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溪水村的小道走着走着。
一位放猪倌(放猪的人),后面跟着一条小黄狗,看见陌生人到来,那小黄狗汪汪汪地叫了起来。
放猪倌赶忙喝住了狗,笑着问梅溪:“同志,你是来找人的吧?”
梅溪笑着点点头,“里啊!大哥,我来找我家姑娘,她叫雅琳,在你们这儿插队呢。”
“还有多远?”梅溪接着问。
放猪倌道:“哦!不远,村东头,挨着大队部,大门上面有块牌,上面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梅溪谢过放猪倌,加快了脚步。
没走多久,梅溪就看到了那扇写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大门。
她心跳莫名加快,轻轻推开了门。
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年轻姑娘正背对着她在洗衣服。
梅溪试探着喊了声:“雅琳?”那姑娘身子一僵,缓缓转过身来。
雅琳眼中满是惊喜,“大娘,您找谁?”
梅溪上下打量着她,眼“哟!我已为我家姑娘呐?你别说,长的真点像,你不知声,从后面看,真分不出来!贺雅琳呐?”
“哦!找我们点点长啊!她呀!老忙了,正带领村民战天斗地呢!”女知青小王回答道。
“战什么天?斗什么地?”柳溪不解地问。
“噢!就是修理地球!”女知青小王接着说。
“瞧瞧你这孩子咋一惊一乍的,直接说参加农业生产不就得了吗?不过你咋没去呐?”梅溪显得有点疑惑,走近了才看清小王脸色有些苍白,人也蔫蔫的,裹着件厚外套。
这时,女知青小王脸刷一下红了,眼神躲闪,支吾着小声说:“我……我身子有点不爽利……”
梅溪是过来人,一看小王这模样、这神态,再结合她说“身子不爽利”,心里她暗自叹息一声,这知青点的日子……唉!我家老大雅琳,你可千万得把持住啊!这要是也……她猛地想起鲁迅小说《呐喊》中九斤老太那句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心口顿时像压了块大石头。
她又急急地问:“那雅琳一般都去哪参加生产啊?”小王指了指村外的农田方向,说:“她现在是知青点长,队里面打头的(领工),经常带着大家去村外的地里干活。”
梅溪谢过她,忧心忡忡地朝着村外走去。
梅溪从小王那儿出来,心里跟那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叮咣乱响。“小王这丫头……唉!那模样,准是……唉!我家老大雅琳,你可长点心吧!按理说……应该……能稳住吧?”
小王那苍白虚弱的脸和躲闪的眼神,像根针一样扎在她心上,让她对雅琳的担忧瞬间飙升到了最高警戒级别!
她一边给自己灌迷魂汤,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往村外田埂上走,眼神锐利得像探照灯,恨不得把每个草窠都扫出个窟窿,警惕性堪比深入敌后抓“舌头”。
初夏的风吹过麦浪,沙沙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