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海潮汐时间表 > 三十四 剿灭大刀会(第2页)

三十四 剿灭大刀会(第2页)

剿灭了大刀会,杨子千心下自是欢喜,然而小耗子要离开,又让他颇为失落。原来近些日子小耗子接连梦到了母亲,想想一家人葬身日寇炸弹下,自己逃难出来再未归家,心下愈发不安,下决心回家给母亲上坟烧纸。送走小耗子,杨子千心里五味杂陈,想找个知己之人说说话儿,王冰成天忙里忙外,常常见不着人影,毕云和梁大胆也都忙于各自工作,想想还是去刘公岛找连城和扈破浪他们。

这日他买了两只烧鸡坐船进岛,直接去找连城,想叫他一起去扈破浪家中小坐。可是连城的一番话,直惊得他双目圆睁,扈破浪已经死去月余!原来刘公岛内的日本兵独耳狼出岛探查夜袭刘公岛队伍之事,无意中得到消息,东疃的扈破浪有向八路军倒卖钢铁之嫌疑,回岛后当即报告斋藤,并要求亲自查办此事。他带两个日本兵找到扈破浪,要押解他到沟北村对质。扈破浪摇船载着三个鬼子兵去往对岸,船行至海中间,突然倾覆,扈破浪抱住两个日本兵沉海而亡,独耳狼紧抱船体最终得救。连城恐独耳狼日后祸害扈破浪家人,恰好当天丛树生来刘公岛公干,便将扈破浪老母、夫人范氏和儿女托付与他,随船带往龙须岛,找临近村庄安顿了。杨子千闻之既悲伤又安慰,多亏了连城和丛树生这些铁交的好友。连城又告诉他,不光扈破浪,开面包房的邵居同也被日本兵欺负,打伤,连城和毕昆山帮他,又央戚家国安排他去城里粮栈工作,最后听说去参加了革命,他喝醉酒曾说,英国人靠不住,日本人靠不住,国民党靠不住,只有共产党可信……杨子千听着,不觉想起王冰、刘锡荣这些共产党员,他们确实有着比常人优秀之处。

连城见杨子千心绪不佳,突然一转话题说:“我们这里新来了个少尉区队长,中午可以邀他一坐。”杨子千叹口气说:“这个官那个官,这个世道当官的有的是,有几个是为国为民着想的?话不投机,还不如不见。”

连城说道:“要是话不投机,心不相近,我邀他做啥?”稍顿又说,“这个区队长叫郑道济,他和那些当官的不一样,是忧国忧民之人。他兼任轻武器射击课教官,经常利用给士兵上课的机会讲抗日战争的形势,宣传抗日。他提醒大家,要远看朝鲜,近看满洲,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国土,大好河山,被敌人侵略得支离破碎,作为一个中国人,能不感到痛心吗?再看看我国的东三省,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可是我们的东北同胞,却吃不到粮食,吃的是橡子面,吃大米成了经济犯,这是亘古未有的罪名。种稻的若吃大米倒成了犯罪,这就是沦为殖民地的下场。他向士兵们讲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他鼓动青年人要为抗日救亡尽自己一份力量。他阐述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阐述日本是帝国主义是侵略者,挑起的战争是非正义的;中国是被侵略一方,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是一定能胜利的……他的讲课受到广大士兵欢迎,他也很受士兵拥戴……”

杨子千听着听着眼睛亮起来,说:“看来这是个好官,是替老百姓说话之人,那就请来一坐,共抒胸怀。”连城笑道:“那好,我再准备几个菜,中午小酌几杯。”

及至午间,在小卖部里间摆下了酒菜,杨子千、毕昆山和于云青说着话,等候连城。不多会儿工夫,门外传来说话声,门开时,连城领一人进来。看时这人身高体健仪表堂堂,身姿挺拔颇有军人之气。此人正是郑道济,烟台人,生于1908年,毕业于葫芦岛航警学校,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毕业后在国民党海军第三舰队教导队任中尉队副。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海军南撤,他没随队南下,留在胶东加入了国民党山东独立旅姜黎川部,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因看不惯姜部的官僚作风而离开,来到刘公岛加入汪伪海军,其目的不是卖身降日,而是寻找暂时存身之地,等待时机,施展抱负。

