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直言,他进入了省委组织部的考察名单,勉励他要继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陈青自然是满口应承,表决心、明态度。
可是,他还是从蔡部长的嘴里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方向。
毕竟他现在是石易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可蔡部长的勉励当中却很少提到政府管理。
除了最开始对他所主导编撰的《石易县县域经济发展构思》给予了肯定和赞赏之外,更多的还是在党委建设、干部廉政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虽然有些不太明白,但陈青也非常用心的记下了领导的话语。
见面的时间加到一起,还不足十分钟,这场跨级别的召见就结束了。
从省委组织部离开,陈青都有些恍然。
明明各种渠道的消息,都表示石易县县委书记会是省里空降而来,但为什么蔡部长的话里却透着另外的意思?
本想再去见见穆元臻,可想到自己中午才刚拒绝了他伸出的橄榄枝,这个时候再去询问,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返回石易县的路上,陈青望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与山峦,心境与来时已大不相同。
省委大院里的等待,严巡家中那顿家常便饭带来的冰冷洗礼,如同一把重锤,敲碎了穆元臻给他带来的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浮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平静,以及一种“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无论如何也要走出一条坦途”的坚定。
他不再去纠结头上那个“代”字何时能去掉,也不再过分敏感于县委书记可能存在的“摘桃子”意图。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石易县环保科技产业园”的推进工作中。
回到石易县的时候,夜色已经笼罩了这个待兴的县城。
当晚,他没有回家,而是住在了办公室里。
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他才能清楚的认识到目前自己的处境。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青展现出了惊人的专注与效率。
各相关部门、局、办,被他挨个的约谈,主动和京华环境公司联系,落实具体的投资签约时间。
尽管对方知道他是石易县的,可话里话外透露出的意思,似乎市招商局已经在和他们对接了。
陈青丝毫没有尴尬,很明确的告诉对方,即便是市招商局对接成功了,但军队留下来的这笔治理专项资金必须是从石易县的财政账上走。
而且,这笔账目是军队监管的,市里或许可以给建议,却给不了审批的最后权限。
并非是陈青要夺权,而是他必须要在别人“摘桃子”之前,做够足够多的工作。
只要基础工作完成,即便被人摘了桃子,那也是县域经济的实施,而不是基础。
他亲自跑去现场,督促环保局监控的平整和翻挖土地的进度,原本略显拖沓的土地平整工作在他的紧盯下迅速完成;
他组织专家团队,熬夜审阅规划方案,力求在招标文件中就能体现出石易县的远见与标准;
或许是他的电话给京华环境公司带来了压力。
不到一周的时间,京华环境公司的投资谈判代表就直接到了石易县。
正如京华环境公司所说,闻到味道的市招商局在未接到邀请的情况下,就主动前来要参与到谈判中,而且手里还拿着市发改委批复的文件。
陈青不能拒绝,也没办法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