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清照全集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 夕阳苍凉朱门闭 何以再见朝中士(第2页)

第二十一章 夕阳苍凉朱门闭 何以再见朝中士(第2页)

他低头走了个黑子,嘴角流出笑意:“那个俏寡妇,她好像定力十足,并不轻薄。”

秦桧耸了耸眉:“好,很好!”

他眯着眼看秦桧,手握一子,抱拳道:“丞相的意思是……”

秦桧轻拍桌案,唇角微微挑起:“被动变主动,便会进展快些。我始终相信,人的能量无边。那李清照虽然年纪大些,却依旧花貌雪肤,不输少妇。你若娶了她,也不算亏。”

他的目光越过秦桧肩头,望着遥远的某处:“年岁、容貌,都无关紧要。能为丞相效劳,在下万分荣幸,一定不遗余力。”

秦桧捋捋稀薄的胡须:“本相前天抓到一批流寇,得到些李清照遗失的金石,你拿金石去见李迒,必会让他另眼相看。”

王美娘端着果盘走来,笑道:“另眼相看不算什么,说不定那寡妇一感动啊,便立即以身相许。”

秦桧望着远处笑道:“满朝皆知,李清照是前朝宰相的儿媳,是曾经的建康知府赵明诚的遗孀,她手里握着比金子贵得多的金石、书画。即使战乱丢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取得这些稀世珍宝,将她娶进家门,才是最好的办法。本相,只要些破金石罢了。”

张汝舟立在家宅里的梧桐树下,仰望飞雁掠过浩空,面容冷肃。十月的风飞过红墙,将他的银灰色衣袍鼓**在风里,飘逸着往日的迷离气息——

她痴痴的眼神常让他着迷,每一对视便产生微醺的感觉。明明他为了金石而来,却为何总在她的优雅无俗里隐隐心痛?总在她的明若清溪里忐忑不安、鄙薄自己?他深谙自己志大才疏,却没短了光宗耀祖、定国安邦之志。这样的自己,怎能轻易为一个老妇**、丧志?即便她是旋涡,他也甘愿沉溺其中,也想过放手,为此痛苦、挣扎、狎妓、买醉……

那天秦府里明阳透窗,他被人押着进去。秦桧从太师椅上站起,劈面骂道:“沉迷声色的废物,迟早会让声色给毁了!”

他瑟瑟跪地,颓丧、狼狈:“我……我……”

秦桧怒不可遏,一个窝心脚踢在他胸口:“粘罕痴迷大宋的玉器,你一定得套出,尤其是那个翡翠玉卧佛!”

他接连磕头,抖如风中树叶:“下官岂敢违命?只是那李清照,她根本不听我的。”

秦桧满目轻蔑:“她自恃大宋第一才女,岂能从众随俗?你不妨从她身边人着手。”

他磕头道:“这个,在下已试过她的贴身侍女绿杏,可她并不知情。”

秦桧厉声道:“你怎知她没骗你?”

他低声下气道:“在下为了撬开她的嘴,财力人力的投入,不遗余力。她断不会骗我。”

秦桧冷哼一声,转面望着窗口:“好了,本相只要结果,不听过程。近日又得到一批破古器,给你带回去!若再无结果,你提头来见!”

他愣神片刻,磕头道:“相爷啊,我只怕,欺骗那样一个女人,会遭报应,会下地狱。”

秦桧的目光冷硬如刀,势要见血封喉:“忤逆本相,你九族都会下地狱!”

他抬眼看他,一抹倒影,在秦桧的瞳仁里不住地发抖:“丞相,金人……”

秦桧逆光而立,低缓的声音响在他头顶:“不是我要背叛大宋,而是这个大宋不值得拥护,我早就看到它没有前途!如今的大宋国运凋敝,君主暗弱,臣子无能,无计给天下黎民带来光明,只有一帮愚忠的家伙在苦苦支撑。我要抛弃这个名存实亡的帝国,盼着唯才是用的金国来替代他,重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帝国,做这样的国相才有前途!”

