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本草春在纳斯达克上市 > 红颜药事(第1页)

红颜药事(第1页)

红颜药事

——芍药与守宫砂之间的若干片段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诗经·郑风·溱洧》

河开了。

残冰已经流尽,河水奔腾之势渐消,已化成了一派从容。水漾漾,波缓缓,碧玉色的浪花沿着矮堤次第开放,俏皮如觅食的半大鲤鱼,娇憨如婴儿在甜梦中轻轻蹬腿。

灰了一冬的田野,不知何时已绽满五彩。油黄嫩绿间,随处点缀着一簇簇浅红艳白。风吹来,像匹巨大的丝绸,柔柔地贴着草绒花梢溜过,上了人身,迎着鼻尖裂开,掠过双耳,滑滑地抚身而去,袭向枝头的雏莺,逗得一阵生脆的欢叫。

踏青去。换了轻衣,随手在路旁拈几叶正散着幽香的兰草,口中哼几句腻得流蜜的小调,腋下似乎生了两翼,轻飘飘的。于是一阵格格娇笑,双目却如花瓣上的露珠那般在初阳下四处泛着光,似乎在寻着什么。

真是偶遇吗?对面施施然来了他。硬生生把笑声压回肚里,疾赶上几步,对面拦住。薄衫下,胸口急急地起伏,双颊的红晕更浓。

“河边去看看?”吐气如手中的兰草,媚眼如柳梢的游丝。

“刚去过了啊。”他装出一脸遗憾,只是嘴角却藏不住狡黠的笑意。

“再去一次嘛。”犹豫片刻,抛下兰草,一把拉过他的手,腰身一扭。

怎么两双手的手心都有些潮潮的呢?

河畔,无数衣着鲜艳的少男少女们,泼水追逐,嬉笑着打闹。不远处,耕作的老农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双手拄着锄柄,久久地看得出神。直到身后的老伴一声笑嗔,才赧然一笑,两人相对,居然发现对方满是皱纹的脸居然都有些红了。

终于闹够了,年轻人并排躺在草地上,嘴里轻嚼着涩中带甜的嫩草梗,看着流云半晌无言。忽然,两人扭头相视一笑,同时坐起,又拉着手,低着头,在野地里找些什么。

很快,他们发现了目标。每人轻轻折下一支开得正闹的花,互相交到对方手里。两人看着手中花儿,脸色竟变得有些郑重起来。

喧闹多时的河畔不知何时静了下来,除了彼此的心跳,只能听到流水汩汩。

“赠之以勺药——”

曼声吟唱中,这首诞生于郑国溱洧河畔的小诗被收入了《诗经》。

孔子曰:“郑声**”,“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有失中庸平和,过也。雅乐,不知圣人称许的《诗经》开篇《关雎》能否算一篇,“乐而不**,哀而不伤”,欢乐而不失于**,悲哀而不至于痛苦悲伤,再想人家大姑娘也只能自个辗转反侧,可不能动手动脚的。

君子们忙不迭点头,并把范围扩大到了邻国卫:“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礼记·乐记》)

此后两千多年,提及此诗,多执“刺乱”之说,云以讽刺当时政治混乱风俗**佚,朱熹更是斩钉截铁:“此诗**奔者自叙之词。”此**,已非孔子所言之**,直是后世“****”之意也。

但不争气的人也有,连一代强主魏文侯都曾不好意思地说:“我正襟危坐听古乐,常担心听睡去了;而听郑卫之音,再久也不知疲倦。”

学者考证:《溱洧》反映了当时郑国的一种风俗,于三月上巳日,男男女女于水畔涤垢祈福,祛除不祥,正如后世《兰亭序》中的“修禊”。

当代文人赞誉:郑卫之音感情丰富,浪漫奔放,热烈大胆,艺术感染力极强。

人们也从古书中找到了这句话:“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礼》)

至于为什么单单要以勺药——芍药——作为定情之物,从中医的角度猜测,此花以根入药,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阳,尤善治疗诸多如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可能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以之赠情人,也许便是取其药效愿其健康之意。

抑或,赠之以芍药,不过是因为那时节此花正当令,开得最好——毕竟这花标致得很,如李时珍便说“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