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想要独揽大权,开始培植党羽,将吕颐浩排挤出朝,随即又打击异己者。许多官员纷纷弹劾秦桧,将他比作大奸臣王莽和董卓,宋高宗认为秦桧执政后毫无建树,说:“秦桧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就是北方人,能归去哪里呢?”将他罢免。
1135年,金太宗病逝,完颜昌主政,开始促进宋金议和,秦桧得以稍微进官。这时候,朝廷有主战派张浚担任宰相,地方有名将岳飞、韩世忠等人战功卓著,给金朝带来极大的压力。宋高宗眼见抗金形势大好,下令授予岳飞更大的军权。
秦桧不动声色,他看出张浚志大才疏,煽动张浚说服高宗收回了成命。不久,秦桧又挑拨张浚和另一位丞相赵鼎交恶,等到两人双双被贬谪,在福建相遇,才知道上了秦桧的当。
1138年,秦桧再次拜相,金国派出使者求和。宋高宗为了迎回母亲,决定屈身和谈,向金国称臣。秦桧再三考验高宗,确认他决心已定,于是请求单独裁决此事,不能与群臣商议,高宗同意,秦桧由此独揽大权。
本年年底,宋高宗正式下诏议和。当时,朝中的主战派大臣很多,秦桧为了和谈成功,大力排挤主战派,不惜出卖国家尊严,引起众人的愤慨。恰在此时,金国的主战派首领完颜宗弼杀死完颜昌,大举侵宋。在抗金前线,宋军在岳飞的带领下,连战连捷,直逼汴京,完颜宗弼仓皇逃走。
看到宋军气势如虹,完颜宗弼暗中和秦桧取得联系,逼迫他压制主战派,诛杀岳飞,才能达成和议。秦桧怂恿宋高宗下令前线军队停止进攻,随后炮制冤狱,杀死岳飞,主战派尽数被打压,主和派把持朝政。最终在1142年达成和议,史称“绍兴和议”。
秦桧凭借和谈的功劳掌权,极力粉饰太平,培植党羽,排挤忠良,安插大量眼线,大兴文字狱,控制舆论。曾经非议秦桧的人都遭到清算,制造了很多冤狱。秦桧的地位越来越尊崇,宋高宗亲自为他画像,题赞语,又先后封他秦国公、魏国公,甚至加授九锡,秦桧都坦然接受。
1155年,秦桧病逝,终年六十六岁,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掘墓南宋贾似道
贾似(sì)道(1213—1275年),字师宪,又字允从,号悦生,台(tāi)州天台县(今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人。南宋末年权相。
贾似道是制置使贾涉的儿子,因为母亲是小妾,他少年时过得很落魄,游手好闲,喜欢赌博,不在意个人品行。凭借父亲的恩荫,二十二岁当了个小官。后来,他的姐姐入宫得宠,被封为贵妃,贾似道因此成为宋理宗的近臣。
飞黄腾达的贾似道依然没有改变纨绔子弟的习气,白天在妓女家厮混,晚上游览西湖风光。有一次,宋理宗登高观赏夜景,看到西湖灯火异常明亮,就对侍从说肯定是贾似道在游玩。第二天核实,果然如此。理宗让大臣史岩劝说贾似道,史岩说:“贾似道虽然有点少年习气,但是个人才。”理宗便将他安排到地方,以磨炼他的性情。
贾似道在地方任职十多年,颇有作为,多次得到提升,权力越来越大,最终进入核心决策层。
1258年,蒙哥汗下令分三路进攻南宋,他亲自率领主力进攻四川,命令弟弟忽必烈进攻湖北。第二年,忽必烈率军直逼鄂州(今湖北省鄂州市),朝廷震动。鄂州地处长江中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宋理宗授予贾似道宰相之职,带兵支援鄂州,指挥前线所有部队。宋军初战获胜,人心大震,奋起反击,取得一定的战果。
贾似道趁机排挤大臣。宰相吴潜因为调遣军队,与贾似道产生嫌隙,贾似道暗中令人弹劾他,导致吴潜被贬官。大将高达骁勇善战,看不惯贾似道的公子习气,对他轻慢,贾似道多次请求诛杀高达,因为高达功大,最终逃过一劫。
恰在此时,蒙哥汗死在四川前线,没有留下遗嘱确立继承人。忽必烈收到消息,准备撤回,北上争夺大汗之位。贾似道抓住机会讲和,蒙古军队撤出战场。贾似道上表朝廷,声称获得大胜,肃清敌军,解除了鄂州之围。宋理宗未加分辨,认为贾似道有再造之功,给他加官晋爵,贾似道权倾朝野。
贾似道执政后,贬黜了宋理宗身边的佞臣,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为了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推行“公田法”,限制地主的土地数量,剩余土地国家购买后让百姓耕种,旨在减少土地兼并。但在执行中,贾似道大幅度压低土地价格,各级官员以多买田作为政绩,导致民怨不止。又推行经界推排法,即分区域核准土地和户口,扩大纳税群体,但在执行中,奸诈之徒勾结官府躲避赋税,百姓的赋税更重,甚至尺寸之地都要交税,生活更加贫困。
很多人反对贾似道的专横跋扈,纷纷弹劾他。但贾似道仗着皇帝信任,将包括文天祥在内的许多能臣排挤出朝,有能力的大臣消失殆尽。
贾似道专权期间,元军已经围困南宋西部重镇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情况十分危急。贾似道兴修华丽住宅,与妻妾们饮酒作乐,喜欢斗蛐蛐,还戏称这才是军国大事。他平日里非常贪婪,想要得到的财物,如果主人不予,就编造罪行惩处他,甚至为了得到一条玉带挖掘别人的坟墓。
1274年,元军攻破襄阳,顺着长江攻打到丁家洲(今安徽省铜陵市境内)。恰逢宋度宗去世,群臣纷纷要求贾似道亲征。贾似道迫于舆论压力,带领精兵十多万出战。还没有交战,贾似道便在阵前逃跑,导致宋军大败。元军直逼临安,群臣纷纷请求诛杀贾似道,但听政的谢太后只将他贬往广东。
福王赵与芮(ruì)非常恨贾似道,招募能在途中杀死贾似道的人,县尉郑虎臣欣然领命同行。郑虎臣一路上多次暗示贾似道自杀,贾似道说:“皇帝不许我死,我要看到诏书,立刻就死。”郑虎臣说:“我要为天下除害,虽死无憾。”说着勒死了他。贾似道终年六十三岁。
【原文】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xiá)客入,戏之曰:“此军国重事邪?”酷嗜宝玩,建多宝阁,日一登玩。闻余玠(jiè)有玉带,求之,已徇葬矣,发其冢取之。——摘自《宋史?卷四百七十四》
【译文】贾似道曾经和妻妾们坐在地上斗蟋蟀,经常陪同他游玩的人进来,跟他开玩笑说:“这是军国大事吗?”贾似道嗜好珍宝古玩,修建多宝阁,每天都要登阁赏玩。听说余玠有玉带,向余家搜求玉带,得知玉带已经殉葬了,于是挖开他的坟墓拿到了玉带。
词语积累
生民涂炭:涂,烂泥;炭,炭火。老百姓生活在烂泥和炭火里。比喻处于极度困难的境遇。
大逆不道:逆,叛逆;不道,违反封建道德。原指犯上作乱、谋反等行为。现指罪大恶极,严重破坏既定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