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报纸编辑学著作 > 第四节 标题的生动与读者注意(第3页)

第四节 标题的生动与读者注意(第3页)

一些新闻本身就具有轰动效应的特质而吸引受众的眼球,如“神舟飞船”上天、诺贝尔奖揭晓、世界体育竞技夺冠或爆冷门等新闻,特别是关于严重的突发性事件如流血冲突、飞机失事、恐怖爆炸或地震洪水、海啸飓风等自然灾难,报纸的标题都不需如何费力,仅做一般性的提示也能吸引读者,因为这些新闻本身的内在刺激性就较强。

但类似的新闻毕竟不是每天都发生,报纸的日常报道仍然多为一般性的新闻,而这些新闻对普通的读者来说,有的内容并不怎么感兴趣。为了让标题能够引领新闻进入读者的眼帘,编辑常常在制作标题时别出心裁,跳出平常的用语视野,运用各种手段,选取一些令人感到惊异的语言来刺激人的神经,制造卖点给人一种震撼或是意外,如报道某种比赛,标题中常冠以“大决战”或“大比拼”、“大鏖斗”。一个“大”字首先就让人怦然心动,产生对新闻欲罢不能的心理。即便有的新闻价值较普通,一些报纸也注重在标题上吸引人眼球,成为屡试不爽的“杀手锏”,如:

(a)

八旬翁看电视赞靓女吃醋老伴打掉满嘴牙

(b)

甲A 12老板奉命“三陪”

(a)标题恐怕会让人大吃一惊,怪罪老伴下手太狠。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不仅仅指个人自身爱美也包括爱别的美的事物,八旬翁从电视上看到漂亮女孩赞美几句也是人之常情,并非就是“非分之想”,其老伴竟因此把他的满嘴牙都打掉,这岂不是太过分了?读者肯定想赶忙看个究竟。读后方知,被老伴一巴掌打掉的“满嘴牙”,原来是装的是假牙。假牙也是牙,这里并非随意夸张,读罢新闻读者会放下心来释然一笑,这则标题连同新闻,都完成它们的使命实现了其价值。(b)标题乍看也会令人大惑不解,因为“三陪”的概念通常是和色情相连的,要受到社会的鄙视谴责,足球甲A俱乐部的老板们都是些名人,竟敢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去光顾而且还是“奉命”?这个卖点即刻会引起读者对新闻的浓厚兴趣。原来,所谓的“三陪”是指这些老板在国足冲击世界杯外围赛前夕和球队教练、队员一道陪训、陪行、陪赛,以表示支持与激励;所谓“奉命”是指中国足协对这些老板们的邀请。标题如此巧妙地“移花接木”,就是利用了读者的好奇心理。如果照实标为“球队老板随队训练征战”之类,必然逊色多了。

利用人们熟悉的一些事物来入题,往往也能达到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如广西到重庆招商引资与该市企业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这种经济新闻若按惯例标为“我市与广西签订了一批合作项目”,那就非常普通难以引起一般读者兴趣。当地一家报纸独具一格地标为《“刘三姐”来渝招亲》,标题便很有卖点了。因为刘三姐的故事家喻户晓,“招亲”一语也十分抢眼、熟悉,读者对标题饶有兴味,自然也会怀着愉快的心情去阅读新闻。目前电脑、手机新媒体的普及,人们读报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少了,如果在标题上出现一些他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也能吸引他们的关注,如下面的标题:

(a)

2013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

昨晚我省北部普降瑞雪高速路段个别暂封

(b)

美少女,东航喊你们去开飞机

东航首次在江苏招收5名女飞行员,昨体检细到了牙齿指甲盖

(a)标题跳到读者眼帘,许多人无疑会不由自主地哼起著名歌手刀郎演唱的流行全国的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其第一句就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b)标题也吸人眼球,标题的主题仿自网络中曾流行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语,让人会心一笑,感到亲切、熟悉且诙谐,尤其是年轻人会觉得有意思而进一步去阅读。当今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新闻选择的渠道也广泛多样。在新闻市场上,报纸外有电子媒体和新媒体的压力、内有兄弟报纸的争夺,各报以追求标题吸人眼球的轰动效应来增强竞争,有其现实性、必要性。当然,这种追求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需顾及新闻的真实性及导向性,否则有可能“剑走偏锋”,引起误读或不解,这在后面将提及。