郑道济跟几人打过招呼,杨子千说道:“郑队长是烟台人啊。”郑道济一愣:“你……”杨子千一笑说:“我眼睛好耳朵灵,你在门外说话我就听出来了。”郑道济拍拍杨子千肩膀,笑着说:“好啊,小老乡,我也听出你了。我是西沙旺村的,你是……”杨子千回道:“我是嵎岬河村,烟台南边。”几人说笑着坐下。

郑道济端起酒盅说:“看得出来,咱们几个人最能说到一起。今天又结识了小老乡,他乡遇乡音,实乃幸事。我们这些人,生逢乱世,遭受欺辱,为生存做一些忍气吞声之事,但,这只是暂时的,我们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有一天要挺直腰杆,撑起我们的国家。来,干一杯!”“干一杯!”大家异口同声,五个酒盅碰在一起。

杨子千去了刘公岛,有一人却来桥头找他,这人不是别个,正是城里的富公子戚家国。戚家国来找杨子千,是有一件心事想找他帮忙了却,原来戚家国看上了于森,暗恋许久,终还是按捺不住,要当面表白相爱之情。没找到杨子千,却碰到王冰,思来想去,还是把这话说了,请求王冰帮忙,促成两人相见一谈。王冰听了自是爽快答应,正好于森这日也在村里,便叫上了,三人一起来到老井羊汤馆,要了个雅座,点了菜肴,酒茶齐备,边吃边聊。两个男人把酒言欢,于森则以茶代酒。

喝过三杯,王冰借故离开,戚家国明白王冰用意,借着酒劲,直接向于森表明心意,并说于森若能嫁到戚家,便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森静静地听完,微微一笑,说对戚公子的真诚表示感动,但现在不会考虑个人的事,听说你的名字是自己起的,是由于敬仰你们戚姓大英雄戚继光,就这一点便令我佩服,还有在环翠楼你挺身相助,非常感谢……可是佩服和感谢跟婚姻大事不能等同,我现在还不想成家,我有好多好多事要做,一个国家破了,还有什么心思成自己的小家?我想好了,国家不解放,我不会成婚成家……戚家国求婚不成自是失意,但于森的话令他更添敬佩之意。

转眼进入冬季,万物一片萧条。1942年冬,日本侵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大扫**。这一年敌后抗战正处最艰苦之时,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更加频繁的扫**,尤以本次冬季大扫**最为残酷。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亲抵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因当年已进行过两次大扫**,所以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目标是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部队,恢复山东半岛治安,尤其确保青岛至烟台间的交通。冈村宁次是日寇驻华北方面军最高指挥官,以嗜血成性和阴险狡诈而臭名远扬。他亲临胶东,绝非偶然。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一面沟通冀鲁平原,水陆交通便捷,物产富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日本法西斯所谓“大东亚圣战”的战略计划中,一直把胶东作为往来于海上与华北之间的重要通道和“以战养战”的补给基地之一。尤其是1942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战略地位日益提高,胶东半岛有数百里连片的海岸线,尤为日军统帅部所重视。随着胶东抗日游击战争的蓬勃开展,八路军在重新打开牙山中心根据地后,依靠牙山,稳步向东西两翼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昆嵛山、大泽山根据地,大大改变了胶东战略局势,使胶东半岛这把刺刀上到了枪身上。日寇赖以运送人员、军火以及其他物资的这一重要通道和补给基地,受到重大威胁。三、四月间,日伪军出动一万余人,在日军驻山东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次郎中将指挥下,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施了春季大扫**。5月间,日伪军又组织四千多人扫**胶东。入秋以来,日伪军又分头扫**胶东的东海、西海、北海、南海四个专区。

