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顾允衡大吼。
众人拼命向外突围。在冲出坟场边缘的瞬间,顾允执回头,看到那块记载着沉重历史的迭代碑文,在无数数据触手的缠绕下,寸寸碎裂,化为虚无……
他们成功逃脱,但心情无比沉重。碑文揭示的希望之路,狭窄得如同刀锋。
回到相对安全的舰艇内部,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黑色水晶飞行器与他们的舰艇保持着并行,透过舷窗,能看到‘架构师’同样凝重的面色。
“‘高维变量’……AX-73无疑是一个。”顾允执率先打破了沉默,通过加密频道与‘架构师’交流,“你们手中,有另一个?”
‘架构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身旁的‘吟唱者’。年轻女子点了点头,她手中那团液态星光般的能量微微涨缩,散发出一种与AX-73序列截然不同、但同样深邃玄奥的波动。
“我们称它为‘星瞳’。”‘架构师’缓缓道,“它并非基因序列,而是一段……来自迭代71的‘数学真理’具象化残留。它能扭曲局部的逻辑因果律。但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它,只能有限引导。”
顾允执心中了然。果然,‘破壁者’也掌握着一个关键的筹码。“那么,第三个变量在哪里?”
“这正是我们找上你的原因之一。”‘架构师’的数据流瞳孔中光芒闪烁,“我们怀疑,第三个变量不是‘物’,而是……‘人’。”
“人?”顾允衡皱眉。
“或者说是,某种特殊的‘状态’或‘意识’。”‘吟唱者’补充道,她的目光似乎能穿透舰艇的阻隔,落在顾允执身上,“当‘深层结构视觉’与‘信息共鸣’能力在特定条件下深度结合时,可能会短暂地形成一个独特的‘观测基点’,这个基点本身,就可能具备干涉现实的能力,成为一个临时的‘高维变量’。”
顾允执和通讯另一端倾听的沈知遥同时一震。他们两人的能力结合?
“这只是理论推测。”‘架构师’语气严谨,“需要验证。而且,即使找到并激活了第三个变量,如何让三者产生‘协同共振’而不是相互冲突导致提前崩溃,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共振的频率、时机、载体……都需要精确到极致的设计。”
他传输过来一部分关于“变量协同”的初步数学模型,其复杂程度让顾允执都感到头皮发麻。这确实是一条希望与毁灭并存的险路。
“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和共同利益。”顾允衡代表顾家发言,“你们的目标是什么?仅仅是为了打破轮回?”
“打破轮回是手段,不是目的。”‘架构师’的回答出乎意料的深刻,“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弄清楚‘播种者’和‘收割者’的真相,为人类文明,或许也为所有被困在这个轮回中的文明,争取真正的自由和未来。我们不相信‘守夜人’的被动保存能最终解决问题,那只是延缓灭绝。”
这个理念,与顾氏兄弟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们可以合作。”顾允执做出了决定,“共享关于变量的研究和数据,共同寻找验证第三个变量的方法,并设计共振方案。但在最终行动前,我们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决策权。”
“合理。”‘架构师’点头同意,“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我们的实力,并密切关注‘净化派’的动向。他们不会坐视我们聚集变量,系统的‘净化程序’也会更加频繁。”
双方交换了更安全的联络方式后,黑色水晶飞行器再次无声地融入空间涟漪,消失不见。
返航的路途显得格外漫长。顾允执反复研究着‘架构师’传来的数学模型,以及从迭代碑文中获取的关于“观测盲区”的细节。
“哥,”他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我知道下一个关键步骤该做什么了。”
“什么?”
“我们需要主动创造一个‘小型的观测盲区’。”顾允执语气坚定,“不需要三个变量,也许只需要AX-73和‘星瞳’的初步接触,在极小的范围内,验证盲区是否真的存在,以及我们在盲区内能做什么。这既能验证碑文信息的真实性,也能为我们积累至关重要的经验。”
“太冒险了!”顾允衡立刻反对,“万一失控,或者提前引来系统和‘净化派’的全力打击……”
“所以规模要足够小,地点要足够隐蔽,并且做好随时切断和撤离的准备。”顾允执显然已经思考过细节,“我们可以选择靠近地球的某个荒芜空间节点,或者……利用顾家名下某个拥有特殊地质结构屏蔽的海外岛屿。这需要‘破壁者’的配合,也需要知遥的精确感知来把控尺度。”
他看向窗外无垠的星空,目光仿佛已经穿透了虚空,看到了那条遍布荆棘却通往光明的险路。
“我们不能等到敌人准备好再动手。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踏出这关键的一步,哪怕只是微小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