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清照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七章 但愿英雄过淮水 玉骨冰肌未肯枯(第2页)

第二十七章 但愿英雄过淮水 玉骨冰肌未肯枯(第2页)

时间缓缓流逝,她每刻都被焚心的烈焰烧成火球,火花四溅,踩上去便是炽烈的痛。她恨时间似乎停滞不前,恨人生这么多的煎熬、无奈,恨命运为何要用那许多的难题来考验她,从不愿给她些微的救赎。她扶着窗框朝外望了好久,又一个激灵,急忙到屋里打点包裹,塞满金银,含泪倾听门外动静,心事比苍苔还凉。

易容为岳飞的李迒气喘吁吁地奔跑进来,哭道:“姐姐,姐姐!”

“回来就好,他们呢?”

“我……我不知道。”

李清照来不及多说,急忙拉着弟弟进入寝房,一把推开衣橱旁的机关,墙壁内出现一个门洞,沿着阶梯下去,便是暗室。李清照看着弟弟下去,抹泪道:“颜蓉娘仨已在城外等你,快走吧,千万不要回来!”

外面大雪纷飞,暗室里散发着霉味。李迒汗流如雨,回味着那一场殊死搏斗——尽管他们严密策划,部署周详,但终是败于丞相府护卫和神武军的强强联手。他被杨家枪法暴露了假岳飞身份……

枯井旁蒿草齐腰,李仁引着李迒从枯井里爬了出来,头发、眉毛、手上都是雪末,抬头望望,已在钱塘门外。夜风凄冷,摇曳着凄楚恐慌。辞旧迎新之夜,爆竹声声惊破原野里的静寂。李仁望着周际浓稠夜色,倒吸口冷气,把包裹递给李迒,声音颤抖地催促:“老爷,快逃吧!逃得越远越好啊!”

颜蓉带着儿女在附近的蒿草丛里蹲了半夜,冻得手足麻木、面无人色,此时奔了过来,一家人相拥哭泣,悲惋、凄怆。李迒看着东方隐隐闪现的鱼肚白,看看面容憔悴的妻,看看即将成人的一双儿女,哭道:“绍兴十二年的第一天就要开始了,我一家便要逃亡啊!”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正月,雪后初霁。屋檐下的冰条在一点点融化,在台阶上集成水流,宣告了一个严冬的结束。

阳光透窗,照着归梦堂的讲台,映亮李清照脸上的泪滴:“绍兴十一年除夕之夜,秦桧冒着风雪去到大理寺,将岳帅提风波亭,宣布谋反罪状,毒死。岳云和张宪被腰斩于市曹,岳帅全家被流放到广南……”

想起为救岳飞付出的牺牲,想起死去的木易,想起仅剩的三个义士,想起弟弟一家亡命天涯,李清照悲痛欲绝。她将弟弟院中的下人尽行打发,命逃回来的三名义士去谋生路,义士们却要誓死追随。

赵士程匆忙进来,眉目间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沧桑气息,他低声道:“母亲,孩儿去多地多方打听,并无舅舅一家的消息。祭奠岳飞的人都已集齐,越州的陆游唐婉也来了。”

李清照点头道:“好,我知道了。吩咐下去,子时之前到达钱塘门外。”

夜黑风狂,摧折无数枝条。李清照一行人踏着冷月霜风,悄无声息地朝岳飞和洪迪的墓地——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走去。李清照边走边道:“朗朗乾坤,公道自在人心。岳帅遇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背了遗体翻越城墙,葬于此地,洪大英雄的遗体也被神武军王刚背来此地埋藏。”

“瞧,那里有鬼火!”孙玉夫的一声惊叫将李清照话声打断,她躲在李清照身后,指着前面的火光明灭处。

众人停步。

李清照放眼望去,沉声道:“那是九曲祠堂里的香火。总会有人冒死祭奠英魂。”阴风凄凄绕着九曲丛祠,呜呜的声音似冤魂哭泣,使得那簇簇香火飘飘忽忽。

默默走进岳飞墓地,孙玉夫和唐婉配合默契,她俩捧沙埋香,摆上祭品,拿着火折子点香。李清照与众人跪伏,口中念念有词。香、香表、纸钱熊熊燃烧,腾起蓝雾和火星,照亮一行人的悲凄脸容。