这次从日寇调兵遣将之多、动员范围之广和准备时间之长来判断,尤其冈村宁次秘密抵烟,预示着胶东抗日军民所面临的日寇冬季扫**,将是空前规模和极端残酷的。日军此次大扫**所使用的部队计有:驻青岛的内田银之助少将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驻济南的柳川悌中将的第五十九师团一部,驻张店的奥村半二少将的独立混成第六旅团一部,驻惠民的林芳太郎少将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一部,共一万五千余人,配以二十六艘舰艇封锁半岛沿海,飞机十架协同作战。自11月19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分三个作战阶段,采用“拉网合围”“分进合击”和“梳篦式”等战术,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分区进行毁灭性大扫**。战役的组织实施,仍由土桥次郎中将统一指挥,并设指挥所于青岛,一度前进到芝罘、牟平指挥战斗。

其时我胶东军区总兵力约一万四千人,其中包括县大队和区中队。11月上旬,胶东军区在海(阳)莱(阳)边区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作了紧急反扫**动员,研究部署反扫**作战计划。根据以往反扫**斗争经验,会议确定采取“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分散活动,分区坚持”的作战方针,在胶东军区统一领导下,以烟(台)青(岛)路为界,将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分为两个指挥系统,烟青路以西有第十三、十四、十五团及西海、南海、北海三个军分区,归第五旅指挥;烟青路以东有第十六、十七团及抗大一分校胶东支校、军区直属队、东海军分区,由胶东军区直接指挥。同时,决定由胶东区公安局干部和警卫部队组成胶东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坚持在中心根据地进行反扫**斗争。在东西两个指挥系统内,以团营或连为单位,划分地区,分散活动,避免大部队过分集中。总的意图是,军民齐动员,粉碎日军大扫**。敌人要“拉网”,我们就“破网”。部队分散坚持,目标隐蔽,行动快捷,一个连,一个营,活动到哪里,就在哪里以部队为骨干,带领群众开展游击战,坚持根据地斗争,在周旋中消灭敌人。

牙山和马石山,是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牙山驻有胶东抗大,是培养干部的基地。马石山西侧的海(阳)莱(阳)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日顽两军互相勾结,海莱边区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也都常驻马石山的周边各村。11月17日,日军从青岛、高密出动六百多辆汽车,满载大量兵员和作战物资,沿烟青公路和烟潍公路,气势汹汹驶往莱阳、栖霞、福山等地。21日开始,猥集于这些地方的日伪军,分成无数小股,倾巢出动。驻牟平县水道之敌由东向西推进,其余之敌则从西、北分路向东、向南平推。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赵保原部打起日军的“膏药旗”,从他的老窝莱阳玩底(后改称万第)向东北进击。从敌人的调遣中明显看出,其部署已对我栖(霞)牟(平)海(阳)莱(阳)边区的牙山、马石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构成了合围态势。

敌人第一阶段大扫**开始了,疯狂的日伪军倚仗着人多武器好,分成多股,相互保持火力联系,实施多路分进合击,密集平推,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像梳头篦发一样,不落一村一户,不漏一山一沟,进行搜索“梳篦”前进。为彻底搜索和“梳篦”,他们每天只行进二十多里,白天摇旗呐喊,步步进逼,无山不搜,无村不梳,烧草堆,挖地堰,清山洞,连荒庵寺庙也不漏过;夜间就地宿营,沿合围圈每隔三五十步,便燃起一堆野火,由五六个或十来个士兵把守,稍有动静,便鸣枪示警,只要一处枪响,便四处一起开火;如果发现突围人群,便用机动部队围捕、追击。日伪军夸口说:“只要进入合围圈的,天上飞的小鸟要挨三枪,地上跑的兔子要戳三刀。共产党、八路军插翅难逃。”在大扫**的那些日子里,胶东大地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奸,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这种野兽般的疯狂行径,从缴获的赵保原特务团一个营长的日记中,可见一斑。他在日记中写道:“两万之众,用蜘蛛网式之配备,大举扫**全鲁东,每日二十里,所到之处席卷一空,妇女为之奸,壮丁为之捆,东西为之光……”这个营长的日记,成为日伪军野蛮行径的有力佐证。冈村宁次企图以他处心积虑所设计出来的这一空前毒辣残酷的新战术———拉网大扫**,把中共胶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消灭在火网之内。

