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淮南子·泰族训》。
[267]《淮南子·精神训》。
[268]《淮南子·汜论训》。
[269]《淮南子·说山训》。
[270]《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271]《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272]《春秋繁露·玉杯》。
[273]《淮南子·高诱叙目》。
[274]《淮南子·兵略训》。
[275]《淮南子·原道训》。
[276]《淮南子·俶真训》。
[277]《淮南子·泰族训》。
[278]《春秋繁露·玉杯》。
[279]《淮南子·诠言训》。
[280]《淮南子·主术训》。
[281]同上书。
[282]《淮南子·精神训》。
[283]同上书。
[284]《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285]《淮南子·齐俗训》。
[286]《淮南子·俶真训》。
[287]《淮南子·览冥训》。
[288]《淮南子·泰族训》。
[289]《汉书·食货志》。
[290]《春秋繁露·仁义法》。
[291]《春秋繁露·离合根》。
[292]《春秋繁露·俞序》。
[293]《鲁迅全集》,第6卷,9~1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94]《春秋繁露·楚庄王》。
[295]《春秋繁露·楚庄王》。
[296]《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297]《春秋繁露·楚庄王》。
[298]同上书。
[299]《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300]《春秋繁露·王道》。
[301]《春秋繁露·楚庄王》。
[302]《春秋繁露·楚庄王》。
[303]《春秋繁露·五行对》。
[304]林丽雪:《董仲舒》,载《中国历代思想家》,第2册,66、6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