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过节这段时间,大儿媳妇不知道去哪弄回来的黑白电视机。
孙子孙女都爱看。
换到闻济青这里,也是一样逃不过的。
小孩子都喜欢新鲜玩意儿。
徐老爷子调了个闻济青可能感兴趣的频道,和闻济青解说。
“外祖,为什么方框里的人会动啊?这就是电视机吗?”
“你知道电视机?”
“妈妈之前在商场的时候,有人问她要不要买电视机,她没有买。”
“为什么?钱不够。”
“妈妈的钱是够的,”闻济青解释,“但是她不想买。”
“你喜欢电视剧吗?你要是喜欢,上外祖这儿来看。”
“对啊,济青,你要是喜欢电视机,上我们这儿来看!”小英大方说,大舅妈也跟着道。
“到时候来我们这儿看!”
客厅里坐着徐老爷子,大舅妈,还有大舅妈的女儿小英。
扎着麻花辫,白白净净的一个小姑娘,瞧着就有股灵动的劲儿。
听到门铃,第一个起身冲过去开门。
“堂哥!嫂子!你们回来了!快进来!”
小英盯着柯念辞不眨眼,“嫂子好漂亮啊!堂哥真是有福气,能娶到这么漂亮的媳妇!济青也好聪明,爷爷说济青已经开始学俄语了!好厉害!”
小英是真羡慕闻一舟,运气可太好了,能娶到柯念辞这样的媳妇儿。
之前还有人说嫂子不好,逼婚堂哥,堂哥迫不得已娶了个乡下的女人,失去了一大助力,还说堂哥不如娶个门当户对的女人,这样对事业上好歹也有帮助。
小英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见过不少邻居,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哥哥下乡后娶了乡下时候的情人,在乡下时感情如胶似漆。
到了城里以后,夫妻之间逐渐产生矛盾,思想观念不合,乡下来的嫂子们大多都没怎么读过书,很多连大字都不识一个,有些想关心关心晚辈的长辈问读过哪些书,只能尴尬的搓手,不怀好意的长辈刻意刁难,也只羞红了脸。
这些是脾气好的。
脾气不好的,好的坏的全都当作奚落,在家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家里面乱得很。
小英看着心里不舒服,觉得画面很刺眼。
一样的性别,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明明领袖都说过了,劳动的妇女最光荣,不明白这些有什么好比较的。
所以当初对于堂哥也从乡下娶了个媳妇儿来的事儿,小英不做过多评价。
如今相处下来,小英觉得这个嫂子人还是挺好的,生出来的儿子也很好玩,很聪明。
小济青跟她和小顺这样的人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