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苏美尔和阿卡德神话
根据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宇宙观,人间世界和上天世界是相对应的,地上有的东西,天上也同样都有。居住在天上的神大多都被人格化了,并且具有自然属性,如天神、地神、水神、大气神和风神等。苏美尔和巴比伦神话涉及的内容包括世界的构成、宇宙的创造和人的创造,以及诸神的喜怒哀乐、和平与战争等。这些神话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是研究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材料。要在这样一部著作中把所有苏美尔和巴比伦神话逐一介绍,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只好有选择地进行叙述和阐释。
一、天堂神话
苏美尔文学对希伯来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首先表现在有关天堂的神话中。在苏美尔人的天堂中,生活着神而不是人,具体地说是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奇(巴比伦人称为埃阿)和众神之母宁胡尔萨格(亦称宁马赫)。在《恩奇与宁胡尔萨格》[6]神话中,苏美尔神的天堂称为底尔蒙。底尔蒙被描绘为“洁净”、“无秽”和“光明”的境域,为“生者的境域”,从不知有疾病和死亡。但底尔蒙缺乏淡水,而淡水又是动植物的生命源泉,因此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奇便命令太阳神乌图把淡水从地上引到底尔蒙,使底尔蒙成为田野富饶、草场丰美的神园。在这个神的天堂里,水神和智慧之神恩奇与苏美尔众神之母(就起源而论,似为地母)宁胡尔萨格女神结了婚,宁胡尔萨格经过九天的怀胎后,未经分娩的痛苦,生了下女神宁穆(Ninmu)。恩奇很快又使他的女儿宁穆怀孕,她以与其母宁胡尔萨格同样的方式,生下了女神宁库拉(Ninkurra)。接着恩奇又使宁库拉怀孕,并生下女神乌特图(Uttu)。当恩奇又想使乌特图怀孕时,宁胡尔萨格出面干预。宁胡尔萨格向乌特图提出了一些劝告。乌特图被劝说不要与恩奇同居,除非恩奇送给她黄瓜、苹果和葡萄等礼物。但这些礼物对水神恩奇来说并非难事,他满足了乌特图的要求,乌特图大悦,遂与恩奇同居。但这一结合并未生出新的女神,似乎是宁胡尔萨格利用恩奇的**创造了八种不同的植物。当恩奇发现这八种植物时,可能系出于决定它们的命运的目的,必须品尝它们。于是他的信使双面神伊西穆德(Isimud)为他采摘了八种植物,恩奇一一吃下。此举激怒了宁胡尔萨格,她对恩奇说了句咒语后便离去,并声称,除非他死,否则她是不会再用“生命之眼”来看他的。恩奇的身体每况愈下,他身上八个器官无不处于病态。恩奇的病情使众神十分悲伤乃至痛不欲生。众神立即召开众神会议商讨此事,众神之王恩利尔竟也一时束手无策。这时雌狐主动请缨,她对恩利尔说,如果众神给以应有的犒赏,她可使宁胡尔萨格去而复返(关于雌狐是采取何种手段请回宁胡尔萨格的泥板的相应部分被毁)。宁胡尔萨格返回后,使恩奇得以康复,她让他坐在身旁,询问他身体八种器官带给他何种厄难后,创造了相应的八神以对之。于是,恩奇转危为安。
