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4本 > 第十三章 找准角度 让讲话稿具有可听性(第1页)

第十三章 找准角度 让讲话稿具有可听性(第1页)

第十三章 找准角度:让讲话稿具有“可听性”

谁都希望自己的讲话能够征服听众。不过要当心:当你为台下的听众认真做笔记而暗自得意的时候,有些人可能是在笔记本上练字、画画、编段子。

A。要点提示

所谓角度,即看问题的出发点。如同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事物一样,领导讲话也是通过不同的出发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同一篇讲话,同样的内容,按惯常的写法,正面进入,平铺直叙,当然也未尝不可,但其“可听性”必定要大打折扣,尤其是起草那些需要统一人们思想与行动的稿子,如果总是停留在某种思维定式、某种习惯性表达方式,那就很难写好、写活,听众也会觉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找准角度?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事物认真思考、细心体察、精心选取、灵活运用。只要角度找得准确、精妙,即使同样的工作布置过千遍万遍,听众也会精神为之一振、眼睛为之一亮,认认真真地听下去。

B。基本训练

1。动笔前先想一想:这篇文稿我只能按惯常的套路从正面进入吗?能不能找到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角度?

2。启动你聪明的大脑,不仅从经验、技巧中找角度,更要从对事物的鉴别、对比分析中找角度。

3。可能有一个角度,也可能有两个、三个或更多角度,把它们列出来对比一下,看取哪个角度更能说明问题、更能吸引听众。

4。角度具有排他性。定下一个角度,就不要三心二意,按此角度延展开去,以免出现脉络紊乱。

C。实例印证

[实例一]巧用实景表达见解

让人才登上“主席台”——在全市人才工作暨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应该注意到了,今天会议在主席台就座的,除了主持人和市长、我,就是有突出贡献人才和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代表,按惯例应该坐主席台的其他市领导坐到了台下。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不仅仅是为了体现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尊重,更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抓人才科技工作的一种新理念,那就是:人才至上,科技至上,要让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登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席台”。下面,我就从这个角度谈几点意见:

第一,让人才登上“主席台”,意味着全社会必须尊重人才、善待人才,让人才有位,让人才吃香。一个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社会,才是文明的、进步的、有希望的社会。特别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上议事日程,人才和科技显得越来越重要,人才和科技工作者更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崇和爱护。像今天坐在主席台上的这些代表,多年来他们挥洒智慧,辛勤劳动,无私奉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比如,××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自投资落户以来带领全体员工争分夺秒、加紧建设,首批手机锂电池已于今年5月26日顺利出厂,为我们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建设全国第一个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直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公司有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本人参与起草制订了5项制动器国家行业标准,为公司成功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竹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历经四年多时间,成功摸索出计算机竹键盘生产工艺,打破了传统键盘外壳都用塑料加工的历史,引发了一场用竹子取代塑料的环保型新材料革命。××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企业家,不仅企业经营管理抓得好,而且眼光非常长远,现在正带领公司进军锂电新能源产业。花卉专家××,作为一个普通农民,艰苦创业,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摸索,现已成为全国研植紫薇的领军人物,紫薇节和紫薇广场办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行业的突出人才,他们也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登上主席台都是当之无愧的。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浓厚氛围,让更多的人才从“幕后”走到“前台”,从“台下”走到“台上”,让人才像英雄一样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尊重。

第二,让人才登上“主席台”,意味着要让更多的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会场的主席台是狭小的,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席台”是广阔的。事业呼唤人才,事业成就人才。当前全球正进入一个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人才科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应该说,这些年来各级党政在人才科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人才短缺、创新不足仍然是我市发展的一道“硬伤”,加强人才和科技工作时不我待,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根据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发展的需要,瞄准科技前沿,明确创新重点,根据发展的需要培养和引进急需人才。当前急需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呢?我们急需一批锂电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尽管目前我市锂电新能源产业起步较好,但在当前全国乃至全球都在致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时候,我们光有资源优势还不够,还要有先进技术。如果技术不突破,有再好的资源优势也无法转化、无从发挥。我们急需一批思想解放、善于经营、业绩突出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带领更多企业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转变为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由过去的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技术化生产方式。我们急需一批优秀的城市规划建设人才,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规划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缺乏丰富的学识、宽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和一定的文化艺术涵养,就难以胜任。我们急需一批善于资本运作的人才,包括融资难的问题怎么解决、企业上市怎么运作、资源和资本怎么嫁接、传统企业如何通过重组使资产发挥更大效益等,都迫切需要“操盘手”。我们急需一批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人才,我市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务之急,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批懂科技、善操作、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此外,我们还急需一批优秀的党政人才。作为党政领导,除了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有相应的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驾驭局面的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只会打官腔、没有真本事的不是人才,只会搞形式、不会做实事的不是人才,只是老实听话、工作平庸无为的也不是人才。所以,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奋发成才,千万不能漂浮不实、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包括讲话,都要讲有水平的话、管用的话、懂行的话,千万不能会上说空话,对上说假话,对群众说官话,工作上说外行话。