然而我们的主力部队和党政首脑机关,却早在敌人行动开始之前,就灵活地跳出网外,到敌占区打击敌人。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也在当地党政组织和八路军的组织和掩护下,在敌人的拉网过程中纷纷突围出去。广大群众还积极投身到反扫**中,各村普遍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敌人“三光”(抢光、杀光、烧光),他们大力支援八路军作战,当向导,递情报,送给养,挖地道,隐藏军用物资,护送伤病员,伺机打击敌人。

这些日子杨子千跟随王冰四下里做反扫**工作,进村入户,组织群众坚壁清野。这天两人在石家河沿岸村庄开展工作,傍晚回返时,王冰犹豫一番,对杨子千说:“杨兄,我们抗日、干革命,是带着极大风险的,随时都会丢了性命,但我们不会畏惧是吧。”杨子千一愣,扭头看他,问道:“你这没头没脑的什么意思?”王冰叹口气,顿了顿,说道:“刚得到消息,王殿元同志……牺牲了。”杨子千停住脚步,盯着王冰问:“你说什么?哪个王殿元?”王冰低声说:“就是你的徒弟,王殿元他……”杨子千突然伸手抓住王冰胸襟,吼道:“你胡说!我的徒弟,我还没教他一招一式,他怎么会……”王冰慢慢扯开他的手,说道:“我也不愿告诉你,可他真的牺牲了,在马石山,非常壮烈,非常了不起……”

原来,由于日军的围追烧杀,合围网快速向着半岛的中心推进、收缩。到11月23日傍晚,四面八方的敌人一齐集拢到胶东半岛的中心地带马石山四周,“网”即将在此收口了。牟平、海阳、栖霞等县群众数千人,还有部分地方干部、八路军的伤病员以及少数与大部队失去联系的战士被拉入“网”内。日军扑到马石山,才发现胶东军区和第五旅的主力部队已经转移,党政领导机关也不见踪影,眼见预定计划落空,便恼羞成怒,穷凶极恶,见人即抓、即杀,见房就烧。23日至24日,日军对被围在合围圈里的抗日军民大施**威。在马石山东北方向的大院村南山,村民陈京普一家八口人和邻居一人藏身山洞,日军发现后即刻向洞里发射燃烧弹,八人被烧死,只有陈京普烧伤幸存。在金斗顶采石坑里,藏有我同胞六十多人,被日军杀死五十余,仅崖后一个村就有十八人被杀。东尚山村刘京发被日军抓住,向他要粮、要人,他坚定地回答:“不知道!”日军朝他胸部、腹部连刺数刀,事后经我部队抢救才幸免一死。沟刘家村民兵郑崇太,遇上搜山的日军,敌人朝他脖子砍一刀,他当即昏死过去。在东尚山村,日军抓住八路军一伤员后,在地上燃火一堆,两个敌兵分别抬着他的头、脚,烧燎其腹部和胸部,将他活活烧死。在西尚山村,日军把一个八路军战士按在烟囱上,在锅下烧火,将其活活呛死。招民庄村七十多岁的老人许德义,被日军用草苫卷起,从下部点上火,一直烧至头顶。在金斗顶采石坑外,日军将九名群众拴成一排,从前面对胸射击,当场死亡七人。在大龙口村,敌人抓到七十多岁的老人宫殿庆,把老人横架在锅台上用火烧烤,后又拉到村南河滩烧死。马石店乡南夼村姜谦习的妻子遭日军枪杀后,不满三岁的幼女还在母亲怀里吃奶,十二岁的长女和六岁的次女哭着喊着叫“妈妈回家”。日军连一个癫痫病人也不放过,下石硼村王丕成,在马石山前犯了癫痫病,被日军用石头活活砸死。日军奸污妇女、杀人取乐,手段之野蛮残忍,令人发指。下石硼村王维先的妻子已怀孕八个月,被抓住后,硬逼着她骑光腚毛驴,一路上摔下多次,敌人竟以此嬉戏。上石硼村十九岁的妇女干部王秀卿被日军抓住,任意凌辱后,用刺刀向她的前胸乱刺致死。下石硼村农民王元祥被日军抓住后,在他的头上挑了两刀,以试刀的利钝。西诸往村王振桂被日军抓住,先割掉他一只耳朵,又用刀砍死;王振贤被日军用木棒打昏后,又用绳子勒住脖子在地上乱拖……日寇之扫**,马石山周围村庄遭到空前破坏,各村被烧房屋皆在半数以上,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所有房屋几乎没有一间完整的,到处是残垣断壁;街旁、院中的树木,被烧得光秃秃的,甚至连场院里的碌碡,都被烧得裂了纹。呼啸的寒风,裹着残余的灰烬漫空飞扬,散发着呛人的糊焦气息。23日夜,部分日军在下石硼村宿营,全村的禽畜被吃得精光,家具全遭破坏。各村被抢走和糟蹋的粮食无法统计。据幸存人讲,这次扫**,村村遭劫,户户蒙难,马石山上尸骨遍野。日军仅在马石山周围就残杀抗日军民五百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而正当数千名群众身陷绝境时,被围在“网”内的八路军指战员挺身而出,发起了救援父老乡亲的突围战。当时被围在马石山的八路军部队有胶东区公安局警卫连第三排、八路军山东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八路军胶东军区第十七团三营七连、第十七团的二营、第十六团的三个营、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二连一排等。另外还有牟海县独立营、第五旅第十三团一营二连、十四团二营、十七团一营、第五旅侦察连、第十七团一营、胶东军区后勤处警卫连、胶东军区兵工厂、胶东行署等零星的部队指战员。

