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夫妻种田忙说了什么故事 > 第64章(第2页)

第64章(第2页)

可田氏是宋平文的母亲,这个关头绝不能闹出什么意外,否则那另外两个小畜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为了维持宋家名声,为了平文科举,他必须得忍耐!

于是从这晚开始,宋家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朱砂7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8章

这阵子太折腾,解决了宋婉儿的事,姚三春两口子终于能稍微安心些。

这日阴天,秋天的凉风吹起来,又没有太阳,十分的凉爽宜人,于是姚三春夫妻便跟姚小莲一起上山去了。

秋日的山上,葱茏绿色大面积褪减,入眼的草木枝头或多或少有枯黄之势。

树梢的叶子因失去水分而卷曲褪色,秋风一过,在枝头荡悠两圈,终于还是恋恋不舍地落下,轻飘飘、慢悠悠地覆在无数落叶组成的秋色之上,归于安宁。

姚三春三人所过之处,便是一条由落叶铺成的秋色地毯,清透清新的黄,深沉隽永的枯黄,绚烂夺目的金红,热烈烂漫的红,半旧沧桑的绿……

小道两旁,树木野草也不妨多让,各种颜色杂糅,色彩斑斓,毫无规律,清风吹过,便有几片落叶飒飒而下,在你眼帘划过浅淡的抛物线。

叶落后,了无痕,略带苍凉萧索,却独有一股从容洒脱的韵味,美得让人惊心动魄。

在这样华丽又不失韵味的季节里,上山确实称得上是一件美事,姚三春三人各自忙活起来,脸上却笑意却久久不散。

今日上山倒也不是纯粹忙活,而是半游玩半干活,所以他们倒也不见急忙,反而是不紧不慢地干着自己的活儿去。

宋平生负责捡柴禾,如果找到干枯老死的树干,就地劈开,再一趟一趟往家中挑。

姚三春则负责刮干松针和干枯的落叶,这些本来烧锅就好用,最近天气很干燥,烧起来更是火旺。

姚小莲则臂膀里挽着篮子,另一只手拿着剪刀,在灌木丛里找来找去,看到毛刺够大的野毛栗就剪下,花篮刚好接住,倒也迅速。

中间休息的空当,姚三春姐妹没忍住伸出罪恶的小爪爪,用小石块搭配剪刀剥了几粒小野毛栗出来,不过现在还是青白皮,口感很脆,嫩些的还带一丝涩味,稍老些的却更甜。

若是到深秋,那时候的野毛栗毛刺熟到裂开,毛栗枝头顶着一簇一簇的开裂毛栗,露出里头三三两两挤在一起的棕褐色的野毛栗,被长满尖刺的外皮裹着,煞是可爱!

更重要的是,老些的野毛栗口感更面,也更甜,但就是个儿太小,吃起来费尽。

这时候山上除了野毛栗,也有小野柿子,一个个没有鸡蛋大的小绿柿子挂在枝头,或是敷着白霜的浅黄色,但都未到能下口的时节,摘下也是浪费。

不过其实里头一半都是籽,也吃不到啥。

但若是谁家自家种的柿子,这时候虽说没有完全成熟的,但是嘴馋的小孩子却已经迫不及待朝这些小可爱们下手了,摘下青皮柿子,用湿润的草木灰掩埋,等上那么十天半个月的,柿子便彻底好了,咬一口又软又甜。

若还是等不及,那便直接将青皮柿子放进热水泡上两三天,两三天后削皮吃,脆脆甜甜,又是另一番风味。

一上午时间悠悠而过,宋平生挑着干柴干松针来回好几趟,家中院角都被堆满了,姚三春三人这才挑着最后的成果,打道回府。

因为后来他们走得远了,所以回去的时候他们经过另一条偏僻的小道,途中意外发现掩映在羊肠小道旁的一方小池塘。

小池塘池水清凌凌的,清可见底,里头轻柔摇摆的水草都能看得见,几尾小鱼在水草中穿梭,时隐时现,猛地拐个弯,结果搅动池底清泥泛起,却又极缓慢沉淀下去。

这样的景况都能看得清楚透彻,可见池水有多清了!

不过吸引姚三春他们的不是池水多清,小鱼儿多欢乐,而是池塘里头那一片青绿色的、长得像斑蝥状的、叶子瘦长的植物!

不过这可不是斑蝥,而是纯天然的野生茭白!

这时候的茭白刚好能吃,口感又嫩,不管是放青椒还是和肉炒,都是一道可口的佳肴!

热门小说推荐

枪炮领主
萝卜上秤枪炮领主
...
撼天
一叶青天撼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