夜幕里传来急乱的脚步声、衣袂破空声、刀剑出鞘声。众人大惊失色,赵鼎忙起来道:“有埋伏!”他话音刚落,一群身披甲胄、头戴兜鍪、右手操剑、左手握盾的护卫便包抄过来,瞬间将他们团团围住。

赵瑗和吴贵妃跪在垂拱殿里,吴贵妃悲声道:“自古死者为大,佛祖也不允许惊扰亡魂。即便是逆天罪人,也没有不许祭奠的律法。岳飞之死已让皇上失去民心,以乱党之嫌将李清照等人诛杀,更会使民心背离!背弃民心的君主如何守护天下?请皇上以国体为重,释放李清照吧!”

赵构眼底的精光溢了又溢:“妇人之仁!朕不杀这些人,他们便要来杀朕。祭奠岳飞的人全是往朕脸上抹黑!赶明儿全天下的人都要来骂朕冤杀忠臣了!”

十三岁的赵瑗已有着成人的稳健,他慷慨陈词:“《商君书)云,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是根据臣子的功绩来任用,而不是以私人恩怨。君主英明,政令就能成功执行,臣子们就会竭尽全力谋求立功。民众没有治理好,是君主的政治措施不够高明。国家的法规不能严明,是君主助长了动乱因素。所以,成就霸业的君主政治,使人民内斗胆怯,对敌作战英勇,就会打败凶顽和强悍的敌军。英勇的将士没有怕死的心情,就不会看见敌人像河水决堤一样崩溃、逃跑。英明的君主掌握大权,应当捕杀邪恶之人,民众才会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臣子就会忠诚……”

赵构气咻咻地走过去,一脚踢翻赵瑗,斥道:“吃里扒外的东西!竟有这般陈词滥调!”

“瑗儿——”吴贵妃忙扑过去,拉起赵瑗,双目蓄满泪水。

花香馥郁,燕雀闹枝,宫娥太监匆匆往返。王美娘和秦桧走在延和殿前的甬道上,王美娘朝秦桧耳语:“不让祭奠岳飞,民愤太大。狗急了,再高的墙也会跳过去。昨晚府上都进刺客了!你一定要懂得变通,让官家放了李清照等人,他们不过是一群秋后的蚂蚱!”

秦桧阴沉着脸:“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本相却被你这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的女人左右!”

王美娘举手想拽秦桧耳朵,又急忙收手:“就那几个酸儒,随时就是咱案板上的肉!”

秦桧夫妇在廊檐下碰上吴贵妃和赵瑗,急忙行礼。赵瑗瞪了秦桧一眼直往前走。吴贵妃说着少礼,急切地拉住王美娘手道:“务必放了那些儒生,天下才能安宁。”

斜阳慵懒地穿透朱漆长廊,映亮秦桧缎袍上的十锦花鸟纹绣。他满脸虔诚道:“请娘娘宽怀,微臣正为此事而来。”径直入殿奏请释放李清照等人,见赵构疑惑,便道,“唐朝魏征说过,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赵构道:“前天你提出商鞅的‘民弱才能国强’,说君主要强大,就要弱民、贫民、愚民、贱民,如今你又搬出魏征的话。”

秦桧奏道:“万变不离其宗,微臣心系社稷。李清照不是贱民,是引导国家言论的儒生。”

赵构沉思有顷,扬声道:“传谕,放人。”

上巳节,赵构带领群臣祭天之后,宫中设宴,宴后茶间,赵构问秦桧:“处死岳飞,和局大成,民间舆论如何?”

秦桧摇头叹息。王美娘将银箸放在白瓷小碟上道:“庸者随波逐流,个别人主导言论,说什么君主无道残害忠良……臣妾没法说了。”

赵构道:“李清照等儒生要朕推行儒家政治,要朕实行仁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