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战区防御(续3)
——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
一、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特点
与为了从决战中取得某种利益而放弃部分国土不同,只要不寻求和不期待决战,就没有理由放弃任何国土。防御者总是想要尽可能多地保住国土,而进攻者则力求在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占领对方国土。防御者没有派军队掩护的地方,都可能被进攻者占领,进攻者就占有了防御者的利益。于是,防御者总是力图直接掩护一切地方,并等待敌人来进攻守护部队。
二、防御者不求决战的手段
不求决战时,进攻者通常追求的目的:一是占领对方大片的国土;二是夺取大型仓库;三是占领没有掩护的要塞;四是无须冒很大风险而组织实施能获取较多利益的战斗。
针对进攻者的这些目的,为不求决战,防御者可采取下列手段应对。
第一种,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掩护要塞。
防御者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敌人不打败防御者的军队就不能进攻要塞。一次会战就是一次决战,如果敌人不寻求决战,就不会发起会战,如此一来,防御者就能做到不通过会战也可保全自己的要塞。所以,当防御者估计敌人不一定寻求决战时,就要等待敌人发动决战,因为敌人很可
能是不愿意决战的。如果敌人准备向防御者发起进攻,在大多数情况下,防御者还可以采用退到要塞后面这个手段,这样,把军队配置在要塞前面就更没有什么危险了。
所有进攻者,只要不寻求大规模进行决战,都是希望不通过会战就可夺取一个或几个要塞,防御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阻止敌人实现这一目的。在有许多要塞的战区内,几乎一切运动都是围绕这些要求进行的,进攻者运用种种计谋力图出敌不意地接近某一要塞,防御者则力图通过有准备的运动很快地阻止敌人接近要塞。
第二种,扩大防御正面以守护国土。
扩大军队配置正面以守护国土的手段,只有在非常有利的地形障碍的条件下才可以设想并实施。采用这一手段而设立的大大小小的防哨,只有依靠坚固的阵地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扩大正面配置以防守国土、仓库和要塞的防御中,所有有利的地形障碍,如大小河流、山脉、森林和沼泽等等,都能发挥很大作用,并具有重大意义。
从整个战局的角度来看,防御者在宽大正面上用许多并列的防哨进行强有力的相对抵抗,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这种扩大正面的配置多半出现在战局后半期,因为此时防御者已经真正清楚了进攻者的意图,而且进攻者原有的一点敢作敢为精神也已经消失掉。
第三种,通过迅速向侧方行军,赶到前面去拦阻敌人。
这种手段是在防御者正面的宽度不足以防守国土时,进行国土防御所必然会使用的一种手段。因为,即使防御者的阵地正面很宽,也往往不能保证本国所有门户不全部受到威胁;另外,在许多情况下,防御者必须准备以自己的主力去支援可能遭到敌人主力攻击的防哨,否则这些防哨就很容易被攻破;最后,每个不愿使自己的军队固定在正面宽大阵地上作消极抵抗的统帅,都必然更愿意采取经过深思熟虑、有备而来的迅速运动来达成防卫国土的目的。没有军队防守的地方越多,要想及时赶到这些地点就越需要高超的运动技巧。
在不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从侧方行军赶到敌人前面实施拦阻行动,一般不会有危险。但是,如果防御者要想在最后关头才仓促地赶到敌人的前面占领阵地,而对方又是个不仅能够和愿意追求大的目标,而且不惜为此付出巨大力量和代价的坚决果断的敌人,防御者就肯定会失败,因为在仓促和慌忙中占领的阵地是经不住敌人用全部力量不顾一切地进行攻击的。当然,如果敌人不是用全力进攻,如果他不想利用巨大的成果,或者甚至不愿取得一个巨大的成果,而只想以很小的代价来获取微小的利益,防御者用这种抵抗手段对付他还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的。
第四种,避免进行不利的战斗。
一方力图到达某一地点,而另一方力图阻止对方到达这个地点,双方都只好常常在对方眼前运动,而且必须更为谨慎和准确地组织这种运动。
如果防御者利用自己的技巧和设施,使进攻者看到自己没有希望实现任何微小目的,那么,进攻者就往往会在单纯地满足军人荣誉方面去寻找出路,他的最后希望就仅仅是为了取得胜利,取得战利品,进行意义有限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