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太子秦云出生就被封为太子,皇帝怕外戚专权,对太子影响过大,特地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管教,平安在皇宫中长大成人,也顺利成为皇帝心目中最为合适的储君人选。而张贵妃也一路母凭子贵,从兰妃晋升到贵妃。皇后薨逝后,她更是执掌凤印,统领后宫,风光无限。
皇帝向来对张氏一族不喜,但对这个太子却疼爱有加。虎毒不食子。皇帝怎么都没有想到张贵妃为了权势、地位,竟然连亲子都舍得抛下。
怪不得当初太子欲求娶沈尚书之女,张贵妃会如此反对。原来她早就知晓沈染染的身份,怕东窗事发,因此百般阻挠。若不是太子先到皇帝这里求下旨意,先斩后奏,只怕这件事不会如此顺利。
如今人证物证皆在。不怕张贵妃狡猾诡辩。
皇帝身份贵重,不可在宫外久留。与贤王告辞之后,就由熊峥及其亲卫暗中护送回宫。
偌大一个皇宫,十万禁军,真正只听信于皇帝的暗卫只有区区千人。但他们神出鬼没,常常见首不见尾,人们觉得他们或许只是一个传说。就连张贵妃都没见过。
就在今夜,忽然有许多人将朝华宫团团围住。张贵妃正沐浴着花瓣浴,没想到宫女忽然惊慌失措的跑进来禀报:“娘娘,大事不好了。朝华宫被人给围起来了。”
原本每个宫都有固定值守的禁军,谁曾想到了夜里,忽然之间整个朝华宫的禁军一齐被人放倒,严严实实地捆绑起来。
在正殿里服侍张贵妃的宫女正要出去就见到这番场景,吓得连忙把殿门闩上,冲进来先给娘娘禀报。
张贵妃到底在皇帝身边呆了十多年,也经历了许多风浪。她闻言,眉毛都没有动一下,十分淡定地从浴池里出来。
宫女见自己主子这么沉稳,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发抖的手也渐渐停下来。她拿起帕子为张贵妃仔细将身上的水擦干,穿上寝衣,细心地为她绞干头发。一路行云流水,就像过去若干年做惯了的一样。
皇帝进到正殿的时候,因为门闩闩死了,进不来。让人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将门打开。没想到他这般杀气腾腾地进来,张贵妃依旧镇定自若地穿着寝衣,披着外衣,静静坐着。身后乌黑的长发被放在宫女手中,一点点将它擦干。
见到她,还笑靥如花的站起身,迎上去:“臣妾见过陛下。这么晚了,陛下怎么来了?”
自从有了太子,皇帝便极少去张贵妃的朝华宫,但到底是太子的生母,总要留些体面才好。所以每逢初一十五例行公事的前去朝华宫坐坐,从来也不过夜。
张贵妃倒也无所谓,孝顺儿子这么受皇帝宠爱,心里已经十分满足。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谎话说多了,把自己都骗了,以为这就是真的。张贵妃当太子亲娘当久了,也丢失了该有的觉悟。
皇帝刚下旨的时候,她对沈染染恨之入骨,若不然也不会叫京城里的人看他们张家的笑话。外甥女张娴更是气病了,在**躺了好几天才稍微有些好转。
对于张丞相来说,没有什么亲情骨肉,只有有用没用之分。一个早已被抛弃的弃子,于他何用?于是,张丞相不顾一切地将沈染染绑了,拖去转卖给人牙子,让她远远发卖给别人做玩物,叫她生不如死,再也无法回京。
谁知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越是不想发生的事情就越会发生。她怎么都料想不到,沈染染会毫发无损的被人找回来,也想不到兜兜转转她还是嫁给了太子。
当初派了这么多杀手去除掉她,没想到她命这么硬,一次次都死里逃生。后来太子同她谈条件,她才勉强停了下来。
不论如何,沈染染本来就是皇室中人,是皇家血脉,嫁给太子就给太子多了一层防护。万一东窗事发,至少也能保得一命。张贵妃在宫里执掌凤印久了,早就变得有恃无恐,朝堂之上又有官居一品的亲兄弟丞相张甫龄把持。两人一里一外,默契无双,早就准备将大安朝的天下收入囊中,所以越发的肆无忌惮起来。
皇帝向来知道张甫龄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当一位权倾朝野的大臣,但是大安朝经过了常年战争的洗礼,太需要休养生息了,他动不起。所以他忍辱负重、养虎为患。
直到今天,在贤王府里知晓那秘密之后,他再也无法忍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