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你添,我的钱是够的”
“行!”
第一天探清了路子,后面几天就就算没有闻一舟的陪伴也好多很多。
两周的时间,柯念辞几乎走遍了深市每一个角落。
赚钱人的心就是这样的,不放过一丝一毫发财的机会,前几年赚的钱柯念辞投了不少到深市这个地方,还花钱雇了一个代理人,了解深市最新发展规划,有变化就通知她。
闻济青跟在柯念辞旁边学习摸索,不觉得无聊,但也没多感兴趣。
来了深市,他平日里的学习就暂停了两周,柯念辞只让他带了一本书,励志少年·闻济青在火车上就看完了,在深市这边的书店看到了感兴趣的书,买了几本。
买的几本书都兴高采烈带回燕京,宝贝似的珍藏起来。
柯念辞私下和闻一舟感叹:“也不知道这孩子是随了谁,这么喜欢学习,我想他这么大的时候可没这么喜欢读书吧。”
闻一舟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
柯念辞:“随你?我都没见你怎么读书。”
闻一舟:“我读的书可不少,只是你刚好没有看到罢了。”
“吹牛不打草稿,要随也是随我。”
柯念辞在文学方面的创作随着不断壮大的生意暂时停笔。
《荷香文学》的编辑是最伤心的。
柯念辞作为新生代极具潜力的作者,写下的书在社会上反响剧烈,影响了不少同志,还收到了上面的表扬
《荷香文学》作为作品首发刊物,知名度随之大大提升。
柯念辞不发文了,他们还专门怕人上门探望,生活上抑或是其他反面的问题,他们都能够帮忙思考解决办法。
很可惜,都不是这些方面的问题。
“我能够出名不过是一时侥幸,有很多i我厉害比我跟出名的作家,他们写的东西也很不错,编辑你们可以多看看!”
“啊?为什么不写了呢?”
“可能是因为最近几年没什么灵感吧,要是有灵感,或者我写出新书了,一定还是首选《荷香文学》!”
编辑一问,柯念辞就说这几年没灵感。
编辑咬牙切齿,却不能拿刀架在柯念辞脖子上,逼迫柯念辞写,只能泪眼朦胧回编辑部交差。
柯念辞从深市回来以后,到处考查选址,不断扩大自己的生意,从一开始的每天早上出去中午回来,到后来的早上出去下午回来,再到后来的早上出去快要天黑回来。
生意越做越大,钱挣得越来越多,只是家里面某个人越来越幽怨。
“不知道,我今天从早到晚上了一天的课,现在还在写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闻济青抬头,比肩一点没停,“我回来的时候就看到爸爸坐在沙发上,什么话都不说,我问一句他答一句。”
“爸爸不是一直是这样的吗?”
闻济青的课越排越多,柯念辞请的基本都是燕京大学的老师,有讲师,也有大学生,闻济青文科方面悟性很高,但是,他更喜欢理科,这方面更是超出一般人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