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白话二十四史谢圣明 > 孔子世家(第2页)

孔子世家(第2页)

当时的情况很危急,学生们心怀恐惧,孔子说:“自从周文王去世,周朝的文化全在我这里。如果上天要毁灭周文化,就不该让我这个后人掌握它;上天如果不想毁灭它,匡邑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鲁国权臣季桓子病重,嘱咐嗣子季康子说:“从前这个国家快兴旺了,因为我得罪了孔子,没有兴旺起来。你辅佐国君之后,一定要召回孔子。”季桓子死后,季康子想召回孔子。

大夫公之鱼说:“从前鲁定公任用他,没能有始有终,最后被诸侯耻笑。如果你也不能善终,会再次招来诸侯的耻笑。”季康子思量再三,派人召回孔子的学生冉求。

楚国派人聘请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我们两国就危险了。”派人将孔子围困在野外,断绝了粮食。

跟随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孔子还是端坐着给大家讲学。子路很生气地问:“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穷困到极点,也安贫乐道。小人遇上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孔子知道弟子们心中不高兴,问道:“难道是我们的主张有什么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子路说:“可能是德行和智慧不够,不足以取信于人。”孔子说:“如果你说得对,那比干就不会被商纣王杀死。”子贡说:“因为曲高和寡,老师不如降低一点标准。”孔子说:“如果追求‘被接受’,而不是追求‘道’,这样的志向行走不远。”颜回说:“有了正道却不被接受,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不是君子的耻辱。”孔子笑着说:“颜回是个明白人,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孔子派子贡去楚国,楚昭王派出军队前来迎接,打算封给他七百里地。楚国令尹子西阻止说:“大王的使臣有子贡善辩吗?辅佐大臣有颜回贤良吗?统帅有子路英勇吗?官员有宰予明智吗?”昭王说:“都没有。”子西说:“楚国受封时只有五十里,周文王也不过一百里土地。如果给孔丘七百里土地,再加上有才能的弟子辅佐,这不是楚国的福音啊。”于是昭王打消了想法。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始终得不到重用,便返回鲁国,开始编撰鲁国的史书《春秋》。《春秋》基于公认的道义来褒贬当时的各种事件,乱臣贼子都害怕起来。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以及与学生的对话汇编为《论语》一书。《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与教育观念,两千多年来,被士人学子视为金科玉律,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影响。

【原文】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gāo)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摘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译文】孔子到郑国去,与弟子们走散,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帝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从腰部以下差了大禹三寸。憔悴颓废,就像没有家的狗。”子贡把原话告诉孔子。孔子很愉悦地笑着说:“容貌形状,不重要。但他说我像没有家的狗,是这样啊!是这样啊!”

词语积累

见贤思齐:贤,贤才;齐,等同。见到有才华的人就想着向他学习看齐。

不舍昼夜:舍,舍弃。不舍弃白天和黑夜。比喻日夜不停、持续不断。

名正言顺:名义对了,说话就合理。比喻做事理由正当充分,理直气壮。

哀而不伤:哀,悲痛;伤,受伤。悲痛但是不伤害身体。原形容情感表达适度,今形容言行有节制,没有过分或者不及的地方。

有教无类:类,类别。无论哪种人都能受到教育。

博闻强识(zhì):博,广博;闻,见闻;识,记忆力。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敬而远之:尊敬却不愿意接近。

不耻下问:下,地位低。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形容谦虚好学。

高山仰止:遇到高山要仰视。比喻崇高的德行让人敬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