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指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7 2 职业危机管理(第1页)

7 2 职业危机管理(第1页)

7。2职业危机管理

一、职业危机的概念

所谓职业危机,是指个人在职业生活中所遭遇的困惑、挫折和风险等状况。简言之,就是当自己为能不能获得一份工作而操心时,人们就正遭遇职业危机;当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成就感,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不知何去何从时,人们就处于职业危机中。

虽然人人都希望工作时得到快乐,还有丰厚的职业报酬,有良好的职业形象,以及多多益善的事业发展机会。但是,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职业生活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论资排辈的职场文化、遥遥无期的追求目标等,逐渐削弱着人的意志和热情,很多人会对职业生活大失所望,甚至会感到职业前途渺茫;有些人干脆就迷失了前进方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做什么,只好选择按部就班地混日子,或者煞费苦心地琢磨着跳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对个人及组织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只有及时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个人的职业生活才有幸福可言,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地发展。

现代社会竞争是普遍存在的,有竞争才能有进步,有竞争就会有危机,就会有被淘汰者。任何人都会面临职业危机,即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有被别人取代的可能。多数从业者都知道,其实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必须正视危机,正所谓“危”中见“机”,因此,从业者应通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去减轻和规避职业危机,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危机的形成

每当在职业生活中你感到希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弥补的差距时,就意味着职业危机已经降临到你的头上了。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危机,但你只有了解职业危机,才会勇敢地正视职业危机,才能会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职业危机的措施。

职业危机的形成因素有许多方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还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不论是什么原因,职业危机总是矛盾的产物,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1。具备职业能力而工作业绩不佳

主要表现是:即使努力工作,工作业绩也常常落在人后;在单独接受一项工作任务时,会产生为难之感;在与同事讨论工作时,经常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合拍;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差错,总是受到上司的批评和问责;常常听到领导建议你去重新学习、调整知识结构,等等。

当上述情况经常出现时,说明你已经面临职业危机了,而且可能是职业能力方面出了问题;或是个人综合能力达到了瓶颈,或是知识结构已经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总之,在企业领导的印象里连胜任本职工作都很难了,更别指望实现职业成长了。这种职业危机的后果,可能就是降职、降薪、转岗及最终下岗,甚至让你提出离职申请。

2。心理厌倦现实的职业生活

主要表现是:经常多梦失眠,对工作中的问题总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经常出现头昏眼花现象,工作中常有疲惫不堪的感觉;表现出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欲望大不如从前;常常抱怨工作繁重吃不消,对工作常出现厌倦之感;身体也有不适的感觉,表现出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常跑医院,不愿上班,等等。

当上述情况经常出现时,说明职业危机已经出现了,而且可能是随着从业者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过大而导致身体方面出了问题;或者是身体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或者是心理健康状况出现了障碍,这些都将直接妨碍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其后果直接影响职业竞争力,进而丧失职业成长机会。

3。信任度降低,面临失业的危险

主要表现是:自己的主管减少了给自己工作量的安排了,经常出现越级安排工作的情况;自己就会长时间被闲置不用,成为工作组织圈中可有可无的人;同事关系也逐渐冷淡,别人很忙的时候也不愿意叫自己帮忙;个人的事情不愿意请领导和同事帮忙,心里没有了安全感,等等。

当上述情况经常出现时,说明职业危机已经出现在你的面前了,而且可能是信任方面出了问题。这就意味着个人已经不是工作组织圈中所需要的员工了,只要有人员变动,自己就可能成为那个被裁员的对象。那种面临失业危险的担心和恐惧,无疑将会严重地伤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再想实现职业成长,只能寄希望于改变这种状况了。

4。不公平待遇的出现

主要表现是:按照员工的资历、能力和业绩,自己应该晋升职位的,却是别人走马上任了;自己应该加薪受奖的好事,却意外地成为泡影;身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有出去开会、学习、进修的机会,即使自己争取也轮不到,等等。总之,应该得到的好事怎么也得不到,不应该轮上的倒霉事总是少不了。

当上述情况经常出现时,说明职业危机已经出现了。这种处处受到排挤的不公正待遇的出现,必将挫伤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其职业成长的希望变成泡影。

5。职业前程遇意外变故

主要表现是:工作单位面临破产倒闭,个人的职业归宿未卜;个人家庭不幸破裂了,不得不变换工作环境;个人因伤因病住院了,家庭成员突然出现意外事故了,迫使自己不得不放弃现有的工作;欣赏自己的上司突然调走了,新来的上司对自己出现了排斥,等等。

当上述情况出现时,说明职业危机已经出现了。个人的职业生活秩序将被打乱了,职业成长道路也因此会遭受坎坷和挫折,这必定影响职业成长历程。

三、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的四个阶段

在计划经济年代,工作由国家分配,所以不大会产生职业危机感。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提供了能够自由选择职业、岗位的同时,也会出现失业或对职业不满意的时候,即遇到职业危机。而职业危机可能会因人、因时间、因环境而存在差异,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可能产生职业危机状况有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自我定位危机

自我定位危机通常会发生在刚从学校毕业时期,大多年轻人充满活力、精力旺盛、富有进取心、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却普遍存在缺乏社会经验,这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一方面渴望成功,并希望尽快取得职业生涯初期的成绩而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另一方面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心境比较浮躁,初涉职场,不少人还会感到有些不大适应,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的选择,由于受到个人性格、价值观、社会经验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容易出现职业选择的危机和自我定位的困惑。

再有大多数毕业生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职业和岗位,在感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时,有时会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了。一般发生自我定位危机的毕业生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于自卑,缺乏自信;二是自以为是,过于自信。大多数毕业生由于初涉人才市场,市场求职经验的欠缺,在人才市场上碰壁是正常的,但有些人经过几次碰壁后,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其中会有少部分毕业生可能选择重回学校,把读研究生作为暂时的避风港,还有不少的毕业生,会先找个工作做着,等待再选择的机会。而那些对工作单位、岗位职务、福利薪酬都会有过高的要求的一少部分毕业生,会在求职过程中也很可能因为遇到多次的挫折后,从而陷入盲目择业的境地。

因此,从业者选择第一份工作,找到一个相对良好的职业生涯起点,对于自我定位这一时期的人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了。

2。第二阶段——职业升职危机

大多数从业者在经过了工作5~7年以后,他们经历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和融合期,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必将迎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大约在30岁左右的时间段。中国人从来就有“三十而立”的说法,这一时段的职业生涯除了少数人能如愿以偿升职高就外,大部分人并不能“万事如意”。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阶段的自我职业成长,显得很重要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个阶段的职业升职危机,就可能会用不正确的方法和方式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失意。

这一阶段,应学会审视过去,思考未来,并自觉不自觉地将此阶段当作人生的重要经历。当然许多人也会对自己的职业人生进行调整,表现为:有些打工的自主创业了,有些人“跳槽”转行了,有些人尝试在公司内部不同部门和职位间进行轮换,“定位和调整”成为30岁左右职业人士的主题词,因而,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最容易出现职业升职危机。

3。第三阶段——职业方向危机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应当是“四十不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40岁左右恰恰会产生职业生涯的第三阶段危机,我们就称之为职业生涯继续前进的“职业方向危机”。人到了40岁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担任了一定级别的领导职务,或许你已是这一行的“老师傅”,这个时候,如何找准方向前进,往往会成为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因为方向不明而感到困惑的中年从业者,便会产生了所谓中年改行转业等种种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