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 > 詩卷第五(第2页)

詩卷第五(第2页)

【纂疏】鄭氏曰:「姝,美也。」

東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闥叶它悦反兮。在我闥兮,履我發叶方月反兮。

興也。闥,門内也。發,行去也。言躡我而行去也。

【纂疏】東萊曰:「《韓詩》:『門屏之間曰闥。』」

《東方之日》二章,章五句。

東方未明叶謨郎反,顛倒都老反衣裳。顛之倒叶都妙反之,自公召之。

賦也。自,從也。羣臣之朝别色始入。○此詩人刺其君興居無節,號令不時。言東方未明而顛倒其衣裳,則既早矣,而又已有從君所而來召之者焉,蓋猶以為晚也。或曰:所以然者,以有自公所而召之者故也。

東方未晞,顛倒裳衣。倒之顛叶典因反之,自公令力證反,叶力呈反之。

賦也。晞,明之始升也。令,號令也。

折音哲柳樊圃叶博故反,狂夫瞿瞿俱具反。不能辰夜叶羊茹反,不夙則莫音慕。

比也。柳,楊之下垂者,柔脆之木也。樊,藩也。圃,菜園也。瞿瞿,驚顧之貌。夙,早也。○折柳樊圃,雖不足恃,然狂夫見之,猶驚顧而不敢越。以比晨夜之限甚明,人所易知,今乃不能知,而不失之早則失之莫也。

【纂疏】毛氏曰:「折柳以為藩園。」

《東方未明》三章,章四句。

南山崔崔子雖反,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叶胡威反止?

比也。南山,齊南山也。崔崔,高大貌。狐,邪媚之獸。綏綏,求匹之貌。魯道,適魯之道也。蕩,平易也。齊子,襄公之妹、魯桓公夫人文姜,襄公通焉者也。由,從也。婦人謂嫁曰歸。懷,思也。止,語辭。○言南山有狐,以比襄公居高位而行邪行。且文姜既從此道歸乎魯矣[12],襄公何為而復思之乎?

葛屨五兩如字,又音亮,冠緌如誰反雙叶所終反止[13]。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比也。兩,二屨也。緌,冠上飾也。屨必兩,緌必雙,物各有耦,不可亂也。庸,用也,用此道以嫁于魯也。從,相從也。

【纂疏】嚴氏曰:「《天官·屨人》注:『複下曰舄,襌音丹下曰屨。』《士喪禮》云[14]:『夏葛屨,冬皮屨[15]。』曹氏曰:『《屨人》:「辨外內命夫、命婦之命屨、功屨、散屨。」注云:「有纁屨、黄屨、白屨、黑屨、散屨,所謂五兩也[16]。」』《說文》:『屨,纓也。』」

蓺麻如之何?衡音横從子容反其畝莫後反。取七喻反妻如之何?必告工毒反父母莫後反。既曰告同上止,曷又鞠居六反止?

興也。蓺,樹。鞠,窮也。○欲樹麻者,必先縱横耕治其田畝。欲娶妻者,必先告其父母。今魯桓公既告父母而娶妻矣,又曷為使之得窮其欲而至此哉?

【纂疏】曹氏曰:「《齊民要術》云:『種麻欲得良田,耕不厭熟,縱橫七遍以上,則麻生無葉[17]。』橫縱其畝,蓋古法也。」東萊曰:「《韓詩》:『東西耕曰衡[18]。』縱,《韓詩》作由,云:『南北耕曰由。』」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興也。克,能也。極,亦窮也。

《南山》四章,章六句。

《春秋》桓公十八年:公與夫人姜氏如齊,「公薨於齊」。《傳》曰:「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申繻曰:『女有家,男有室,無相瀆也,謂之有禮。易此必敗。』公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夏四月,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此詩前二章刺齊襄,後二章刺魯桓也。

無田音佃甫田,維莠羊九反驕驕叶音高。無思遠人,勞心忉忉音刀。

比也。田,謂耕治之也。甫,大也。莠,害苗之草也。驕驕,張王之意。忉忉,憂勞也。○言無田甫田也,田甫田而力不給,則草盛矣。無思遠人也,思遠人而人不至,則心勞矣。以戒時人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纂疏】東萊曰:「驕驕、桀桀,皆稂莠侵凌嘉穀之狀[19]。」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叶旦悦反。

比也。桀桀,猶驕驕也。怛怛,猶忉忉也。

婉兮孌叶龍眷反兮,總角丱古患反,叶古縣反兮。未幾居豈反見兮,突而弁兮。

比也。婉、孌,少好貌。丱,兩角貌。未幾,未多時也。突,忽然高出之貌。弁,冠名。○言總角之童,見之未久,而忽然載弁以出者,非其躐等而強求之也。蓋循其序而勢有必至耳。此又以明小之可大,邇之可遠,能循其序而脩之,則可以忽然而至其極。若躐等而欲速,則反有所不達矣。

【纂疏】《釋文》:「《方言》曰:『凡卒相見謂之突。』」孔氏曰:「《周禮》掌冠冕者謂之弁師。則弁者冠之大號。」

《甫田》三章,章四句。

愚按:諸家皆本序說。蘇氏曰:「總角之童而至於突然弁也,豈其求之哉?其道則有所必至也。君子之得諸侯,亦未嘗求之矣,苟修其身而治其政,令諸侯不來,而將安往?」姑備參看。

盧令令音零,其人美且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