他拜别秦桧,破釜沉舟,终于成功获知青州太和山藏着一批金石,假托外出公务,利诱赵真去青州寻到宝物。

“李清照,张某对不起你。”他歉疚的声音飘散在十月的风中。

先夫遗物失而复得,只不见了那价值连城的翡翠玉卧佛。李清照以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之罪写成诉状,到行宫觐见吴贵妃。吴贵妃得知绿杏死因及金石丢失,震惊、恼怒,将状纸呈于赵构,赵构发派大理寺卿周三畏,周三畏很快认定罪名成立,将张汝舟缉拿归案。

妇人讼夫要服刑两年,李清照按律将要收监。吴贵妃只说情有可原,请求赵构法外开恩。秦桧已知进奉粘罕的金石被夺,更怕被参奏通金卖国,对李清照怀恨在心,跪奏道:“依我朝礼法,妇人讼夫者,有违妇德,无论事体如何,均须服刑两年。李清照是大宋名士,更应重遣,以诏告天下百姓,以彰显朝廷律法的公正。”

吴贵妃在宝座上笑望赵构:“唐太宗说过,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李清照讼夫,乃是追求公正。若让她以白首之年去坐两年牢狱,没的叫天下儒生齿寒!请皇上法外开恩,宽恕李清照。”

殿顶明珠照亮秦桧的满脸阴沉,他朗声奏道:“王公犯法,与民同罪。赵家乃是宗亲,若不治罪宗亲,陛下何以彰显严明、公正?”

吴贵妃早已召唤旧宫人,寻求开脱之法,因此奏道:“妾记得前朝有一案例,一个农妇被丈夫逼着去偷邻家,农妇不肯,被丈夫以刀威逼。农妇讼夫,审案者依法判决:妇人讼夫,死罪,但根据情节,予以流放,将那位丈夫无罪释放。哲宗皇帝得知此事,降特旨保全了那位妇人。前朝刑法甚严,尚能对讼夫的农妇法外开恩。李清照本是名士,诉讼弄虚作假骗官的士子,乃是弘扬朝中正气,更需法外开恩,以显皇恩浩**。”

秦桧奏道:“臣闻一民妇讼夫,因其夫纳了她的侍女,官府认为情有可原,将夫妇无罪释放。那农妇回家后处死了侍女,又被她丈夫处死,她娘家兄弟又来申冤,杀了她的丈夫。原本好好的两个家庭,却都剩下老人和孩童,没吃没穿,沿街讨要。这都是宽恕民妇讼夫所致的祸乱。若妇人讼夫都被宽恕,只怕以后,家家的妇人都要讼夫。”

赵构约略沉思,俨然颔首:“传旨,李清照服刑两年,静思妇德,退朝!”

神武军押着李清照走出大殿,她在冷肃的风里眯起了眼。吴贵妃在大殿侧门望着赵构背影远去,便吩咐身旁的两个宫娥:“中午送人参乌鸡汤去大理寺,晚上送膳粥、素点。记住带去芝麻核桃酥,益智健脑。天冷了,别忘了带上大氅、蚕丝被。要蜀中出产的桑蚕丝被,又厚又大的那种。”

四人押送着李清照,似有顾忌,没有五花大绑穿枷戴铐,正往前走,见道旁停着华丽马车,车门半掩,帘后的美人目光森然,朝他们道:“慢着。”

四位神武军忙朝车中拱手,齐声道:“见过贵妃娘娘。”

“赵夫人珍重。”吴贵妃也不搭理,看着李清照道,“刑部尚书出身兵部,最是有能耐的人,但三法司都难免要过问的。你放心,你的案子诸事已明,稍后皇上自有旨意。”

李清照目光低转,接着行礼:“多谢娘娘指点。”

吴贵妃话里透露了很多信息,她说刑部尚书“最是有能耐的人”,便暗示了此人有可能是秦桧耳目。她说三法司都要过问,便暗示三法司不会与刑部尚书沆瀣一气,以免刑部暗做手脚。她说“稍后皇上自有旨意”,暗示皇上会兼听三法司的,而不会听刑部尚书一家之言。

众所周知,赵构近日对三法司作了一番更动,他们已经不再是秦桧亲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