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追到天边救母亲怎么样 > 四(第1页)

四(第1页)

董欣嫁出去了,还有女儿董霞、董燕和儿子董亮需要操心着急。这一生,她承担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幸;这一生,她注定要成为一位伟大的母亲。

面对残疾的小女儿董燕,她自己必须要有坚强无比的信念,才能够医治孩子的心。她既要像心理医生一样抚慰孩子的心灵,又要像一名严格的教练,训练孩子钢铁般的意志。她必须把慈母的柔软,严父的心狠,发挥到极致。她把全部感情和爱,倾注在孩子的身上。

由于身体的缺陷,董燕常常陷入自卑的阴影中。余琦告诉小女儿,尽管身有残疾,但是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她倾尽全力为孩子抚平心灵深处的创伤。

这年夏天,董燕参加中考,其中有一项技能操作考试,要求学生有灵活的动手能力。正常的学生,也很难完成得好。董燕退缩了,她想放弃。回家后,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余琦告诉她,不应该放弃任何锻炼自己的机会。对她而言,每一天都是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挑战。她鼓励董燕,别人能做到的,她克服重重困难也一样能够做到。只要不怕困难,一定能够比正常的孩子做得更好。她搂住心爱的小女儿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永远和你在一起,妈妈永远不会让你感到孤独无助。

余琦不畏困难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董燕,她无私的母爱激励着董燕,即使她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也能够感觉到妈妈的鞭策。

第二天下午,董燕放学回来说:“妈,我考了满分。”余琦为孩子考了满分高兴。她对董燕说:“在任何情况下,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言放弃,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今天如果你放弃了,除了后悔,你什么也得不到!”

不幸的电击事故,影响了董燕的形象,但她为人亲和,成绩突出,班上的同学都愿意同她交朋友,同学的友情慢慢淡化了她的自卑心理,使她融入集体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琦的教养下,董燕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升入高中后,受妈妈影响,她喜欢上了绘画。余琦及时挖掘她的绘画潜能,给她讲滴水穿石的故事,讲达?芬奇的故事,希望她能坚持画下去。

余琦明白,画画,能够直接表现孩子在少年时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孩子喜欢绘画,应该受到重视。她决定,将绘画培养成小女儿的特长。但是,作为一名残疾人,董燕每迈出一步,都要比正常人的付出多得多。

酷热的七月,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直吐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夕阳西下,余琦陪小女儿拎着装满了画画工具的箱子,踩着脚踏车,到郊外写生。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大自然就像一幅图画。余琦展开纸,铺平,董燕拿起笔,试着画起花草来。虽然她非常用心,但毕竟还是刚刚开始学,无论她怎么画,总也画不像。在董燕快丧失信心时,余琦说:“不能这么容易放弃哦,继续加油。”她耐心地,一笔一画地,教董燕如何画山水、花草、鱼虾。

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和花花草草,在余琦笔下变得栩栩如生。刚开始,她教孩子的内容非常简单,只是画一株花、一棵草,孩子很容易掌握要领。慢慢地,她教得越来越难。董燕心想,画画太难了,我当不了画家。余琦似乎看出了董燕的心思。她语重心长地对董燕说:“画画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容易,画一幅好画需要的是细心、耐心和仔细的观察。要知道,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灰心丧气,只要坚持。我相信你一定能画好。”

余琦的话,让董燕恢复了信心,她又开始努力地画了起来。慢慢地,董燕完全可以自己作画了。她想画一幅自己的作品。余琦喜出望外,鼓励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

一会儿,董燕拿起自己的作品《海河的夏天》给母亲看,余琦看了直夸她,说:“画得真好,把我们的海河画活了!”董燕高兴地笑了。

接下来,余琦开始教董燕画人物。她先给董燕做了示范。只见董燕手拿画笔,挥动自如,一会儿工夫,她的人物画《捡麦穗的小姑娘》就画成了。画面上,一个捡麦穗的小姑娘,拎着一个篮子,正在弯腰拾麦穗,人物活灵活现。余琦禁不住地赞叹道:“很传神,我的女儿真的有作画的天赋!”

