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中华史学志第五卷读书笔记 >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史学理论的新发展(第1页)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史学理论的新发展(第1页)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对史学理论的新发展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步发展起来。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家在史学理论上都各有建树,这里以李大钊、郭沫若、侯外庐为例,来概说这方面的建树,其内容相近者,则予以省略。

(一)李大钊在史学理论方面的贡献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介绍和阐述唯物史观的学者之一,他在发展史学理论方面有多方面的贡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并论证了重新研究历史的必要性

1923年,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一文中,反复阐述道:

须知历史是有新鲜的生命的,是活动的、进步的,不但不怕改作和重作,并且还要吾人去改作重作。

李大钊举例说,神话、传说中所讲的“半神的圣人”,人自身的进化,姓氏与地名的关系,由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传说的不确等,都证明历史是应“改作重作”的。他进而写道:

所以历史是不怕重作改作的,不但不怕重作改作,而且要改作重作,推翻古人的前案,并不算什么事,故吾人应本新的眼光去改作旧历史。很希望有许多人起来,去干这种很有趣味的事,把那些旧材料、旧记录,统通召集在新的知识面前,作一个判决书。[47]

在阐述这个问题时,李大钊强调了“新的眼光”、“新的知识”的重要,其本质在于指出用唯物史观和新的知识积累重新撰写历史、解释历史。

2。为创建新的科学的史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1924年,李大钊出版了《史学要论》一书(署名李守常),这是中国史学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撰写的第一本史学理论著作。本书依次阐述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史学与其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48]等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涉及许多理论性认识,使全书结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书论述历史与历史学的区别,论述历史学的系统及其在科学中的位置,论述史学与人生的关系及史学的社会功能,都有新的创见。

3。提出了历史是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在内的有生命的整体的论点

李大钊在《研究历史的任务》中写道:“历史是有生命的、活动的、进步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范围不但包括过去,并且包有现在和将来。”[49]他在《史学要论》里进一步写道:

从前史学未发达的时代,人们只是在过去的纪录里去找历史,以为历史只是过去的事迹。现代的史学告我们以有生命的历史不是这些过去的纪录。有生命的历史,实是一个亘过去现在未来的全人类的生活。过去现在未来是一线贯下来的。这一线贯下来的时间里的历史的人生,是一趟过的,是一直向前进的,不容我们徘徊审顾的。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环着逆反的,退落的,这样子给我们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50]

对历史作这样的认识,在中国史学上是第一次,其意义在于从运动着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上,揭示了历史学固有的认识价值和社会功能,提高了人们对历史学之本质的认识。

(二)郭沫若在史学理论方面的贡献

郭沫若在他的历史研究中真正获得了新的认识,从而对史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合乎逻辑的理论上的贡献。

1。关于研究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郭沫若认为,近代的科学方法,近代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对于他的历史研究,是很重要的。但是,确立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是更重要的。他强调说:

尤其辩证唯物论给了我精神上的启蒙,我从学习着使用这个钥匙,才认真把人生和学问上的无门关参破了。我才认真明白了做人和做学问的意义。[51]

这里,郭沫若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阐述了历史研究中之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2。关于史学与时代的关系

郭沫若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从一开始就十分自觉地认识到把研究中国历史同中国革命任务密切地结合起来,从而把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发展到现代意义的高度,赋予它以崭新的含义。他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说:“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楚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们未来的去向。”[52]历史学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这一阐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说明。

3。关于批判、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郭沫若自称是“生在过渡时代的人”,先后接受过“旧式教育”和“新式教育”[53],并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由旧而新的转变中,在从“知其然”而追求“知其所以然”的过程中,郭沫若一直在走着一条批判、继承、创新的路。他指出:“我们要跳出了‘国学’的范围,然后才能认清所谓国学的真相。”[54]这里包含着批判、继承和创新的见解,他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一系列著作,正是这一见解有力的明证。

(三)侯外庐在史学理论方面的贡献

侯外庐在史学理论上有广泛的贡献和系统的总结。

1。侯外庐对自己研究中国社会史、思想史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有坚定的信念,而且有明确的和清晰的概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