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长规划学校发展 > 二学校发展规划现状(第4页)

二学校发展规划现状(第4页)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解决教学场所、办公场所和生活设施中存在的不足,努力建设好图书信息中心、实验中心、艺体教育中心、学生社团活动中心等专用教学场所,及时更新教育技术装备,并加强管理,满足学校发展需要。重视师生生活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国际部综合楼”服务师生的功能,努力解决师生生活困难。

——加快校园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认真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硬件设备更新的步伐,切实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配置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平台,实现学校办公管理自动化、教学管理自动化、通信管理自动化。

(七)特色建设:一体多翼的“大成策略”

学校特色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学校的特色建设,形成了较有影响的特色项目,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0年,我校被确定为省级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以此为契机,我们将全力推进“一体多翼”的学校特色建设策略:“一体”即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体,“多翼”即以拔尖创新试点班的课程建设、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教育国际化发展等为支撑,努力培养“多元优质发展”的“大成人才”,打造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推动学校全面质量的提升。

1。规划目标

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创新教育的目标,加强创新型课程建设和生态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平台,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将来成为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措施

(1)完善有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前瞻性办学思想,多方论证,群策群力,完善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有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创造更显著的业绩。

(2)建设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要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的教学改革,整合国家课程资源,重点开发人生规划、团队领导、创业设计、国学基础、科技创新等类型的校本课程,构建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创新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

(3)探索有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生态体验德育的研究与实践,结合人生规划课程,指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探索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智慧课堂”教学方式,倡导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学科竞赛的辅导与训练方式,发展终身学习和高效学习的能力;探索开展科技活动及课题研究的方式,提供学生科技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加强课程基地建设。以省级课程基地——“生态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带动各学科课程基地的建设。加强课程实施载体建设,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样化的学习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把基地建设成为有特色、有影响的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成果示范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国际国内交流中心。

(5)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制定教育国际化的近期和远景规划,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强交流,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协作关系,通过派遣老师交流培训、学生交流等形式,拓展教育国际化领域;建立有国际视野的领导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

[1]陈廷柱。学校发展规划与管理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4):61-63。

[2]Strona。QualityAssuraion:PlasandPerformaors,tIssues[D]。Uy,1993:6。

[3]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2):81-82。

[4]BrentDavies&LindaEllison。SchoolDevelopmentPlanning。LongmanGroup。UKLtd,1992:7-41。

[5]徐承博。发达地区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纲领及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4。

[6]陈如平。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3(6):18-20。

[7]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学校发展规划(指南)[Z]。2001(3)。

[8]陈建华。如何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SDP项目及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4(4):61-65。

[9]TonyBush&Mariannean。LeadershipandStrategiagemeion[M]。London:PaulPublipany,2000,pp。68-78。

[10][美]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续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7。

[11]楚江亭。学校发展规划:内涵、特征及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8(2):82-83。

[1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10-14。

[13]李家成。校长生命成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展开[J]。思想·理论·教育,2003(5):20-23。

[14]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C]。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32。

[15]姜男。英国学校发展计划概览[J]。中小学校长,2012(11):68-70。

[16]李家成。论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28。

[17]李家成。论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变革中的价值实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6):28。

[18]楚江亭。关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26。

[19]陈如平。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3(6):19。

[20]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http:。sdz。。xxgkSho?ArticleID=1359,2014-07-1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