妈妈的鼓励,给了董燕力量。她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天空碧绿,万里无云。这一天,董燕的画作《捡麦穗的小姑娘》获得海河青少年绘画比赛二等奖。拿着奖状,走在用又大又圆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董燕一会儿闻闻玫瑰花那淡淡的清香,一会儿在草丛中捉小蜻蜓,可开心了。随着对绘画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董燕心中理想的翅膀,也越飞越高。她立志,长大了当一名画家。

这一年,董燕高中毕业。当时大专院校不招收残疾人。余琦鼓励董燕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坚持绘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每天早上6点,董燕就开始和妈妈余琦一起倾心绘画。画山水,她要让山活起来,让水流动起来。画花鸟,她要花开鸟飞。画人物,她要人物传神。这一天,她在人民广场一角,专心画向日葵。一位路过的市民看到董燕画的向日葵活了,便向她买画。董燕腼腆地说:“画得不好,您喜欢的话,我送给您。”观者的认可,给了董燕坚持下去的信心,从此,她更是一画不可收了。

在余琦的支持和鼓励之下,经过两年的沉淀和坚持,董燕“熬”出来了。当她沉浸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她会用心与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对话。就这样,董燕走过了人生转折过程中最关键的两年,为找到自己的人生支点,实现自己的画家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过了几年,国内已有高校,包括海河大学,开始招收残疾人学生。在妈妈余琦的鼓励下,董燕开始备考海河大学美术专业,发力人生转折中的又一次冲刺。

画画是件感性的事。作者的心态和情绪,往往可以直接通过画面反映出来。面对专业考卷,她准确快速地完成创意速写等题目。最终,以专业考试和文化课考试双高分的好成绩,被海河大学美术系录取。

董燕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专攻国画的她,常常背上画板,走进大自然,不厌其烦地“临”“摹”山川气象、花果草木等实物。

余琦为女儿的成长而欣慰。但女儿相貌的缺陷,永远是母亲的心病。她知道,不够完美的外形,始终是孩子与世界沟通的障碍。

从董燕电击受伤的那一天开始,余琦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通过一点点地改变,让孩子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她处心积虑,把全部的爱都倾注给了孩子。

十多年来,她四处求医,为董燕寻求矫正方案。她节约每一分钱,为孩子的手术做准备。经过十多年的积攒,她终于凑足了孩子做手术的钱。暑假期间,她带着女儿南下广东进行嘴唇、颌下、腋窝、肘部、颜面五个部位的整容手术。

经过多次实施整容手术。除了左手有几个指头无法修复之外,董燕的相貌和身形,变得能够与一般的女孩相媲美了,这极大地增强了她融入社会的信心。

夏天的傍晚,郁郁葱葱的绿色,是盛夏时节才有的。绿树成荫,蔚然深秀,修剪的树干下,簇拥着茂盛的野草,夹杂着些许野花。一条崎岖的小路,延伸至花草树丛中,远处的楼群高低错落,时隐时现。

白云朵朵的天空下,是一片宁静宽广的大湖,湖面波涛微微,粼粼发光。一大群小鸭子在宽广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探下头追逐湖底的食物。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划着小船,陪着鸭群,在湖中自由自在地**着双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确切地说,这是一幅天然的风景油画。画面以绿色调为主,整个画面渗透着没有污染过的宁静与原生态。而画中最灵动、最吸引眼球的,是那个划着小船的小伙子,和那群自由自在的小鸭子。

美丽的图画,深深吸引了董燕。她停下来,选好角度,开始“摆地摊”写生。她聪明地把位置选在树荫底下。很快,心无旁骛地进入了状态。

尽管写生就是写眼前之景,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画真实的存在。但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董燕凝神聚气,静静地与美丽的图画上的湖、树、人以及小动物对话,通过心灵交流,领悟其中的精、气、神。下笔时该肯定的绝不犹豫,努力做到形神兼备,把自然图画上的湖、树、人以及小动物最美的风韵表现出来。

董燕明白,在照相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画家的写生,绝不仅仅是照着景物原模原样地再现,而要对景物进行提炼和取舍,突出本质,抓住细节,布局结构,表达个性化的追求和审美理想。

过了一会儿,美丽的图画,已经在董燕的笔下绽开。她的心情也随着眼前的美景,流淌着喜悦。

董燕临摹的对象,那个放鸭子的小伙子叫魏浩。他引着小鸭子将船划到湖边,看到了董燕身着红衣,头戴白色遮阳帽,正在写生的侧影。跳跃的红色,使画家写生的画面显得十分鲜活。这个女画家是谁?她在画什么?是不是将自己画入了画面?是有意还是无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