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琉璃金盏 > 官方接触(第2页)

官方接触(第2页)

这已经是目前情况下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官方既展现了合作的诚意,也保持了必要的掌控力。

“那么,”沈知遥轻声开口,目光坚定,“关于上海的那个‘锚点’……”

“我们已经组建了一个联合行动小组。”陈暮接话道,“如果你们同意,你们将作为特别顾问加入。小组将在48小时内出发前往上海。在那里,你们将第一次直面‘锚点’,也很可能……第一次与‘潘多拉’交锋。”

会议结束,初步的合作意向达成。当顾允执和沈知遥再次乘坐那辆黑色轿车离开工业大厦,重返阳光下的香港街头时,感觉却已截然不同。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已经蒙上了一层清晰的、危险的,却又充满吸引力的迷雾。

他们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者,他们有了一个强大却需警惕的盟友,也有了一个明确而危险的敌人。前往上海寻找“锚点”的征程,即将开始。这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开自身的谜团,更是一场关乎现实稳定的、真正的战斗的前哨。

黑色轿车无声地滑行在返回深水湾安全屋的路上。车窗外,香港的繁华夜景如同一条流动的光河,霓虹闪烁,人流如织,一切看似与往常无异。但坐在车内的顾允执与沈知遥,却感觉眼前这片熟悉的景象,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冰冷的毛玻璃。

陈暮透露的信息量过于庞大,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精神风暴,冲刷着他们原有的认知堤坝。“异调办”的存在、“蚀刻”的本质、“锚点”的重要性、敌对组织“潘多拉”的威胁……这些不再是猜测或古籍上的模糊记载,而是被一个权威机构证实,并带着冰冷重量压在他们肩头的现实。

沈知遥靠在椅背上,闭着双眼,但微微颤动的睫毛显示她并未入睡。她在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在“异调办”基地的所见所闻——那些被禁锢的异常实体、研究人员冷静到近乎漠然的眼神、陈暮话语中透露出的、为了“现实稳定”而可能采取的种种必要措施……这一切都让她感到一种深切的寒意。这寒意并非源于恐惧,而是源于一种认知:他们所面对的斗争,其残酷性和复杂性,远超最初的想象。这不再是两个人携手探索未知的浪漫冒险,而是卷入了一场涉及世界本质、多方博弈的、冰冷而危险的洪流。

“他隐瞒了很多。”顾允执忽然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车厢内显得格外清晰。他没有看沈知遥,目光依旧落在窗外飞逝的流光上,眼神锐利如常,仿佛刚才的信息冲击并未扰乱他核心的理性判断。

沈知遥睁开眼,看向他冷峻的侧脸。

“关于‘无面人’,他给出的解释过于模糊,‘观察者、引导者、清道夫’,这种概括近乎敷衍。”顾允执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这是他进行深度逻辑推演时的习惯,“关于‘潘多拉’,他只强调了其威胁,却对他们的技术来源、核心目的,甚至主要成员构成语焉不详。还有,‘异调办’本身,它的成立背景、最高权限归属、以及他们所谓的‘核心分析模型’到底是什么?这些关键信息,他都巧妙地避开了。”

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行的超级计算机,正在将陈暮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交叉验证、逻辑关联和可信度评估。“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这没错。但我们必须清楚,陈暮,或者说他代表的‘异调办’,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现实稳定’。在这个最高目标下,个体的权益,甚至生命,在某些极端情况下,都可能成为可以牺牲的代价。他给予我们顾问身份和有限自主权,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作为‘蚀刻者’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级别的‘监控’和‘利用’?”

沈知遥轻轻颔首,顾允执的分析与她内心的隐忧不谋而合。“他提到了‘污染’和‘畸变体’……这或许也是一种警告。他在暗示,如果我们失控,或者展现出过于危险的倾向,我们本身,也可能成为他们需要‘处理’的目标。”

车厢内陷入短暂的沉默。合作的基调已定,但信任的基石却薄如蝉翼。他们与“异调办”的关系,更像是在走在一条布满迷雾的钢丝上,下方是名为“未知”与“危险”的深渊,而钢丝的两端,一端系着可能的援助与真相,另一端则连着潜在的束缚与利刃。