四、以审美韵味使标题生动

标题是业务也是艺术,说它是业务是就一般意义而言,新闻都要有标题,其制作要合乎具体、准确、简洁的要求。说它是艺术是就其特殊意义而言,即指它具有鉴赏韵味,能拨动人的心弦,掀起情感的涟漪,展开联想的翅膀翱翔于五彩缤纷的审美天地中。“‘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5]不少报纸标题不光传达信息,也以一种审美韵味来引起读者关注,如下面几个关于足球韩日世界杯的标题:

(a)

法国队惨遭“滑铁卢”

高卢雄鸡的悲哀

(b)

法国军团惊现滑铁卢一代王朝灰飞烟灭

别了,卫冕冠军

(c)

法国上演“悲惨世界”

卫冕冠军一球未进遭淘汰

(a)(b)标题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带有浓郁悲剧意味的“滑铁卢”,将人的思绪牵回到了在1815年6月著名的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此兵败没落的情景。而雄居世界足坛、赛前被众人看好的法国队,竟然在小组赛中就被弱队斩落马下,风光无限“高卢雄鸡”球队的这般下场,确似足坛的“滑铁卢”,让人感到悲哀。特别是后一个标题中的“别了”,足令人为这支过早离去的球队生发感慨,唏嘘,直让人升腾一种情思悠悠的审美心绪。(c)标题套用了19世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的书名,而拥有众多球星、且又是上届世界杯冠军的法国队意外地提前出局,正是这届世界杯开赛以来上演的最大一出“悲剧”,这的确让人惋惜不已。这几个标题的审美韵味,也正是读者细细品味新闻内容的良好开端。《人民日报》在奥运会的报道中常制作出许多诗意盎然、具有审美意味的标题,如描述我国运动员在举重、体操、跳水等项目中夺冠的情形更显精彩,其中的引题分别为:

一啸惊天英雄气 千钧撼地王者风

鹏翔南海万国晴 璇耀北斗千里黯

绿映新妍别样红 庞舞瑶池绝世惊

这些采用我国传统的七字对仗形式,或奔泻豪放,情感浓烈,恰似一派大江东去的壮美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或隽永精致,清新悠扬,宛若一幅小桥流水的优美图景,给人一种微风拂面般的欢愉。它们都**起读者心中的涟漪,给人艺术般的美的享受,读者还会从中了解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比赛项目。

对标题的欣赏趣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的某种审美心理趋向。博大精深、底蕴厚重的中国文化为制作审美性的标题提供了广阔天地,尤其文学瑰宝古典诗词,凝练精粹、概括鲜明,有的富有哲理,几字便展示一个生动的形象,或表达一种发人深省的思想,或勾勒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我国报纸的标题前身——类题如《皖公山色》、《鸳湖渔唱》、《西湖棹歌》、《禁苑秋声》等,就极富缱绻淳厚的诗情画意,它们可以当古琴乐的曲目,也可作山水画的题款。标题的发展一直借助古典诗词的营养滋润,即便今天最现代化的标题,也常将名诗佳句直接引用或变换运用,或仿其格式来创造出一种标题美,表现出文学性的审美韵味,这常成为当代报纸常用的编辑手法。

追求标题的审美韵味,各种修辞手法诸如比喻、借代、对偶、反复、排比、回环、拈连、呼告、反语、设问、双关等等都是表现手段,常能使一些本来是严肃题材的新闻,在标题上变得“一脸笑靥”讨人喜欢,前面提到的《“刘三姐”来渝招亲》即如此。这同现实也相符,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正襟危坐、古板严肃的人敬而远之,难以亲近。面对谈吐诙谐、爽朗活泼者则让人倍感亲切、无拘无束,因而人们常用“笑一笑,十年少”的话来劝慰人轻松欢快或自我宽松。新闻标题也应当这样生动,从而给读者带来笑声,令其产生美感愉悦,同时增添对新闻的阅读兴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