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长如何规划学校发展目标 > 二学校发展规划现状(第1页)

二学校发展规划现状(第1页)

二、学校发展规划现状

(一)基本理念

学校发展规划的中心理念,主要包括:其一,以学校的现实状况为基点,克服“左”与“右”的思想影响;其二,注重“内在发展”“自下而上”“可持续发展”;其三,广泛参与,在每一个阶段都应有上级主管部门、社区代表、学校管理者、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媒体代表、学生代表等的声音,做到群策群力;其四,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合理、公开;其五,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集体反思、讨论和改善;其六,在制订、实施和评价学校发展规划的每一个环节,要高度重视每一位成员自身所具有的实践知识、个人知识和本土知识;其七,重视潜在的各种机遇与威胁;其八,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考虑到社会、社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17]

(二)主要内容

学校发展规划应包括三个部分、四个方面的内容。三个部分是: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学校发展规划的三个构成部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总体发展规划决定着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发展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要服从于总体发展规划,同时又影响着总体发展规划;校园发展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总体发展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总体发展规划、课程和队伍建设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学校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展望、发展要素确定和保障系统设置。现状分析是对自身所具有的基础、问题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明确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重要的特色是什么。发展目标展望是陈述学校在某一时段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程度,也就是要办成什么性质、什么类型、什么水平的学校,也即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确立大家共同认可的学校目标。发展要素确定是规划的主体部分,即学校选择要重点发展的若干项目及其领域。保障系统是指为服务于发展目标和发展要素而需要提供的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及其相关的学校制度设置。[18]

有研究者指出,学校发展规划是指一所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它包括:确定社区未来三至五年对学校的需求,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学校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行动计划和措施。[19]

案例分享

江苏省某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节选[20]

一、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坚持优质特色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把学校建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品牌高中。

2。育人目标

培养“人格健全有智慧,勇于创新有能力,全面发展有特长”的高素质人才。

二、规划目标与实施措施

(一)学校文化:一核多元的“大成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特色最集中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规划目标

围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理念,以“厚德、明理、笃行”的校训为核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方面,丰富“大成文化”的内涵,打造特色品牌,使学校成为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文化特色学校。

2。实施措施

(1)不断提炼“大成文化”的内涵。充分挖掘“千年学宫,百年丹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校史和传统文化的整理,通过对“大成文化”的深层次解读,凝聚丹中精神,发扬优良传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体现“文化传承与思想引领的统一、氛围熏陶与内涵滋养的统一”。

(2)强化“大成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校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开办“大成讲坛”,发挥优秀校友的激励作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大成文化”的育人功能,鼓励师生开拓创新。

(3)加强“大成文化”的宣传。加强学校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经验,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将“大成文化”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中,围绕“大成文化”,提升校刊、校园网的质量,增加学术含量,发挥育人功能。

(4)构建和谐进取的精神文化。不断推进“校风育人”工程,通过“一训三风”的宣传与学习,引导师生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

(5)优化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确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健康成长,使学校各项制度规范、科学,适应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6)打造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挖掘笔架山和砚池千年办学的历史文化底蕴,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创设各种文化设施,打造布局合理、格调高雅、大气灵动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素养。

(二)学生发展:一线多维的“大成路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追求。关注学生发展,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规划目标

以育人目标的达成为主线,进一步丰富载体,完善网络,健全制度,从道德成长、习惯养成、人格发展、社会适应、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多维展开,以思想引领、情感陶冶、实践体验、活动养成等形式多维推进,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2。具体措施

(1)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从起始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高中生活,规划人生。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综合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指导、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心理指导、社会适应指导等,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2)深入实践“生态体验式自主性德育”。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适应指导;强化自主管理,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礼仪和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完善德育网络,加强德育的学科渗透;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做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

(3)加强学业指导。通过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诊断和指导,指导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为学生在升学考试、专业选择上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