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一三二章 离山驿站(第2页)

第一三二章 离山驿站(第2页)

就在此时,郑亲王迈步而出,锦袍华贵,神色坦然:“老夫愿试。”

全场屏息。

慕婉柔微微颔首,请他登台。

郑亲王站定,面对铜镜,缓缓开口:“吾忠于皇室,从未有二心,亦未勾结外臣,图谋不轨。”

话音刚落,左镜依旧清明,右脉初时平稳,可当“图谋不轨”四字出口,横梁突然发出尖锐啸叫,如同利刃划破铁板!紧接着,右镜血光迸现,脉线如惊蛇乱窜!

“伪言!”慕婉柔厉声喝道,“你不仅三次密会边军副将,许诺拥立新君,更在昨夜派人潜入宗人府地窖,销毁先帝遗诏副本!你说‘忠于皇室’,却欲废今上、立幼主,行摄政之实??此乃大逆!”

郑亲王浑身剧震,踉跄后退,嘶吼道:“妖术!这是陷害!”

“是不是妖术,问问它便知。”慕婉柔冷冷一指,屋顶机关开启,一只木鸢盘旋而下,口中吐出一段丝绢??正是昨夜地窖外埋设的“影录卷”,清晰记载郑亲王亲信掘地取匣、焚烧文书的全过程。

太子猛然起身,脸色铁青:“舅父……你竟……”

郑亲王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老泪纵横:“陛下……老臣只是……怕啊!贺党虽除,可天下动荡,流民四起,边患未平……我怕这江山,撑不住了!唯有换一个更强硬的人来掌舵,才能稳住局面……”

“所以你就想用血腥手段夺权?”温故不知何时已立于阶前,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你以为换一个皇帝就能救国?可若执政之人仍是贪权惧变、欺瞒天下,纵使千军万马,也不过是一群披甲的暴徒!”

他转向众人,高声道:“诸位!今日我们所建之政,不靠一人之威,而靠万民之信;不依旧制之牢笼,而循公理之昭彰!若连一位亲王都不能接受‘人心秤’的检验,那这天下还有谁配执掌权柄?”

“吾等愿遵!”裴元晦拄杖上前,“请太子下令,彻查宗人府,拘押郑亲王,待审明后再行定罪!”

太子沉默良久,终是沉重点头。

当夜,宗人府封闭,郑亲王软禁于别院。苏明远太傅主动辞去辅政之职,闭门思过。而“人心秤”的威名,一夜传遍九州。

然而,就在举国振奋之际,北方急报再至:归墟铁城深处,雷神像双眼持续发光,且每日子时,地面都会轻微震颤一次,仿佛某种巨物正在苏醒。更诡异的是,连续三夜,值守的工匠都听见地下传来低语,内容竟是《礼运大同篇》的片段??正是温故少年时在明德园诵读的篇章。

温故得知后,连夜召集群臣议事。

“这不是巧合。”他对太子说道,“归墟并非死物,它是活的。或者说,它在等待某个‘频率’的人出现,才能真正激活。”

“你是说……它认得你?”太子震惊。

“或许。”温故望向窗外星空,“当年景庆公未能成功,是因为他虽有忠心,却缺民心。而我之所以能推动新政,是因为背后站着千万不愿沉默的百姓。他们的愿望、他们的愤怒、他们的希望……这些情绪汇聚成一种力量,古人称之为‘浩然之气’。也许,这才是开启归墟真正的钥匙。”

李崇皱眉:“可若那雷神像真被唤醒,是否会失控?毕竟上一次,它毁了一座城。”

“关键在于掌控者。”慕婉柔走进殿中,手中捧着那面出土的青铜镜,“这面‘照心镜’,能映射执掌者内心最深处的欲望。若为私利,则雷火焚身;若为苍生,则天降甘霖。我已经让工匠将其嵌入‘人心秤’核心,作为最终校验机制。”

温故看着她,忽然问道:“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在工技学堂的废墟里,你说‘机关术不在巧,在义’。”

“记得。”她微笑,“你也回了一句:‘读书不在功名,在明道。’”

两人相视,心意相通。

三日后,温故率队北上归墟。

沿途所见,尽是新政带来的变化:荒田复耕,驿站重建,村塾开讲,甚至有孩童手持自制的“传音筒”,模仿木鸢哨的鸣叫嬉戏。百姓见钦差车队经过,不再躲藏叩首,而是驻足挥手,有人高喊:“温大人,保重!”

抵达归墟当日,正值春分。

整座铁城笼罩在薄雾之中,九根巨大的青铜柱环绕中央神殿,柱身刻满古老符文。雷神像高达十丈,面容威严,双手交叠于胸前,晶石光芒明灭不定,宛如呼吸。

温故走上祭坛,将《民律辑要》置于神龛之上,又取出那枚孩童所画的发光塔,轻轻放在晶石之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