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坤他妈赵琼芬是多精明的人啊,一看就知道这丫头是对自己儿子上心了,于是特意抓着儿子说了这事。谁知自己儿子一听就板下了脸,还让她以后别在提这个人。
看来儿子是不喜欢这个楚静,知道了儿子心意楚静再来的时候,赵琼芬直接就往外撵人。
可没想到这丫头这么固执,还是隔三差五的跑来。你不搭理她,她也不生气。抄起扫帚什么的就开始在院子里干活,这段时间赵琼芬要忙着照顾老头,家里的活有些时候忙不过来,全被楚静给抢着干了。这拿人手软吃人嘴短,赵琼芬总不好冷着一张脸不是,渐渐的也时不时的和她唠上几句。不知不觉中两人关系也活络了起来。当然这些吴学坤并不知道。
楚静这是想搞曲线救国啊!
唐甜甜心里那叫一个郁闷,看来想救男主出火坑这事,任重而道远。
还好没几天功夫猪圈和牛棚都搭建好了,现在的猪圈不像后世的大棚养殖,而是一间一间的隔出来,每一间可以养上五六头猪,总共十间,可以养五六十头猪了。牛圈两间,空间很大一间就可以养十头牛。原来住在牛棚里的张毅父女俩也搬进了新建好的茅草屋里。虽然是茅草屋但比他们之前住的要好多了,至少算是个可以遮风避雨的住处。
张毅一家下放来到下河村已经五年了,一开始来的时候是一家三口,两年前张毅的妻子去世了,就只剩下父女俩。虽然吃的住的不好,但比起其他大队来说下河村算不错的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养猪养牛和打扫它们的粪便,是又脏又臭,但不会累死人。
现在一切就绪,就只剩下去买小猪仔和小牛犊子了。
第二天,唐甜甜就和吴学坤一起去镇上农科所购买猪仔和小牛犊子。由于前段时间买了鱼苗和鸭苗,账上的钱不多。大队长只批准了二十只猪仔至于牛犊子先不买了,就先养着原来的两头牛。
不过,光这二十只小猪仔也够张毅父女俩忙活的,吴学坤是负责人当然也要一起干。唐甜甜作为大队会计也要经常去看着,那可是集体财产不能有损失。当然她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给张毅和张亚茹送些吃食过去,比如:糕点,糖果和罐头——
日子过得好快,转眼就到了秋收的季节。
秋风吹走了连日来的炎热,下河村的稻田里,那些稻穗结的密密麻麻的,把杆子全都给压弯了。特别是试验田,那稻子的穗明显结的更饱满更密集。在收稻子之前先得把稻花鱼给收了,试验田的田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为其他,都是来捉鱼的!
捉鱼之前得先把田埂里的水放掉,大队长去拿了一张大渔网在缺口处兜着。只见田里的水渐渐地流淌干净的同时,那些原本悠闲游来游去的鱼顿时争先恐后的朝那渔网而去。还有一些,却拼命的想朝前游,可水很快被放干净了,没有水的情况下,那些鱼只能在干凅掉的田沟间蹦跶。
大家伙看了,连忙去捡起来丢在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箩筐里。经过这几个月的喂食,原本手指长的鱼,如今最大的有好两斤重了。一尺多长,成年人得用两只手合拢才能抓住。
不光大队长了,村民们都很是激动万分。原本站在田埂上的村民纷纷跳下田埂里,在稻田里抓起鱼来。孩子们也跟随父母脱掉鞋子径直钻入田中央。他们的身影隐掩在禾苗里追着鱼儿窜来窜去……
一上午的时间田埂里的鱼都被捞了个干净,就连一指长的小鱼和小龙虾都没有被幸免。
大鱼当然是要送到供销社去出售,但这些巴掌大的小鱼和小虾就按人头一家一家的分配下起。
唐甜甜回去换了身衣服,便赶到了大队部,到的时候门口已经有很多人了,吵吵闹闹的就跟菜市场似的。
唐甜甜看了下,大队部所有人员全部到齐了。大队长、副队长、保管员、妇女主任、民兵队长、记工员,会计和出纳,都在忙着维持秩序。
“唐知青,一会你负责记录,谁家领走了,你就打个勾。”大队长将账本递给唐甜甜。
“知道了。”唐甜甜笑着点了点头。
早上在田埂的时候,大队长他们就把鱼统计好了,一个人头一斤鱼,大大小小掺和在一起。
很快,在大队长的监督下,大家都排成了整齐的队伍。一家一家的上前来领,领走一家,唐甜甜就打上一个勾。
前面几家人家都是拎上鱼就喜滋滋的走了,偏来到王桂花的时候,非说她家的鱼小了,吵着让记分员张叔给她换几条大的。
“王桂花,这鱼都是大大小小掺一块的。”张叔耐着性子说。
王桂花依旧不依不饶,“你骗谁呢,刚才刘二家的鱼就比我家的大。”
大队长出面解释,“王桂花,鱼的大小不一定,但重量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