为粉碎日军这次大扫**,中共胶东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和胶东军区决定,由胶东区公安局干部和警卫部队为主组成“胶东军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在中心根据地组织和领导群众坚持反扫**。指挥部下设三个小分队,公安局警卫连政治指导员王殿元和公安局三科科长唐慈带领警卫连第三排为一个小分队,他们的任务是在马石山南麓地区同群众一起坚持反扫**,进行戒严,维持治安,防奸反特,保护群众,保卫根据地,当敌人进犯时,牵制敌人的兵力,伺机打击敌人。

王殿元带领战士执行任务,归队途中路过马石山,见几千群众被围进了敌人包围圈,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便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突围。王殿元坚定地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们放心,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革命战士,生死和乡亲们在一起,我们一定把大家带出去!”夜色中,他们利用事前侦察好的路线,分几批带领上千群众先后冲出包围圈。天色将明时,战士们又返回来,准备把困在马石山前的乡亲们也救出去。当护送最后一批群众突围时被敌人发现,敌人的机枪、步枪一齐向突围的人群扫射。王殿元一看情势危急,果断命令全班战士牵制住敌人,把鬼子引到山上去。战士们将敌人的火力吸引过来后,边打边退,上了马石山主峰。在战士们的掩护下,群众大部分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王殿元和九名战士却陷入重围,晨曦中的马石山主峰上,他们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凭借有利地形,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拼杀五个多钟头,扛住了敌机的几番投弹轰炸,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子弹打光,就用刺刀拼、石头砸,与敌人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打死了七八十个敌兵。战至最后,只剩下身负重伤的共产党员、班长王殿元和另外两名同样身负重伤的战士,以及最后两颗手榴弹。就在日军再一次冲上阵地时,王殿元用尽全力把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另一颗拉响后与冲到跟前的敌人同归于尽。战斗结束后,乡亲们来到烈士浴血奋战的主峰,找到了王殿元等十勇士的遗体,把他们安葬在山顶一棵平顶松附近,并为十勇士竖起纪念碑。王殿元和牺牲的战友们在群众中赢得了一个共同的光辉名字———马石山十勇士。

杨子千听完王殿元牺牲的壮烈事迹,感动不已,潸然泪下,嘴里喃喃念道:“好徒弟,我的好徒弟。”王冰一路劝慰,返回家去。

热门小说推荐

神级反派
野山黑猪神级反派
...
青闺令
江上渔青闺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