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话二十四史谢圣明 > 忠义列传(第2页)

忠义列传(第2页)

张世杰来到船头焚香祷告:“我为赵氏尽心了,一个皇帝死了,又立一个皇帝,现在皇帝又死了。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能够找到赵氏后人,令宋朝可以延续下去。如今遇到这种情况,难道是天意吗?”很快,风浪击坏船只,张世杰溺水身亡。

赴海而死的陆秀夫

陆秀夫(1235—1279年),字君实,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人。南宋末年抗元名臣。

陆秀夫三岁时,随父亲迁徙到镇江府(今江苏省镇江市)。稍大一些,跟随乡里的孟先生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一百多人,唯独对陆秀夫非常认可。

1256年,陆秀夫和文天祥同年考中进士,但没有入朝为官,而是来到淮南路军政长官李庭芝帐下担任幕僚。李庭芝礼贤下士,很多人才前来投靠,号称“小朝廷”。

陆秀夫生性沉静,不愿意苛求别人的了解,每次宴会,都一个人坐着不说话,很少与人交往。

等到李庭芝询问事情,陆秀夫总能找到解决方案,因此深受器重,成为心腹,无论到哪里就职,都不让陆秀夫离开。

1274年,面对元军的凶猛攻势,李庭芝的宾客大部分离去,只有陆秀夫等少数几人留下来。李庭芝非常感动,将他推荐给朝廷,从此屡屡升迁。

1276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城,陆秀夫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前去议和,还没有到,得知敌人反悔,只好返回,追随宋度宗的儿子赵(shì)来到温州,又与名将张世杰等人在福州共同拥立赵为帝,是为宋端宗。

陆秀夫追随李庭芝时长期面对战争,对军事非常了解,因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他的意见和丞相陈宜中分歧很大,陈宜中弹劾并罢免了陆秀夫。

张世杰听到此事大怒,责备道:“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要弹劾人吗?”陈宜中只好将陆秀夫请回来。

因为宋端宗年龄小,由杨太后垂帘听政。陆秀夫每次参加朝会,都会一丝不苟地拿着笏(hù)板,如同平时上朝一般。每次说到痛处,都会痛哭流涕,衣服被泪水打湿,其他官员无不被他感染而悲恸欲绝。

随着元军步步进逼,陆秀夫不得不带着皇帝渡海撤退,宋端宗病逝,群臣都要散去,陆秀夫说:“度宗皇帝还有一个儿子在世,要把他置之何地?古代人有凭借一旅的兵力一举成就中兴大业的,如今百官各部门都在,士卒数万人,上天如果没有想要断送宋朝,如此情况怎么不能复国呢?”于是与张世杰等人一起拥立赵为帝,是为宋少帝。

陆秀夫担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执政,屯兵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境内)与元军对峙。陆秀夫负责筹措军需,调集工役,总管后勤。尽管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他每天还坚持给别人讲解《大学章句》,以激励人心。

1279年,元军攻破崖山,张世杰派船来接陆秀夫与宋少帝一起突围,陆秀夫担心被俘或者被人出卖,执意不肯上船。

后来,张世杰突围而出,陆秀夫见无路可退,用剑逼迫妻子和儿子跳海而死,然后背着少帝跳海自尽,终年四十五岁。

【原文】王以惊疾殂(cú),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摘自《宋史?卷四百五十一》

【译文】益王赵因为受惊得病而死,群臣都想要四散逃走。陆秀夫说:“度宗皇帝还有一个儿子在世,要把他置之何地?古代人有凭借一旅的兵力一举成就中兴大业的,如今百官各部门都在,士卒数万人,上天如果没有想要断送宋朝,如此情况怎么不能复国呢?”于是和众人共同拥立卫王赵为帝。

词语积累

有司:司,主管。古代分官设职,分别有自己的专管领域,因此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垂帘:垂下帘子。皇太后或者皇后临朝辅佐幼主,放下帘子,当朝处理政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