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话二十四史谢圣明 > 石守信列传(第1页)

石守信列传(第1页)

石守信列传

石守信(928—984年),字守信,开封府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名将。

善始善终的开国武将

石守信早年跟随后周太祖郭威,成为护卫皇帝的禁军将领,颇受信任。后周太祖死后,后周世宗即位,北方的北汉政权趁机进攻后周,世宗御驾亲征。在高平之战中,石守信立下大功,受到重用。之后,他跟随世宗南征南唐、北伐辽国,屡立战功,不断升迁,成为主要将领之一。

石守信和宋太祖赵匡胤交情深厚。当初,太祖、石守信等十人一起成立义社,歃(shà)血为盟,结拜成为异姓兄弟,称为“义社十兄弟”。后来,太祖担任禁军最高指挥官,石守信又接替他原先的职位,成为太祖的副手,关系更加密切。

960年,宋太祖在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境内)发动兵变,被拥立为皇帝。石守信在京城掌管禁军,事先部署士兵,在城内接应,打开城门,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

石守信遇事思虑周密,深得宋太祖信任。占据扬州的将领对太祖称帝表示不服,举兵叛乱,太祖御驾亲征,驻扎在大仪(今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石守信仔细观察战场形势,派人紧急向太祖奏报:“扬州城被攻破就在旦夕之间,如果皇帝亲临,可以趁士气旺盛一举平定。”太祖率军急速赶到扬州,石守信果然迅速攻下扬州城,平定了叛乱。

自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以来,领军将领拥兵自重,成为天下动**的根源。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手握兵权的武将们更是信奉强权,认为兵强马壮者就能当天子,常常起兵造反,割据一方。宋太祖也是凭借兵权夺得帝位,宋朝刚刚建立,不断有地方节度使起兵反宋,让太祖很不踏实,想要将天下兵权收归己有。

有一天,宋太祖宴请石守信等将领。酒至半酣,太祖说:“朕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然而虽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后,朕一直没有好好睡过觉。”这番话让众人大惊失色,慌忙跪下说:“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陛下何出此言?”太祖说:“朕知道你们都忠心耿耿,但如果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纵然你们不想造反,到时还由得你们吗?”石守信等人大吃一惊,急忙请求太祖指一条明路。太祖于是劝说他们积聚金银、购置田宅以便留给子孙,养些舞姬安享天年。石守信等人心领神会,第二天纷纷请求解除兵权,太祖一一准奏。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此后,三十五岁的石守信担任天平军(今山东省东平县)节度使,一连担任了十七年,四处搜刮民财,积聚了巨额财富。

石守信特别信奉佛教,在西京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修建崇德寺,招募大量百姓运送砖瓦木材,驱使威逼得非常紧迫,但不给工钱,百姓对此怨声载道。皇帝见他犯下种种触怒民心之举,放下了对他的戒心,一直予以厚待。

984年,石守信逝世,终年五十七岁。石守信作为宋朝六位开国元勋之首,一生南征北战,平定国内叛乱,稳固政治局势,深受宋太祖信任。他能够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顺应皇帝意愿和时代要求,主动归还兵权,避免了历朝开国之初众多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的惨烈命运,也为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文】帝曰:“人生驹(jū)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wèi)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病,乞解兵权,帝从之,皆以散官就第,赏赉(lài)甚厚。——摘自《宋史?卷二百五十》

【译文】宋太祖说:“人生就如白驹过隙般短暂,你们不如多积聚金银、购置田宅来留给子孙,多养些歌儿舞女来享受天年。我们君臣之间没有什么猜忌嫌怨,不是很好吗?”石守信感激地说:“陛下为臣考虑得如此周全,就是所说的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的恩典啊!”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托言有病,请求解除兵权,太祖准许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都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赏赐非常优厚。

词语积累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隙,缝隙。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跑过。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光阴易逝。

生死肉骨:生,使……活过来;肉,使……长出肉。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形容恩惠极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