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醉花阴
中秋一过,瑟瑟的寒意便伴着雨水层层将人包裹起来。荷池里的白莲才刚凋落,后山上便已燃起第一抹枫红。
明霞殿地势极高,当年先皇为了取悦远嫁而来的皇后,慰其思乡之情,特地命人在明霞殿西侧修了一道木质长廊,专做观赏落日晚霞之用。远远看去,凌空而起的楼台宛若彩虹飞架。
日落时分,白锦澜斜倚着长廊上雕花的美人靠举目而眺,但见远山深处,依稀泛着几点腥红。
已是仲秋天气,她却还穿着单衣。偏又起了风。坐在风口上,青灰色的锦袍鼓**在风里,像是张满了的帆,不知要将人带去哪里。领口漫进一点凉意,才刚要开口唤人,陪伴她多年的乳母平娘已经拿来了厚缎披风。一叠声絮絮的数落:“从小身子就娇弱,还不仔细着!着了凉可不是玩儿的!如今宫里已经病倒了两个,你若再病了,如何是好?”
锦澜自幼失母,平娘差不多是她最贴心的人了。回过头,安抚的拍了拍乳母的手背。“春捂秋冻,不要紧的。”
平娘知道她的脾气,住了口,使个眼色让小宫女斟上杯热茶来,转身便退了出去。锦澜接过茶,却嫌稍烫,并未入口,只端着那茶盏,定定望着远处出神。
宫中确实已经病倒了两个,不过……这两位的病根,只怕根本不是出在什么伤风着凉上。虽说帝君撂了狠话,可云裳中毒之事最终还是不了了之。锦澜亲手去查,自然知道,在这出故事里,端妃和丽妃虽都自陈无辜,但谁都脱不了干系——公主府送进宫中的东西自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端妃打发到琴微殿送东西的兰心乃是公主府的家奴,很难讲是不是姑姑派人授意,在途中下了东西。另一边,丽妃与边军,与七步断肠的联系太过紧密,虽然表面看起来她与此事无关,而且从始至终并未经手过云裳喝的那碗东西,可锦澜却暗中查到,就在事发前半月,姜焕曾差人给她送过一包东西——千里加急从边关快马送到宫里的,会是什么呢?
她叹了口气。
无头公案一桩。现在,她已经不想去查清了。没错,是她告诉帝君,说丽妃有嫌疑,引得白宸浩一怒之下下令将丽妃囚于临芳殿,勾出丽妃大闹琴微殿的闹剧。——锦澜抬手,呷了口已经温吞的茶水,只觉肩头的寒意渐渐褪去。说到底,她虽然不放心姜氏,但却更怀疑姑姑。将计就计,姐弟联手,算是诈了丽妃一道。在她看来,姜舒眉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洗脱了她所背负的种种嫌疑,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这件事情彻底伤了她的心……骄傲如她,就算忍得下白宸浩的另结新欢,也很难接受他为了另一个女子而对她起疑。回到临芳殿后,丽妃索性称病不出,帝君前去探视,她也是冷言冷语。姜氏平日是跋扈惯了的,白宸浩一向也都纵容着她,她闹脾气,他总会低声俯就的去哄。偏这一回,也不知是怎么了,倒像也在赌着气似的,丢下药碗拂袖而走,从此再不往临芳殿去。
各种传言沿着宫中亭台楼阁的缝隙迅速蔓延,沐淑媛虽吃了大亏差点丢命,却真正是大难不死捡到厚福。——近来她已近乎专宠,只是还越不过丽妃这一层去。经此一事,丽妃遭了冷遇,琴微殿顿时变得炙手可热。宫里人总是势利的,看见帝君恨不能将她宠到天上去,忙不迭的都来巴结。丽妃得宠时也是如此,但丽妃为人,是非极为明晰,很少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假以辞色,甚至连敷衍都懒得。沐云裳则柔和了许多,就算心里再怎么不乐,对她们也还客气。如此这般一对比,没几日,渐渐就有声音散布出来,说沐相家教良好,云裳才德兼备,乃是位主中宫的最佳人选。——少不得,又提起了那幅《凤仪图》。
乌泱泱闹了一阵,内侍忽然来报,说端妃也病了。
锦澜哑然失笑。
中秋赏月,二妃缺席,纵摆下了满桌子的珍羞美味,歌舞丝竹花团锦簇,最终也不过只有她和宸浩云裳等几个人,稍稍一坐便散了。
宣婷莲的反应并不在锦澜的意料之外。她意外的,是看起来木讷荏弱的云裳——这女子身上,有着跟丽妃一样的直白性情,却也带了几分端妃的隐忍退让。锦澜看得出来,弟弟对她有着不一样的情愫。可她总是觉得,这女子的眼中,藏有一丝她读不懂的东西。
