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校长营造育人文化的途径包括 > 第四章 自然人文科学知识在左艺术修养在右(第2页)

第四章 自然人文科学知识在左艺术修养在右(第2页)

生命的价值等于奉献量除以获取量,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崇高的价值。杨瑞清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在于奉献和创造。

在杨瑞清获得“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称号后,有人说,你功成名就了,趁这个机会换个岗位吧,别再窝在五里小学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2+3=5的一千次、一万次的重复里面,浪费在鼻涕邋遢、野气不懂事的农村孩子身上,这样太委屈自己了。杨瑞清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的付出,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他有一个自己发明的人生价值的公式: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在荣誉接踵而来的时候,他说,如果要我对自己再定位,那么我的选择仍然是“办行知小学,教农民孩子”。

杨瑞清给自己设计了20字的个人成长要诀:躬于实践,勤于读书,善于交友,精于思考,乐于动笔。从来到行知小学的那一天,杨瑞清就开始写教育日记,在教育日记里有3个符号:△、□、○,分别代表一天所做的工作、学习摘抄和自己对乡村教育的思考。20年来,他写下了120多本500多万字的日记。这里记录了杨瑞清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梦想与**、快乐与艰辛。

执着是信念的指南针,是行为的永动机。杨瑞清在乡村教育的实践中,在自己的奉献道路上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如他所说:有人认为我失去了很多,却不知我也得到了许多。这些年,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我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能力也得到开发,价值得到了体现。

1989年杨瑞清与在农民夜校相识相恋的爱人结婚时,五里村的乡亲们给他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农村教育之家”。杨瑞清始终把这作为自己得到的最高奖赏,时刻用它来激励自己。对自己20年的乡村教育生涯,杨瑞清无怨无悔;对未来,他则充满了希望。他曾经说,如果我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所走的前20年是“生根”,生下理想、事业、情感的“根”,那么后20年,我的人生目标是“生长”,长出一棵乡村教育的参天大树,真正成为一名乡村教育家。

资料来源:陈梦娟,邱小凡,张建军。擎着理想的火把点燃人生——记新时代“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J]。教师博览,2001(7):38-40。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做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1]。如果把孩子比作花朵,那么土壤、空气等就是环境,而教师就是园丁。校长的职责就是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设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让孩子健康地生长,幸福地成长。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营造育人文化”是校长要具备的专业职责之一。其中第14点要求校长“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从而明确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是校长营造育人文化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知识之一。科学人文知识在左,艺术修养在右,我们要做一名求真、至善、臻美的校长,用科学人文知识温润着我们的心灵,用艺术修养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校园充满着人文关怀,洋溢着爱,体现着真、善、美。

以下附上一份成为一名求真、至善、臻美的校长说明书。

说明书

名称:求真、至善、臻美的校长

成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

性状:博学多才,求真、至善、臻美,长时间会有沉淀

功能主治:整合知识结构,提高科学文化和艺术修养,充满人文关怀,营造育人文化

规格:越广泛越好,越厚重越好,越精深越好

用法用量:多多益善,随时可用

不良反应:暂无

包装:开放式、有广度、有温度、有美感

有效期:终身

执行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

批准文号:教师〔2013〕3号

生产企业:校长本人

生产途径:终身广泛学习

下面从成为一名求真、至善、臻美的校长之本、之魂、之道详细解读这份说明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