰,不进则亡。我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出发,把个人融入社会之中,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就会产生出一种强大力量。任何一个曾经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一定会追求更远大的目标,来唤醒内心深处愿望所产生的力量。

(三)弘扬“钉子”精神,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新的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是知识信息爆炸增长的世纪。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改革事业的纵深推进都向每一个人提出新的挑战。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人们会明显地感到所学的知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速度,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充实,很快就会出现“老化”问题,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如果想要不被时代所淘汰,就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进一步开阔视野,谋求新思路,这些都需要不断进取,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学习,在于有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

1。刻苦钻研,做一个理论基础扎实的人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奋好学,并视勤奋好学为美德。我国古人不仅十分珍惜时间和崇尚专心致志,而且还非常重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唐代王贞白作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诗句;在《淮南子·原道训》中也讲道:“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难得而易失也。”[13]唐代杜荀鹤也写道:“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东晋陶渊明在《杂诗》中也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名人名家,如孔子学而不倦,颜渊以学为乐,匡衡凿壁偷光,贾逵隔篱偷学等;既有孙敬、苏秦悬梁刺股苦读的佳话,也有诸葛亮结庐耕学的美谈。在今天,很多人都能勤奋好学,立志成才或干出一番事业。例如,气象学家竺可桢,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观察物候,60年如一日,不论刮风下雨,还是身体不适,从未间断,仅从1936年至1974年的近40年间,就记下40多本日记,合计近一千万字。临终前两天,还写出最后一页物候日记。他长期勤奋学习,严谨治学,完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这一科学巨著。还有著名大画家齐白石,坚持每天练画,“不叫一日闲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