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1-174。
[6]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43。
[7]杨汉麟,陈铮,杨佳。论斐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8]吴增强。班主任辅导心理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9]吴增强。班主任辅导心理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3-65。
[10]埃·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夏丏尊,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4。
[11]吴增强。班主任辅导心理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2。
[12]曲剑锋。心理因素对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25。
[13]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25。
[14]陈旭,曾欣然。现代品德情境测评与德育实验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6-89。
[15]何珊。德育时机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9。
[16]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小学儿童品德发展[EBOL]。http:。pep。。xgjyxlyjxlshukuxlsk1115xlxyj201011t20101103_945092。html,2010-11-03。
[17]郭云海,徐德兵。和谐联动育英才,整体育人铸品牌——广州开发区第一小学“和谐教育”理念下的德育创新[J]。中小学德育,2012(5):79-81。
[18]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6-171。
[19]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96。
[20]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25。
[21]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136。
[22]高德胜。生活德育:境遇、主题与未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3):5-10。
[23]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讲话[EBOL]。http:news。163。140226019LVMABQE00014Q4P。html,2014-02-24。
[24]孙蒲远。在我眼中永远没有“差生”[J]。中国教育报,2005-8-1:8。
[25]包松林。完善评价体系,增强德育实效[N]。江苏教育报,2012-5-17:03版。
[26]爱的教育。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subview714835246034。html,201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