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事会的博弈
李德明董事面临的海外能源纠纷迅速演变成一场危机。对方“亨特律所”手段老辣,利用合同漏洞步步紧逼,柳氏集团股价受到波及,董事会内部质疑声四起。
在一次紧急董事会上,李德明疲于应付,往日的老成持重变成了焦头烂额。
“李董,当初这个项目的风险评估是怎么做的?合同审核如此大的漏洞,谁该负责?”一位资历颇深的独立董事发难。
李德明脸色难看:“当时法务团队认为…”
“法务团队是基于现有知识结构做的判断!”另一位董事打断,“面对‘亨特’这种级别的对手,我们需要的是顶级的、熟悉国际仲裁规则和能源领域的专家!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常规法务!”
会议室陷入僵局。一直沉默的柳慕河,在众人焦灼的目光中,平静地开口:“我认识一个人。”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谁?”李德明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柳慕河没有立刻回答,她环视全场,语气沉稳而不容置疑:“许诺律师。她不仅精通国际商法和跨境仲裁,在能源投资领域也有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她目前独立执业,与柳氏不存在现任雇佣关系,可以最大限度规避所谓的‘关联性质疑’,能以最灵活、最高效的方式介入。我认为,她是当前情况下最合适的人选。”
提到许诺的名字,会议室里出现一阵微妙的骚动。所有人都记得几个月前那场风波。
李德明眼神复杂地看着柳慕河:“你确定她能解决?而且,她的…她的聘用,可能会再次引发不必要的关注。”
“我以我的职位和名誉担保,她的专业能力足以应对此次危机。”柳慕河迎着他的目光,斩钉截铁,“至于关注,是解决危机、挽回损失重要,还是顾忌那些流言蜚语重要?我相信在座各位懂得权衡。”
她的态度强硬而自信,将个人情感完全剥离,只从纯粹的商业利益角度出发,让人无法反驳。
2。谨慎的重逢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和柳怀瑾的最终首肯,董事会勉强同意,以“特别危机处理顾问”的身份,有限度、短时期地聘用许诺。
在共享办公空间的会议室里,柳慕河与许诺再次面对面坐下。中间隔着宽大的会议桌,旁边坐着李德明指派的助理,气氛公事公办,甚至有些刻意的疏远。
“许顾问,这是案件的全部资料。”柳慕河将厚厚的文件推过去,眼神交接的瞬间,极快地传递了一丝只有彼此才懂的关切,随即恢复平静,“时间紧迫,集团需要你尽快拿出应对方案。”
许诺接过文件,神情是百分百的专业与冷静:“明白,柳总。我会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初步分析并提交行动方案。”
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任何私人情感的流露。她们像两个初次合作的陌生人,高效、克制。只有彼此紧握的笔,和偶尔在文件上轻点的、节奏一致的指尖,泄露了内心并不平静的波澜。
3。无声的默契
许诺立刻投入工作。她几乎不眠不休,查阅了大量类似案例和国际仲裁规则,精准地找到了“亨特律所”策略中的几个关键弱点。她没有通过官方渠道,而是通过加密通道,将一份简洁犀利的分析报告发给了柳慕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