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动容的是,一封尘封七十年的情书重见天日??
>“亲爱的婉清:
>你说你不该考大学,因为你是个女孩。可你知道吗?你在考场写下答案的那个早晨,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若这世间不容你展翅,我愿做你翅膀下的风。
>永远爱你的明远”
寄信人早已离世,收信人“陈婉清”经查证,曾是西南联大数学系唯一女生,毕业后被迫返乡务农,终生未嫁。
林小禾派人寻访其后人,最终在云南大理找到她唯一的外孙女。女孩接过情书复印件时,久久无言,最后轻声说:“外婆从不提过去。我以为她只是个普通农妇……原来她也曾被人这样爱过。”
当晚,她在社交平台发文:“原来我的血脉里,流淌着一位数学家的梦想。”
此类故事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意识到:遗忘不仅是删除,更是系统性的遮蔽。而“她谱”所做的,正是掀开那层厚重的历史幕布,让光透进来。
与此同时,“时间信箱”的准备工作进入倒计时。
十万个陶罐已全部定位,分布在全国二十八个省份。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一次信号测试,确保2034年春分那一刻,所有芯片同步激活,自动上传内容至云端数据库。
林小禾受邀参与启动仪式。现场大屏显示地图,每个光点代表一个埋藏点。当镜头切换至云南怒江畔那棵海棠树时,她忽然想起母亲日志里的最后一句话:
>“若有一天世人皆知女子亦有历史,请代我笑看春风。”
她走上台,按下启动键。
刹那间,全国三十座城市同步点亮灯光装置??以“她”字为原型的艺术雕塑缓缓升起,配合全息投影,播放百年来中国女性的真实语录片段:
“我要读书!”??1903年,秋瑾
“女人也能开火车!”??1950年,新中国第一位女司机田桂英
“我不是弱者,我是战士。”??2020年,抗疫护士李文娟
“我的名字,我自己写。”??2030年,夜校学员赵阿妹
声浪如潮,席卷夜空。
回到总部当晚,林小禾收到一条特殊申请:台湾陈佩兰女士希望将自己的毕生收藏捐赠给“她谱”图书馆,其中包括沈云岫亲授讲义、民国女学生作业本、以及一本从未出版的手稿??《女子心史》。
随信附言:“这些不是文物,是心跳。请让它们继续跳动。”
她当即批复接收,并安排专人赴台交接。同时决定,将“落笔堂”扩建为“她谱纪念馆”,永久陈列这些承载百年女性精神的物件。
就在一切看似顺遂之时,意外再度降临。
六月中旬,贵州传来急讯:桐木坪小学旧址附近发现大量可疑挖掘痕迹,疑似有人试图盗掘“时间信箱”预埋点。
林小禾连夜赶往现场。当地警方已封锁区域,但铁盒已被撬开,部分资料丢失。所幸核心存储芯片尚未取出,因设有生物锁,需林小禾本人指纹才能开启。
她蹲在坑边,看着散落一地的纸屑,心如刀割。这些是六十年前母亲亲手收集的妇女口述记录,有些甚至带有血迹。
“是谁干的?”她问。
警察摇头:“监控拍到一辆无牌面包车,但人脸模糊。不过……我们在附近发现了这个。”
递来的物证袋中,是一枚铜书签,背面刻着四个字:“薪尽火传。”
林小禾瞳孔骤缩。
这是仿制品。真品仍在“无名墙”上方静静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