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阅读答案 > 詩卷第十(第3页)

詩卷第十(第3页)

四黄既駕,兩驂不猗於寄、於箇二反。不失其馳叶徒卧反,舍音捨矢如破彼寄、普過二反。

賦也。猗,偏倚不正也。馳,馳驅之法也。舍矢如破,巧而力也。蘇氏曰:「不射善御者,詭遇則獲,不然不能也。今御者不失其馳驅之法,而射者舍矢如破,則可謂善射御矣。」○此章言田獵而見其射御之善也。

【纂疏】王氏曰:「『四牡』言力之強[36],『四黄』言色之純,『兩驂不猗』言御能正其馬,『不失其馳』言車行節而有法,『舍矢如破』言矢行巧而力也。」又曰:「四馬內有兩服,外有兩驂。」

蕭蕭馬鳴,悠悠斾旌。徒御不驚,大庖蒲爻反不盈。

賦也。蕭蕭、悠悠,皆閒暇之貌。徒,步卒也。御,車御也。驚,如《漢書》「夜,軍中驚」之驚。不驚,言比卒事,不喧嘩也。大庖,君庖也。不盈,言取之有度,不極欲也。蓋古者田獵獲禽,面傷不獻,踐毛不獻,不成禽不獻。擇取三等:自左膘而射之,達于右腢,為上殺,以為乾豆,奉宗廟;達右耳本者次之,以為賓客;射左髀達于右為下殺,以充君庖。每禽取三十焉,每等得十,其餘以與士大夫,習射于澤宫,中者取之,是以獲雖多而君庖不盈也。張子曰:「饌雖多而無餘者,均及於衆而有法耳。凡事有法,則何患乎不均也。」舊說:不驚,驚也。不盈,盈也。亦通。○此章言其終事嚴而頒禽均也。

【纂疏】《釋文》曰:「膘音縹,脅後髀前肉也。腢音愚,肩前。上殺中心,死疾,鮮潔也。」孔氏曰:「次之者,以其遠心,死稍遲,肉已微惡。髀,股外。音杳,水臁也,右,右脅髀[37],下殺,以其中脅,死最遲,肉又益惡。面傷謂當面射之。踐毛謂在傍而逆射之。不獻,嫌誅降之義。不成禽不獻,惡害幼小。」

之子于征,有聞音問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賦也。允,信。展,誠也。聞師之行而不聞其聲,言至肅也。信矣其君子也,誠哉其大成也。○此章總序其事之始終,而深美之也。

《車攻》八章,章四句。

以五章以下考之,恐當作四章,章八句。

吉日維戊叶莫吼反,既伯既禱叶丁口反。田車既好叶許口反,四牡孔阜符有反。升彼大阜,從其羣醜。

賦也。戊,剛日也。伯,馬祖也,謂天駟房星之神也。醜,衆也,謂禽獸之羣衆也。○此亦宣王之詩,言田獵將用馬力,故以吉日祭馬祖而禱之。既祭而車牢馬健,於是可以歷險而從禽也。以下章推之,是日也,其戊辰歟?

【纂疏】孔氏曰:「《夏官·校人》:『春祭馬祖。』注:『馬祖,天駟。』謂之伯者,長也。常祭在春[38],將用馬力,則又備禮禱之[39]。」又曰:「大阜,大陵阜也。」

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叶滿補反。獸之所同,麀音憂鹿麌麌愚甫反。漆沮七徐反之從,天子之所。

賦也。庚午,亦剛日也。差,擇,齊其足也。同,聚也。鹿牝曰麀。麌麌,衆多也。漆沮,水名,在西都畿內,涇、渭之北,所謂洛水,今自鹽韋流入鄜坊,至同州入河也。○戊辰之日既禱矣,越二日庚午,遂擇其馬而乘之。視獸之所聚,麀鹿最多之處而從之,於漆沮之旁為盛[40],宜為天子田獵之所也。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叶羽已反。儦儦表驕反俟俟叶于紀反,或羣或友叶羽已反。悉率左右叶羽已反,以燕天子叶奬履反[41]。

賦也。中原,原中也。祁,大也。趣則儦儦,行則俟俟。獸三曰羣,二曰友。燕,樂也。○言從王者視彼禽獸之多,於是率其同事之人,各共其事以樂天子也。

既張我弓,既挾子洽反我矢。發彼小豝音巴,殪於計反此大兕徐履反。以御賓客,且以酌醴。

賦也。發,發矢也。豕牝曰豝。壹矢而死曰殪。兕,野牛也。言能中微而制大也。御,進也。醴,酒名。《周官》「五齊」,「二曰醴齊」。注曰:「醴成而汁滓相將,如今甜酒也」。○言射而獲禽,以為俎實,進於賓客而酌醴也。