“上海。”沈知遥轻轻吐出一个词,打破了沉默。她摊开自己的左手,掌心那枚琉璃烙印在车窗外偶尔闪过的灯光映照下,流转着微弱而神秘的光晕。“那个坐标……无面人指引,陈暮确认。那里似乎是一切的下一个焦点。”

“嗯。”顾允执也看向自己掌心的烙印,感受着那仿佛与遥远之地某个存在隐隐共鸣的微弱悸动。“‘锚点’……按照陈暮的说法,它是秩序的象征,是稳定两个维度的关键。我们必须去。这不仅是为了解开我们身上的谜团,也是为了……”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语,“……为了在未来的博弈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如果我们能率先理解和控制‘锚点’的力量,那么无论是面对‘潘多拉’的威胁,还是与‘异调办’的合作,我们都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他的话语中透出一种冷静的野心。他从未想过将自身的命运完全寄托于他人之手,无论是家族的庇护,还是官方机构的合作。他追求的,始终是基于充分认知与准备的、绝对的自主与掌控。

沈知遥理解他的想法。她伸出手,轻轻覆盖在他放在膝盖的手上。掌心的烙印与他的手背相贴,传来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心的稳定感。“那就一起去。用我们的方式,去找到答案。”

就在这时,顾允执的加密通讯器再次震动。他看了一眼,是顾允衡。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下了接听。

“你在哪里?”顾允衡的声音比之前更加低沉,压抑着显而易见的怒火,“董事会之后你就消失了!父亲那边我可以暂时帮你稳住,但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你到底在做什么?是不是和那个沈知遥一起,还在搞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

顾允执的眉头蹙起,家族内部的压力并未因官方的介入而消失,反而因为他的“失踪”而加剧。他需要给家族一个交代,至少是一个能暂时安抚他们的说法。

“哥,”顾允执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冷静,甚至带上了一丝刻意营造的、属于商业精英的沉稳,“我在处理一件对顾氏未来至关重要的项目,涉及最高级别的技术合作与政府关系。细节目前无法透露,但这关系到顾家能否在下一轮技术革命中占据先机。父亲那里,我稍后会亲自沟通。请你相信我,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顾家。”

他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点明了事情的重要性与保密性,又抬出了“政府关系”和“技术革命”这样能让顾允衡暂时按捺下疑虑的幌子。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顾允衡在权衡。“……最好如此。顾允执,别忘了你姓顾!如果让我发现你是在损害家族利益,我绝不会客气!”说完,便切断了通讯。

顾允执收起通讯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沈知遥能感觉到他周身气息的细微变化。那是属于顾家继承人的、在商界磨砺出的果决与手腕。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周旋于家族、官方和未知威胁之间。

“看来,我们需要一个对外的合理解释。”沈知遥轻声道,“前往上海,或许可以借用顾氏集团商业考察,或者我与苏阿姨艺术基金会合作项目的名义。”

“嗯。”顾允执点头,“这样能减少不必要的关注,也能方便我们暗中行动。”

车辆缓缓驶入安全屋的车库。当车门打开,重新呼吸到略带咸腥的海风时,两人都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短短几个小时的经历,却仿佛让他们踏入了另一个平行的、隐藏于日常之下的世界。

回到安全屋内,顾允执立刻走到数据终端前,开始调取所有关于上海坐标点周边的公开及半公开信息——地理环境、建筑布局、城市规划、历史沿革,甚至近期的异常天气或地质报告。他需要为即将到来的行动,构建最详尽的环境模型。

沈知遥则坐在一旁,再次翻开了随身携带的、她自己整理的《墟海图志》笔记。她试图从那些古老的、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字和图案中,找到更多关于“锚点”形态、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守护机制或危险的线索。她的指尖划过描绘着类似螺旋纹路的古老插图,心中隐隐有种预感——上海之行,绝不会一帆风顺。无面人的指引,陈暮的警告,“潘多拉”的阴影……都预示着那片繁华之下,潜藏着巨大的漩涡。

夜色渐深,安全屋的灯光却久久未熄。两个人,一个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一个遨游于古籍的星空,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掌握自己的命运,紧张而专注地准备着。

通往上海,通往第一个“锚点”的旅程,即将在这暗流涌动中,正式启航。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上海,某个看似普通的古老街区地下深处,一枚沉寂了漫长岁月的、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的晶体,似乎感应到了来自遥远南方的、同源力量的呼唤,其表面流转的微光,悄然加快了一丝频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