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国史学史纲要pdf > 第五节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发展的启示(第2页)

第五节 近百年来中国史学发展的启示(第2页)

[27]胡适:《胡适文存》三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93页。

[28]胡适:《胡适文存》一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280页。

[29]胡适:《胡适文存》二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70页。

[30]胡适:《胡适文存》四集,合肥:黄山书社,1996年,第96页。

[31]陈垣:《陈垣史学论著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52页。

[32]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71~472页。

[33]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第134页。

[34]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75~176页。

[35]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再版序言,上海:文风书局,1946年,第1页。

[36]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页。

[37]周谷城:《周谷城学术精华录》,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97页。

[38]胡绳:《胡绳全书》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07页。

[39]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4页。

[40]J。勒高夫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9~35页。

[41]黎澍:《再思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3、125页。

[42]白寿彝:《关于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43]梁启超:《新史学》,夏晓虹、陆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85页。

[44]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1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82页。

[45]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6页。

[46]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44~150页。

[47]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18页。

[48]吕振羽:《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03~615页。

[49]侯外庐:《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1页。

[50]胡绳:《胡绳全书》第3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4~255页。

[5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151~152页。

[52]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2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65~169页。

[53]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84~399页。

[54]白寿彝:《把历史知识交给更多的人》,《白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04、407~408页。

[55]梁启超:《新史学》,夏晓虹、陆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95页。

[56]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页。

[57]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0~71页。

[5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34~35页。

[59]范文澜:《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7页。

[60]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给白寿彝同志的贺信》,载《史学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1]《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1949—1960),何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9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