克莱默教授把苏美尔的天堂与《圣经》中的天堂及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圣经》中的天堂故事源于苏美尔。[7]首先,两个天堂的位置可能相同。苏美尔的天堂在底尔蒙,后来的巴比伦人也把它视为他们的“生者境域”以及永生者所在地。据此可以推知:被描述为位于东方的伊甸园,并成为四条“世界大河”(包括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发源地的《圣经》中的天堂,颇有可能与苏美尔的天堂同源。其次,对太阳神以淡水灌溉底尔蒙的描述,也与《圣经》中的有关情节相似。众女神的生育没有经受折磨,无分娩之苦,恰与加之于夏娃的诅咒“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相对应。恩奇食八种植物并因此遭受诅咒,显然是亚当和夏娃食知善恶树的果实并因这一罪行而遭诅咒这一情节的原型。克莱默教授对此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于,他把《圣经》中有关天堂记述的一个最令人费解的情节,根据苏美尔的天堂神话做了圆满的解释。这一情节是:“一切活物之母”夏娃是以亚当的肋骨造成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肋骨而不是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创造女人呢?据《圣经》所述,“夏娃”其名似乎意即“给予生命者”。据苏美尔神话所述,恩奇最薄弱的部位为肋骨。苏美尔语中“肋骨”一词音“提”(ti)。为治愈恩奇的肋骨所造之神,苏美尔人称之为“宁提”,意即“肋骨女性”。而苏美尔语中的“提”,又有“创造生命”、“给予生命”之意。由此可见,此神之名“宁提”似乎又有“给予生命的女人”之意。因此,在苏美尔文学典籍中,往往把“肋骨女人”与“给予生命的女人”相等同。正是这一文学双关语被移用于《圣经》中,并长久保存下来。这一问题如果仅仅依据《圣经》本身,显然无法解释得通,因为在犹太人的语言中,表示“肋骨”与“给予生命者”的两个词,毫无共同之处。
图15。1记载巴比伦人大洪水故事的泥板。讲述众神因嫌人间喧闹而曾几次试图毁灭人类。智慧之神恩奇事先通知了虔诚的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阿特拉哈西斯准备好了船,因此他和他的家人及饲养的动物得救了。阿米萨杜卡统治时期。可能出自西帕尔
二、大洪水的故事
《圣经》中的洪水故事其实并不是希伯来人的创造,而是来源于苏美尔神话。记载苏美尔洪水神话的泥板损坏严重,只有最后三栏内容不完全地保存下来,因此无法知道神话开始讲的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是,该神话不仅讲述了关于大洪水的故事,还反映出了苏美尔人关于宇宙起源的观念,其内容涉及人的创造、王权的起源及洪水前的五座城市等。在保存下来的泥板的开头,记载的是一位神给其他神写的信,告诉他们他将把人类从毁灭中拯救出来,随后几行字的语意难以理解。接着的四行字涉及的是人和动植物的创造:
当安、恩利尔和宁胡尔萨格
创造了黔首[8]以后,
植物从地上繁茂地生长,
动物,四条腿的平原(动物)巧妙地出世。
泥板在中断若干行后,记述的是王权和洪水前的五座城市:
在……王权自天而降以后,
在高贵的王冠和王位自天而降以后
他完善了礼仪和崇高的神律……
在……洁净的地方建立了五座城市,
点出它们的名字,把它们当作祭祀中心来分配。
第一座城埃利都,他赠给努底穆德,领导者,
第二座城巴德-提比拉,他给予……
第三座城拉拉克,他赠给恩杜尔比尔胡尔萨格,
第四座城西帕尔,他赠给英雄乌图,
第五座城舒路帕克,他赠给苏德。
泥板中关于神决定毁灭人类的原因的叙述,被毁得无法辨认。从泥板中看出,许多神对毁灭人类这一残酷的决定感到不满和不快:
然后宁图泪如……
纯洁的伊南娜为其人民失声痛哭,
恩奇自我沉思,
安、恩利尔、恩奇和宁胡尔萨格……
天地众神念叨安和恩利尔的名字。
因此便出现了兹乌苏德拉(Ziusudra)——《圣经》中的挪亚。他是一位虔诚、畏神的国王,他时刻注意着神在梦中或咒语里的启示。根据神话,兹乌苏德拉似乎靠在墙上,听到一位神告诉他,众神会议决定发动一场洪水,“毁灭人类的种子”:
然后,兹乌苏德拉,国王……
建造一巨大的……
他谦卑、恭顺和敬畏地……
他每日前来,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