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诗集传序 > 詩序02(第5页)

詩序02(第5页)

○《庭燎》,美宣王也。因以箴之。

【纂疏】《釋文》:「箴,誨之辭。」孔氏曰:「若病之須箴。」

○《沔水》,規宣王也。

【纂疏】鄭氏曰:「規者,正圓之器。」孔氏曰:「物有不圓者,規之使成圓,人行有不周者[56],規之使周備,是匡諫之名。」

○《鶴鳴》,誨宣王也。

【纂疏】董氏曰:「此詩其師傅所作歟?」

○《祈父》,刺宣王也。

【纂疏】范氏曰:「讀《詩》至於《庭燎》,未嘗不歎古之君子愛其君之至也。知其將失也,則就其失箴之[57]。箴之而不可則規之。規之不可,故《鶴鳴》誨之。誨之不可,然後《祈父》刺之。然則刺其君者,豈詩人之心哉?蓋不得已也。夫有宣王之功而不至於文武,此詩人之所惜也。故其先後淺深之序如此。」

○《白駒》,大夫刺宣王也。

○《黄鳥》,刺宣王也。

○《我行其野》,刺宣王也。

○《斯干》,宣王考室也。

【纂疏】鄭氏曰:「考,成也。」孔氏曰:「路寢成則考之而不衅。注曰:『設盛食以落之。』」東萊呂氏曰:「《斯干》《無羊》皆王初年之詩,乃次於刺詩之後,何也?蓋宣王晚歲雖怠於政,然中興周室之大德,豈可以是而掩之乎?故復取此二篇以終之也。宣王之《大雅》,有美無刺。《大雅》言大體者也,論其大體,則宣王固一世之賢君也。」

○《無羊》,宣王考牧也。

【纂疏】鄭氏曰:「厲王時,牧人之職廢。宣王始興而復之[58],至此而成。」孔氏曰:「《周禮》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六牲謂牛、馬、羊、豕、犬、雞。此詩惟言牛羊者,馬祭之所用者少[59],豕、犬、雞則比牛羊為卑[60],故特言牛羊以為美也。」

《節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家父見本篇。

【纂疏】東萊呂氏曰:「按《左傳》:『韓宣子來聘[61],季武子賦《節》之卒章。』杜氏謂取『式訛爾心,以畜萬邦』之義,然則此詩在古止名『節』也。」鄭氏曰:「家父,字,周大夫也。」孔氏曰:「《春秋》之例,天子大夫稱字。桓七年,『天王使家父來求车』,上距幽王之卒七十五歲。古人以父為字,或累世同之。」幽王宮湼,宣王子。

○《正月》,大夫刺幽王也。

○《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

○《雨無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者也,衆多如雨,而非所以為政也。此《序》尤無義理,歐陽公、劉氏說已見本篇。

○《小旻》,大夫刺幽王也。

○《小宛》,大夫刺幽王也。此詩不為刺王而作,但兄弟遭亂畏禍而相戒之辭爾。

○《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此詩明白為放子之作無疑,但未有以見其必為宜臼耳。《序》又以為宜臼之傅,尤不知其所據也。

○《巧言》,刺幽王也。大夫傷於讒,故作是詩也。

○《何人斯》,蘇公刺暴公也。暴公為卿士,而譖蘇公焉,故蘇公作是詩而絶之。鄭氏曰:「暴、蘇皆畿内國名。」《世本》云:「暴辛公作塤,蘇成公作篪。」譙周《古史考》云:「古有塤篪,尚矣,周幽王時,二公特善其事耳。」今按:《書》有司寇蘇公,《春秋傳》有蘇忿生,戰國及漢時有人姓暴,則固應有此二人矣。但此詩中只有「暴」字,而無「公」字及「蘇公」字,不知《序》何所據而得此事也。《世本》說尤紕謬,譙周又從而傅會之,不知適所以章其謬耳。

○《巷伯》,刺幽王也。寺人傷於讒,故作是詩也。

【纂疏】曹氏曰:「《周官·寺人》:『王之正內五人,掌王之內人及女官之戒令。』注云:『寺之言侍也。正內,路寢也。』侍王於路寢之內,蓋奄人也。巷,永巷也,內人之所居。伯,長也。其官為寺人,而職掌永巷,故寺人而稱巷伯焉。」

《谷風》,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

○《蓼莪》,刺幽王也。民人勞苦,孝子不得終養爾。

【纂疏】鄭氏曰:「不得終養者,二親病亡之時,時在役所不得見也[62]。」李氏曰:「歐陽氏以鄭說滯泥之甚,然觀此詩之言,『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則是言孝子行役而喪親之所作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