【纂疏】曹氏曰:「醴不可專飲,天子之於羣臣,不徒設醴而已。此言酌醴者,《左傳》天子饗諸侯,每云『饗醴,命之宥』。是享有醴者,天子飲酒之禮也,故舉醴言之。杜預云:『先置醴酒,示不忘古也。』」疊山謝氏曰:「田而得禽,天子不以自奉,故大庖不盈。命有司以進賓客,頒諸侯及群臣也。命有司且以酌醴,燕諸侯及群臣也。先王體群臣、懷諸侯,常有恩惠,其用心公溥而均齊,常以一人養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吉日》四章,章六句。

東萊呂氏曰:「《車攻》《吉日》所以為復古者何也?蓋蒐狩之禮,可以見王賦之復焉,可以見軍實之盛焉,可以見師律之嚴焉,可以見上下之情焉,可以見綜理之周焉。欲明文武之功業者,此亦足以觀矣。」

鴻鴈于飛,肅肅其羽。之子于征,劬其俱反勞于野叶上與反。爰及矜棘冰反人,哀此鰥寡叶果五反。

興也。大曰鴻,小曰鴈。肅肅,羽聲也。之子,流民自相謂也。征,行也。劬勞,病苦也。矜,憐也。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舊說:周室中衰,萬民離散,而宣王能勞來、還定、安集之,故流民喜之而作此詩,追叙其始而言曰:鴻鴈于飛,則肅肅其羽矣。之子于征,則劬勞于野矣。且其劬勞者,皆鰥寡可哀憐之人也。然今亦未有以見其為宣王之詩。後三篇放此。

【纂疏】孔氏曰:「鴻、鴈俱是水鳥,其形鴻大而鴈小。春則避陽暑而北,秋則避陰寒而南。」曹氏曰:「喻小大皆離散。」

鴻鴈于飛,集于中澤叶徒洛反。之子于垣音袁,百堵丁古反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叶達各反。

興也。中澤,澤中也。一丈為板,五板為堵。究,終也。○流民自言鴻鴈集于中澤,以興己之得其所止而築室以居,今雖勞苦,而終獲安定也。

【纂疏】曹氏曰:「鴻鴈趾連,蹄不能握木。故《易》以鴻漸於木為失所不安之象,《書》以彭蠡既豬,陽鳥攸居[42],為得其所。」孔氏曰:「版廣二尺[43],故《周禮》說一堵之牆,長丈,高一丈。」王氏曰:「垣,牆也。」

鴻鴈于飛,哀鳴嗸嗸五刀反。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叶音高。

比也。流民以鴻鴈哀鳴自比,而作此歌也。哲,知。宣,示也。知者聞我歌,知其出於劬勞,不知者謂我閒暇而宣驕也。《韓詩》云:「勞者歌其事。」《魏風》亦云:「我歌且謠,不知我者,謂我士也驕。」大抵歌多出於勞苦,而不知者常以為驕也。

愚按:此詩諸家皆本《序》說,指「之子」為使臣。然三章劬勞之義,一章指使臣,二章指民,三章或指使臣、或指民,皆為的當。朱子《集傳》以「之子」為流民自相謂,而「劬勞」皆就民說,但或謂不見勞來安集之意。愚謂一章有取於鴻鴈羽翮之勞,至言「爰及矜人,哀此鰥寡」,誰及之,誰哀之,實由於上之人矣。二章有取於鴻鴈澤中之集,而曰「其究安宅」,以流民所止,非其本土,使可為築室久安之計,誰實使之,亦出於在上之人矣。三章有取於鴻鴈之哀嗸,以離散之餘,雖有定居,而生理未復,故不能不哀嗸赴訴旁觀者。哲人則以我為劬勞,愚人則以我為宣驕,然赴訴之於誰,亦訴之於在上之人耳。請得以《集傳》之意而發明之。

《鴻鴈》三章,章六句。

夜如何其音基?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七羊反。

賦也。其,語詞[44]。央,中也。庭燎,大燭也。諸侯將朝,則司烜以物百枚并而束之,設於門內也。君子,諸侯也。將將,鸞鑣聲。○王將起視朝,不安於寢,而問夜之早晚曰:夜如何哉?夜雖未央,而庭燎光矣。朝者至而聞其鸞聲矣。

【纂疏】孔氏曰:「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45]。《司烜》云:『邦之大事,供蕡燭庭燎。』『樹於門外曰大燭[46],門內曰庭燎。』《郊特牲》曰:『庭燎之百,由齊桓公始也。』注:『僭天子也。庭燎之差,公五十,侯伯子男皆三十。』是天子庭燎用百。古制未得而聞,要以物百枚並而纏束之,今則用松葦竹灌以脂膏也。」

夜如何其?夜未艾音乂,叶如字[47],庭燎晣晣之世反,與艾叶。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呼會反。

賦也。艾,盡也。晣晣,小明也。噦噦,近而聞其徐行,聲有節也。

夜如何其?夜鄉許亮反晨,庭燎有煇許云反。君子至止,言觀其旂叶渠斤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