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四合院开局认亲傻柱 > 第37章 韦东毅的笑容转移术笑容从来不会消失只是转移了(第1页)

第37章 韦东毅的笑容转移术笑容从来不会消失只是转移了(第1页)

易家屋里瀰漫著一种奇异的香气。

生蚝刚被码上蒸锅,浓烈的、带著海水咸腥的气息便霸道地席捲开来,瞬间充斥了整个中院。

这不同於寻常的饭菜香,带著一种原始海洋的粗獷,引得院里各家各户都忍不住探头探脑。

韦东毅端著一大盆刚刚在蒸锅里张开了“嘴”的生蚝,快步走出厨房。

屋外,易中海已经点燃了那个用旧铁皮桶改成的简易炭炉,红彤彤的炭火映照著他的脸。

韦东毅在小马扎上坐下,將肥美的生蚝一个个摆在铁丝网上,开始了今晚的主打节目——炭烤生蚝。

铁丝网下的炭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生蚝壳里的汁水被高温逼得滋滋作响。

韦东毅用一个小刷子,仔细地將自己先前调好的蒜蓉酱料均匀地涂抹在每一块白嫩的生蚝肉上。

蒜蓉酱一遇热,霸道而浓郁的蒜香立刻被激发出来,强势地混合在原本的海腥味中,形成一种更加诱人、更具侵略性的复合香气。

这独特的香味像长了鉤子,立刻把院里玩耍的孩子们吸引了过来。

他们围在炭炉边,好奇地盯著铁丝网上“滋滋”冒泡的贝壳,小鼻子不停地吸著,眼睛里满是探究和馋意。

这味道对他们来说太新鲜了,闻所未闻。

儘管这香气浓烈,但除了蒜味,孩子们暂时还闻不出其他更复杂的滋味,纯粹是图个热闹和新鲜。

蒜香越来越浓烈,仿佛在空气中凝成了实质。

终於,中院西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傻柱兄妹也循著味儿走了出来。

傻柱双手抱臂,站在韦东毅身后几步远,抽了抽鼻子,眉头微挑,目光落在那盆浓稠的酱料上。

“嘿,兄弟,”傻柱开口,带著点厨子特有的探究劲儿,“你这蒜……怎么调和的?味儿有点意思啊,跟平常咱用的蒜泥不太一样。”

他这鼻子確实灵,常年浸润在油盐酱醋里,对味道的变化异常敏感。

那酱料里似乎有种难以言喻的鲜甜底蕴,不同於纯粹的酱油咸香,也非味精的直白鲜味。

韦东毅手上动作没停,心里却念头飞转。

他之前用了蚝油和微量鸡精提鲜,这在六十年代初的四九城,绝对算稀罕物。

蚝油虽在晚清已有,但主要在南方沿海流传,北方並不常见。

傻柱学过谭家菜,谭家菜讲究“食不厌精,膾不厌细”,或许……

“哦,”韦东毅状似隨意地回道,“在塘沽海边,有个老渔民送了我一小罐自己熬的『海產油,说是煮海货时提味儿的。我就加了一点进蒜泥里。”

他用了更模糊的“海產油”而非“蚝油”直接点明。

“海產油?”傻柱琢磨了一下,隨即恍然,“哦——!是不是类似南边『李锦记那种牡蠣熬的油?那玩意儿金贵著呢!做大锅菜可捨不得放。”

他竟然知道李锦记蚝油,印证了韦东毅的猜测。

“对对,可能就是那东西吧,我也不太懂,反正是人家送的。”韦东毅含糊其辞,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傻柱见韦东毅不愿多谈蒜蓉酱料,也不追问,转而兴致勃勃地聊起了海边:“说说,塘沽海边啥样?你这些个宝贝真是退潮捡的?”这正是韦东毅想要的引子。

“那可不!”韦东毅声音提高了几分,確保左邻右舍都能隱约听见,“海边那叫一个富饶!早上天蒙蒙亮,海水哗啦啦退下去,沙滩上、礁石缝里,全是好东西!你们知道啥叫退潮不?”

傻柱老实摇头:“听说过,没见过真章儿。”

院里围观的邻居们也大多一脸茫然。

这年头,交通不便,院里大部分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可能就是京郊,对大海的印象只停留在想像和画片上。

韦东毅也懒得科普潮汐原理,简洁明了地总结:“简单说,就是海水暂时退走,露出来一大片滩涂。我这些东西啊,”

他指了指炭炉上的生蚝和屋里的盆盆桶桶,“就是找了几个当地的小孩,一人给了几颗大白兔奶,他们欢天喜地帮我捡的!什么鲍鱼、海参、大螃蟹、大龙虾,满地都是,捡都捡不完!你们猜怎么著?在人家当地,这都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勉强入口的东西,我拉回来,纯属图个新鲜,尝尝海味儿!”

“鲍鱼?!”傻柱的眼睛瞬间亮了,像发现了宝藏,“兄弟,你真有鲍鱼?谭家菜里就有好几道拿手的是做鲍鱼的!那玩意儿讲究火候和汤头!要不……你拿几个出来,让我给你露一手?保管让你尝尝正宗的官府菜味儿!”

他搓著手,厨子的癮头被彻底勾了起来。

韦东毅心中也意动,谭家菜的名头太响,他也想见识见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