第三,让人才登上“主席台”,意味着各级干部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有效的措施,做好育才、引才、用才的各项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育才、引才、用才仅仅口头上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眼光、有办法。实事求是说,有些领导同志在这方面是做得不够的。比如,有的同志对全球性的产业之争、人才之争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殊不知错过一个人才,就可能影响一个产业、贻误一方发展。

有的虽然意识到了人才科技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鼠目寸光,重视了“乡土人才”的培养,而忽视了高端人才的引进,缺乏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远见卓识和雄心壮志。有的对高端人才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认为他们“高不可攀”,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开始破题,急需引进而且也具备了引进高端人才的基本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障碍。我们在抓人才科技工作上,既要“就地取材”,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使用,又要“无中生有”,把急需的人才引进来;既要培养一大批能工巧匠,提高劳动者的整体技能,又要“贪大求洋”,大力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在引进人才的问题上,我要专门强调一下柔性引才的问题。因为我们毕竟是内陆城市,目前的财力及配套条件还难以大规模引进大批高端人才,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不惜重金,有计划地引进一些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因时就势,实行“柔性引才”机制,打破地域、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采取兼职、挂职,人才租赁、技术合作、项目开发等办法灵活引进,畅通聚才引智的“绿色通道”。包括与民间团体、著名大专院校进行人才交流合作,与专家教授建立起长期的协作关系,使高校的专家教授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智囊团”。要鼓励区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项目和课题招标承包、短期或弹性聘用等方式引进国内外智力,推行研发项目招标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快高新技术人才聚集。

第四,让人才登上“主席台”,意味着全社会都要向人才看齐、为人才服务,当好人才强市、科技兴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各级党政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真正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措施上落实“人才是第一资源”,真正把做好人才工作、推动科技创新作为事关经济前途命运的大事,摆上议事、谋事、干事日程。对人才和科技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一抓到底。要高度重视科技部门的班子建设和科研机构队伍建设,从经费、编制、办公条件等方面大力支持科技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工作,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必要条件。各级组织人事和科技部门的同志,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以科技兴市、人才强市为己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人才的发现者、培育者、保护者,当好科技创新的宣传者、践行者。对市委、市政府关于人才科技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细化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领导同志一定要有爱才之心、用才之道,既要着力培育有利于人才辈出、才尽其用的社会土壤,又要着力营造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要打破那些扼杀个性、埋没人才的“潜规则”,对那些有专长、有能力但又存在某种性格缺点的人才,只要他思想本质没问题,只要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就要大胆使用,不能求全责备。要宽容失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都是开创性的工作,既然是开创性,就肯定会有风险,每一个重大成果的取得,往往都要经历多次失败和挫折,如果一出现失败就泼冷水、一棍子打死,那就永远出不了成果。

同志们,人才注定成为时代的宠儿、事业的中坚,未来登上经济社会发展“主席台”的,必将是、也必须是更多才华出众、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才搭好“台”,让科技唱好“戏”,收获更多的创造、发展之果!

[实例二]从思想理念上切入

关于思想理念上的几个“不等式”——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一季度的工作,应当说有了好的起步、好的变化,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良好开端”“两个初见成效”和“一个危险”。

“两个良好开端”:一是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县区、市直各单位认真开展了发展环境整治工作,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建立健全了有关制度,一段时期干部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得到了初步遏制。二是通过整顿干部作风,各级干部思想作风有了新的变化。一段时期内少数干部中存在的不守纪律、不讲效率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也得到了初步遏制,机关形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两个初见成效”:一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初见成效。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心城区“脏、乱、差”的现象有了初步改变。尽管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恰恰是这些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小事,你给他解决了,老百姓就很高兴。二是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市委、市政府把“兴工强市”作为主战略,今年以来加大了主攻工业和招商引资的力度,现在主攻工业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了,前来考察和洽谈项目的客商也明显增多了,而且有一批项目已经签约,前景看好。

“一个危险”,就是落后掉队的危险。对于一季度的工作,应当充分肯定,但是打开门来和人家一比,我们真是坐不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等几个主要指标的增幅,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我们不能自满,而要奋起直追。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刚才市长都讲到了。我要强调的是,今年的工作特别特别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做,努力做,快速高效地做。为什么?因为今年是换届后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对新班子拭目以待,如果我们没有大作为、新作为,工作老是落在人家后面,不仅自己脸上不好看,老百姓还会对我们失望。这就注定了我们必须咬紧牙关、负重拼搏,抓紧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件事。下面根据干部队伍思想和工作实际,讲讲应该确立的几个“不等式”:

一、实事求是≠低速度、慢慢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