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1)课程作业 > 第一节 就业形势及其影响(第1页)

第一节 就业形势及其影响(第1页)

第一节就业形势及其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和人事制度改革、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对积极稳妥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就业工作的关系

在就业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其中的有利因素和客观存在的困难,及其对就业工作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遇到困难从容应对。

(一)就业形势对就业工作的影响

就业形势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其对就业工作的影响也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

1。就业形势对国家就业政策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毕业生就业的整体工作都是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开展的,国家必然依据就业形势来调整有关政策,以便有效地配置毕业生资源,缓解就业压力,使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力量相对薄弱,毕业生远不能满足需要,国家就采取统包统分的政策,将有限的毕业生资源分配到经济建设急需的岗位上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市场已成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最有效途径,国家就通过出台政策等手段千方百计建立和培育人才市场。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一些领域已经不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生,部分专业就业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及时出台政策,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例如,推行“三支一扶”计划、允许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将户口留在大、中城市、对到西部边疆工作的毕业生给予鼓励等措施,都已经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2。就业形势对学校工作的影响。学校会根据就业形势调整招生数量、专业设置、就业政策、就业工作等的重点。例如,学校会尽力发展社会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限制没有就业前景的专业,以减轻就业压力。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学校会在需求信息的“量”上下功夫,努力取得更多的需求信息,使毕业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在就业形势较好情况下,学校会在需求信息的“质”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用人单位的量,使毕业生到较好的单位就业。

3。就业形势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的影响。毕业生会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身的期望值,就业形势好,工作好找,就业期望值就相应会高一点,找工作时就会挑剔一些;就业形势差,工作不好找,期望值就会低一点。一般情况讲,就业形势好,毕业生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毕业后即就业的人数就会增加;在就业形势差的情况下,毕业生不容易找到就业单位,一部分毕业生就会暂时躲避就业矛盾,推迟就业时间,考研人数就会相应增加。

4。就业形势对用人单位的影响。用人单位会根据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用人政策。就业形势好的时候,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一些用人单位就会降低进入标准,或者通过提高待遇的方式吸引毕业生;就业形势差则直接表现为用人单位缩减进入计划,使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一些用人单位会借机提高对毕业生的要求,降低毕业生就业后的待遇。但也有一些有眼光的用人单位会借助就业困难的机会多接受毕业生,以储备人才。

(二)就业工作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就业形势对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就业工作也会对就业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就业工作中的各方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就业形势施加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改变就业形势。就业工作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具有正反两个方面,若各项工作从实际出发,措施得当,就会改善就业形势;若工作不切实际,措施不得当,无大局意识,就会使就业形势紧张。

在就业形势较差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就业工作服务,从各个方面消除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合理引导毕业生流向,将毕业生资源尽可能合理配置,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形势。同时,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也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从宏观上看,同时期的毕业生面临着相同的就业形势;从微观上看,对于毕业生个体来说,由于各个人的自身素质不一样,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不一样,所面临的环境不一样,所面临的就业形势也就不一样。毕业生积极调动相关有利因素去应对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就会缓解就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形势。

二、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

(一)就业市场渐趋饱和状态

1。扩招后毕业生就业进入高峰期。目前,高等教育在我国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从而使更多的学子能受到高等教育,这一举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取得重大成效。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在近几年内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给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就业成为民生之本。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都高度地重视。几年来,国务院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发出专门文件,进行统一部署。中央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组织部门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连续发出多个文件,明确分工、明确要求、明确责任;人事部门在做好毕业生接收工作、建立就业见习制度、完善人事代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创业培训、维护毕业生权益等工作;共青团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财政、公安、民政、工商、银行等部门也按照职责分工,多种形式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高校也普遍实施了“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而使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出现新的格局。

2。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3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这一数字一方面显示了我国高校扩招带来的成果以及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小张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她说,在工作过程中显得十分疲惫,这是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人家一看你高校应届毕业生,立刻就对你没什么兴趣了。”小张只好改变自己原先设计的策略,文笔非常好的她现在初步找到一家报社的校对工作,并已经开始实习。

王献也是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现在他几乎跑遍了郑州所有人才招聘市场。他说不愿意回落后的家乡工作,为了他读完大学,家里几乎花光了全部的积蓄,以为自己大学毕业后能在大中城市找到好工作,然后可以让家人有尊严。可现在却觉得没脸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王献显得痛苦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郑州这么大,却容不下我一个人?”他去过无数人才招聘市场,却很难找到适合他的工作,主要是用人单位多数想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

高校毕业生刘晨的想法代表了一些人的想法,他说,如果现在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难,不行就先考研,充实自己,边学习,边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经验,为更好就业做充分准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