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聆跟了会儿慢慢放下心来,不用担心跟丢后,他便能分出更多的注意力去观察四周。
尸骸的分布从外到里呈越来越密集的趋势,他们都能感觉到越往中间走,尸骸的数目便尤为明显地在递增。
到后面,几乎是一批又一批地挤在一堆,密密麻麻地林立着。
很难想象,这里以前到底生活着多少毗骞人,那件事的发生,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靖聆注视着这浩荡如排山倒海之势的尸林,震撼之余,一股难言的悲伤涌上心头。
在一排排尸骸上方游了一段路,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个有别于尸骸和石兽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城池,占地面积颇大,几乎占据了前方的整个河底。
城的外墙用灰黑的砖石垒成,城里的房屋不同于在外面所见到的,屋子底下的四隅分别用四根石柱高高支起,底部架空的高度目测足有七米,甚至有余。
靖聆猜想,这应该是为了防止洪水和猛兽入侵。
只不过现在这些用作支撑的石柱,大多已经断裂,变得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连带着屋子一起消失了,只剩一个柱桩。
真正住人的屋子却是用木头筑成,不高不大,十分简朴,密密匝匝布满整座城,房屋与房屋之间甚至还有在半空中相接的桥梁。
这些桥梁四通八达,星罗棋布。来往的人走在桥上便能灵活地穿梭于整座古城,整个布局看似杂乱无章,但俯瞰全景,实则井然有序。
这几乎是将整座城都从底部架空了,实在是巧夺天工。
但最为壮观的,是位于城中央那座祭坛。
那是一座用青砖砌成的圆台露天祭坛,比城内任何建筑物都要高大,庄严而肃穆地俯视着这座城池。侧面分别有四条通往祭坛的石阶,笔直而上。
而祭坛上安静地摆放着一口石棺。
根本不用多猜,任何一个人见到这口棺材,都会有一种强烈的直觉直至心灵,立马就能知道:这就是阵眼。
靖聆面对这座昔日辉煌的古城,心脏狂跳,几乎是要蹦出嗓子眼。
毗骞古国。
万古以来的传说,就这样赤裸裸地呈现在他眼前。
任观在巫族,棺材一类的见得不少,但规格都不能跟眼前这口石棺相比。
饶是他平常很少流露出受震撼的情绪,此刻也控制不住的瞳孔微张。
两人到了这时候,动作反而不再着急莽撞,而是多了一股沉稳和敬重。
当脚步踏上通往祭坛石阶的那一刻,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方才在上空离得太远,直到顺着台阶而上,才发现祭坛的坛身上刻着隆重华丽的浮雕。
这个发现让靖聆一惊,转身又往台阶下面倒退了几级,以便看得更全一些。
这些浮雕是就地取材的石头雕刻而成,并未着色,虽然经过了水流多年的冲刷,但并没有太多被流水侵蚀过后的痕迹,也许是水流速度不算湍急的缘故。
如果靖聆没看错的话,这上面画的全是毗骞人,全部虔诚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
为首的服饰相较于其他人,要更华丽一下,脖子更长,身材也更高大魁梧。
靖聆大概能猜出来,这位便是毗骞王了。
但这些毗骞国的子民却并不是在跪拜毗骞王,因为毗骞王也是以同样的姿势跪在地上,抬头仰望着前方。
靖聆本以为他们跪的应该是天上的神佛或者是那洪水猛兽合窳,但却不然。
令全城人跪拜的,是一只九尾神狐。
那只九尾狐漂浮在半空,九条尾巴焰火般地于身后肆意张扬着。
如果看到这里对这位狐仙的地位还存有一丝怀疑,那仔细看一看两者之间刻工的差异,便能明显地看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