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韫出嫁
她忘不了那一日。公元353年,五月初一。
锣声击鼓,漫天红罗挂在谢府,喜气洋洋。人们络绎不绝地穿梭谢府上下。只有清淤斋内,一片安静。她看着谢母一梳又一在谢道韫发间来回。
谢道韫安静看着镜中的自己,看不出喜怒哀乐。
“韫儿,娘知道你是个乖巧的孩子,到那儿自是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吧?”
谢道韫点头:“娘,你放心。”
谢母“嗯”了一声,把谢道韫的发髻盘好,戴上凤冠:“娘先去打点一下,待会儿再来。”
“嗯。”
待谢母走后。谢道韫对敏敏说:“我选了翠竹当我的陪嫁丫鬟。敏敏,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我丫鬟了。”
敏敏一愣,连忙问:“为什么不要敏敏一起跟去?难道是敏敏做得不够好吗?”
谢道韫轻笑:“就是你做得太好了,我才不忍心。”
她不再说话,只是低着头,静静地。
“我知道你倾心于叔叔。只是敏敏,我不以主子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告诫你,我叔叔,你要不起。”
谢道韫再道:“我听我父亲说过,我叔叔从小文采卓越,不似凡人。不仅临危不乱,心如止水,而且还是个专情的人。”
敏敏一愣,心里顿时慌慌的。
“我叔叔热爱着一个女人,但是那人不是你。我想,我叔叔之所以热爱你,应该也是因为那女子。”
她的话,说得很明显,她也听得很彻底。
她只不过是个替身罢了。她就立在谢道韫的旁边,一句话也不想说。
谢道韫轻叹一口气:“以后的路,看你自己选择。我只是告诉你,前面的路,布满荆棘。”
“谢谢小姐教诲。”她半抿着嘴,眼神似乎有些呆板。
谢道韫把飞燕珏塞到敏敏手里:“这是皇太后赠予谢家的。听说还有一颗翡翠的,原本是一对,只是找不到了。我现把它赠予你。”
她木讷地睁大眼看着手上的白玉“飞燕珏”,连忙推回给谢道韫:“我收不得,这是夫人赠予小姐的。”
“你可知这飞燕珏有个故事?”
她摇头。
“原本这是块璞玉,十分廉价。可有位痴相公意外得到这块玉,便把他雕刻成双飞燕。送给了他的妻子。说也奇怪,本是浑浊杂质很多的璞玉,自被刻了双飞燕,吸了这对恩爱夫妻的人气,渐渐地一个白嫩如云,一个翠绿如荫。”
“我想,这块玉不适合我,适合得如意郎君的人。”谢道韫笑道,把飞燕珏塞到敏敏手中,“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谢道韫用诚恳的话对敏敏说,眼神流露出的是由衷的祝福。
一心人?是谢安吗?敏敏自嘲起来,太遥远了……
谢母来后,便携谢道韫出了清淤斋,出了谢府。
敏敏另一只手搀扶上了轿子,进轿子前,谢道韫紧紧握着敏敏,用几乎怜惜的语气道:“不如怜取眼前人。”说罢,谢道韫进了轿子,敲锣打鼓,轿子抬起,敏敏傻傻地站在原地,一直注视着谢道韫的轿子随着鼓号声,渐行渐远。
不如怜取眼前人……这句话一直在她脑海重复着……
刘氏来到谢府的时候,是谢道韫出嫁后第二天,谢琰依旧对敏敏使眼色。
有时候,敏敏真的想过结束算了,只是每次见到谢安,就放不下,她总是不禁想起这个男人的好来。
在同一天,来了一个稀客,那便是谢道韫的父亲——谢奕。他风尘仆仆地进了谢家,暴躁地拍起主厅的桌子,似乎很是生气。
那天,敏敏只记得,谢奕一回家,就跟谢母吵了起来。似乎是因为谢道韫结婚而没跟他商量,连通知都没有。
这让敏敏很费解,于是她好奇地问谢安,不想谢安只是抚摸着敏敏头发,温润说:“小孩子家,别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