婴儿般娇憨单纯的眼底,似有一抹隐隐的凌厉。
好在,多年的相濡以沫让他们姐弟有着良好的默契,且相互没有任何的秘密。沐氏的机心算计,她与宸浩所说的种种,很快便传入了锦澜的耳朵。
真真是出人意料。
搁下茶杯,锦澜叹了口气。都言祸从萧墙起,如今看来,果然如此。沐梓荣精明一世,对人对事颇多猜疑,偏偏就没防备到自己女儿身上。也是,怎么防得到呢?谁能想到亲生女儿会打定了主意要将自己的爹送下地狱?锦澜叹了口气,这些年,沐家借着职务便利,在朝中织就盘根错节的一张大网,图什么?她和宸浩都不傻,心中早如明镜。
她心中不是没有准备,只是不想走到那个结局上去。黎家的先例……有一个就够了。稍一蹙眉,心中已然有了主意,扬声唤来贴身的宫女:“打发人去琴微殿给沐淑媛送个信,就说我这儿的枫叶开始红了,叫她有空过来坐坐。”
不几日便是重阳。
绛龙城的气候历来都是夏短冬长,一春一秋乃是最好的天气。眼下寒意渐深,枫红渐浓。层林尽染漫山红遍——绛龙城的“绛”字本就是从这里来的,每年这个时候,火红的枫叶铺满了山,远远看去,整座城都像是掩藏在火焰里一般。
姜舒眉足足装了一个月的病,自己想想也觉得无趣。加之锦澜在一旁劝着,终于慢慢消了气,软下身段与帝君重修旧好。只是对云裳,再不似从前那般亲昵。宣婷莲倒是真病,不过调养了大半个月,寒症也有好转之意。——听见御医这样来报,锦澜面色舒霁,扭头望着云裳,“宸浩总跟我抱怨说中秋过得无趣,如今她俩都大好了,咱们不如办个重阳花会,好生热闹热闹。”
宫中历来有重阳赏菊的惯例,不过只是内廷家宴,小小的一聚。白氏皇族人口本就不多,因了十几年前那一役,几个近支的亲王都丢了命,皇室人丁显得更加稀薄,所以这几年,重阳花会基本也就是个摆设,很少真的办起来。云裳随口应了公主的话,转念想到这里,不由的有些纳罕:沐梓荣一个臣子,都还有五六房妻妾、十来个子女,怎么先皇就只生了锦澜和帝君姐弟二人呢?
锦澜也想到了这点。“就咱们几个,还是太冷清了。”眼底波光一转,妙计浮上心头,“不如我去央求帝君,让你们几个的的母亲姊妹们也一起来赏花,人多了才热闹。”
云裳一愣,“这怎么成……”端妃那边,大长公主是帝君的亲姑姑,本就是皇族,自然没问题。丽妃是没什么亲人的孤女。可自己这边……难道说要把柳氏和三娘四娘那些人一起叫来?想到这儿,心里不由的犯恶心,又不好直说,只婉转道:“怕是不合宫里规矩。”
云裳年幼,自然不知当年先皇在时宫中宴席何等热闹。莫说各府的皇亲,就是臣子家眷,世家子弟,也常有入宫的机会。“哪有那么多的规矩。”锦澜笑着解释,“皇祖母在世时也常宣各府的诰命们进宫听戏。我幼时还跟你家几个姐姐一起玩过呢。不碍事的。——就这么定了吧。”
一念既动,隔日便把这事情跟白宸浩提了。白宸浩对姐姐孩子气般的要求倒是毫不违逆,一听就双手赞成,“这主意好!不过……姐姐单宣召命妇们入宫赏花,可是把将朕冷在一旁了呢。不如这样,叫礼部拟个单子,把内眷们有品衔在身的父兄还有朕的近臣们也一并召进宫来陪朕宴乐,岂不更加热闹?”
锦澜怔了一下,狐疑的扫了他一眼,转瞬便猜出了他的心意——他是想借这个机会让自己选婿。想到这里,心里慢慢泛上一点苦意。茫然笑了一下,转过身去,没有回绝。
重阳登高,花会自然摆在山上。西临皇宫虽是依山而建,内苑里却有一片很广阔的湖面,依水一溜儿楼台歌馆,最宜摆宴。帝君一发话,内廷总办赶忙从山下的花圃里运上来无数盆栽**,各式各色的名贵品种,沿着湖岸摆成样式奇巧的造型,花团锦簇,十分有趣。
重阳当日,天公作美。风轻日暖,天高云淡,站在水殿的风廊上,举目是丹枫漫山,近处则有遍地黄花,间或还有一点桂花残留的幽香淡淡飘散过来,令人心旷神怡。
云裳却高兴不起来。
就在重阳花会的请柬发出去的前一日,帝君擢升沐风行进了吏部。这样的提携于他仕途影响如何,云裳不清楚。她只知道,因了这事,沐家接到的请柬上多出一个名字。
在她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他以后,这样突然的,他又出现在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