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发明了什么重要书写系统 > 第二节 主要经济门类(第1页)

第二节 主要经济门类(第1页)

第二节主要经济门类

人类现代文明的绝大多数经济门类都可以在古代文明中找到其根源。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作为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在经济领域的贡献同样是值得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引以为傲的。他们发展农业、畜牧业、商业、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为城市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灌溉与农业

农业的发明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革命,在前农业文明的形态下,人类过着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农业产生于公元前9000年左右,产生于古代近东。美索不达米亚的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农业经济,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存。两河丰富的水资源及其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壤,成为美索不达米亚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观念中,农业的发展也同样是受到神的眷顾的,只有在神的保护下才能保证五谷丰登。宁胡尔萨格女神被尊为“大地之母”,她掌管着所有的土地资源。恩奇则是地下水之神,掌管着所有的水资源。尼努尔塔神则是一位“农民神”,是农业的保护神,他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最高神恩利尔的儿子,由此可见农业对美索不达米亚人的重要性。就连以军事成就闻名于世的亚述帝国,其君王们也每每以发展农业、供养人民而沾沾自喜和吹嘘炫耀。例如,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这样告诉我们:“我把犁深入整个亚述的土地进行耕作,借此我比我的祖辈们堆积起更多的粮食。我从战利品中建立起马群、牛群和驴群,这些战利品是我在我主阿淑尔神的帮助下从我所赢得的土地上获得的。”[61]萨尔贡二世更是以第三人称这样炫耀:“他很精心地……开垦荒地,种植果园;他亲自在布满岩石的陡峭山坡上收获农作物,以前从来没有人在这里进行过耕植;他把心扑在了对荒废土地的耕种上,使人民尽情地欢歌笑语,而以前的国王们从没有在这些荒废的土地上动过锄犁。”[62]

美索不达米亚农业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农业经济本身,还在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甚至成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于农业经济中出现了类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关于这一点下面将专门予以论述。农业的出现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文明的发展。

就农业经济本身而言,“灌溉成为经济的基础,因为它是土地资源全面开发利用的关键因素。每一个新的居民定居区都要求修建运河,所以土地从根本上说是男人创造的产品”[63]。灌溉农业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比在北部更为发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流域及特性决定的。与尼罗河泛滥具有规律性以及埃及的耕种季节可以顺应和利用河水泛滥的规律性不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泛滥较缺乏规律性,且往往与耕种季节相冲突。底格里斯河的河水水流更急,因此泛滥时更加凶猛,相比之下,幼发拉底河由于河道较浅,因此水流较缓,更加便于利用。所以,底格里斯河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中虽然也发挥着一些作用,但幼发拉底河滋养着美索不达米亚绝大部分开垦的土地。修建运河和导水沟渠进行灌溉,是美索不达米亚农业的重要特征。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早的中心,在苏美尔和阿卡德的铭文中,运河与灌溉系统就已经占据了非常显要的地位,后来在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亚述铭文中,也讲述着同样的故事。各种类型的劳役服务被强加给人民,用来修建和维护运河与沟渠,这项工作在王室监工们的指挥下展开,所以古代城市王国很快便发展了其官僚机构。”[64]到古巴比伦时期,灌溉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灌溉网的管理和使用已经被纳入国家的立法中。运河的勘察、开凿和维护,成为美索不达米亚人经济活动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国王在任期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凿、疏浚和管理运河,这是国之大事。例如,汉谟拉比为其统治第33年开凿的运河竖立了一块石碑。在石碑铭文中,汉谟拉比说:“我,汉谟拉比,强大的国王,巴比伦之主,令四方臣服的君主,马尔都克神取得胜利的工具,满足于他庭院的牧羊人。当安努和恩利尔神让我统治苏美尔和阿卡德时,他们把缰绳交到我手里,让我开挖水渠,并说:‘汉谟拉比会给人民带来富足。’这条水渠将把肥沃之水带到苏美尔和阿卡德。”在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的书信中,有很多是涉及运河事项的。除了运河之外,美索不达米亚人用于灌溉的还有水井和地下导水沟渠。[65]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农民而言,灌溉或对田地水资源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一门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它至少包括四方面的事项:其一,供应——保证水充足地流进田地;其二,储存——保证水在田地里存留到足够必要的时间;其三,排水——在不需要水的时候,及时进行排水;其四,保护——不让不需要的水流进田里。整个灌溉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或者说,在整个庄稼种植一直到收割前,要进行四次灌溉。前三次灌溉是在庄稼生长过程中进行的,每次灌溉都要精确地计算大麦成长的高度。其中第三次灌溉是在大麦全部长开,即长到最高的时候进行的,这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农民要密切关注庄稼上迅速生长的病虫害,常见的病菌是“锈病”,主要症状是受病菌感染的庄稼秆茎变红。如果庄稼成功地渡过这一段病菌危险期,那么就可以进行第四次灌溉。第四次灌溉对庄稼非常重要,它通常可以使粮食产量提高10%。[66]

图8。4汉谟拉比为其统治第33年开凿的运河所立的石碑

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的灌溉系统,是古代人类最光彩夺目的工程之一,它不仅灌溉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12000多平方英里的土地,“其人口密度总体上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伊拉克的国家”[67],还成为后世罗马人在罗马帝国境内修建地上导水沟渠的先行者。

两河流域的农业年开始于秋冬,农民在秋季或初冬开始播种。在庄稼生长的季节里,农民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大洪水所造成的水灾,河水泛滥经常发生在庄稼即将成熟的季节。此外,威胁还来自庄稼的病害、蝗虫和老鼠,尤其是老鼠吞吃庄稼。因此,农民们要举行祭祀老鼠女神宁吉里姆的仪式,请求宁吉里姆女神保护庄稼免遭老鼠的吞食。在播种和收获之间,农民的生产活动就是除草和灌溉。收获是最忙的季节,在收获季节劳动力是最为紧缺的。王室和神庙等大型机构由于自己拥有大量可支配和调动的劳动力,其按时的收割活动能够得到保障,而个体农民的收割则要等到有劳动力的时候才能进行。我们从楔形文字文献中看到,收获季节雇用劳动力的合同非常常见,有时甚至连奴隶都被租借或雇用来帮助收割。为解决收割季节的劳动力紧缺问题,债权人在从事租借或借贷活动时,往往在双方的租借或借贷合同中,加上债务人要在收割时帮助债权人收割的条款,而且通常不仅是无偿的收割,费用还要债务人自己承担。下面是一份合同中涉及这方面条款的内容:

阿哈姆尼尔施(Aham-nir?i)的两个儿子辛-伊丁纳姆(Sin-idinnam)和塔里巴特辛(Taribat-Sin)从伊波那图姆(Ibnatum)之子塔里布姆(Taribum)那里收到240升谷物……到收割之时,他要像左邻右舍那样,提供收割服务。如果他没有提供收割服务,根据国王的法律,他将受到刑事处罚。

(2位证人;阿米迪塔那第5年12月13日)[68]

美索不达米亚的农民已经知道总结长期以来的农业经验,公元前17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时期,出现了一部以苏美尔语写的农人历书。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农人历书。这是一部一位农民教育自己的儿子如何种地的书,农民告诫儿子,要监督工人勤奋工作,在耕种土地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做好:

你的工具一定要准备好,

牛轭的部件一定要安装牢固,

你的新鞭子一定要准备好挂在钉子上,

你那手柄松动摇晃的旧鞭子,

一定要让工匠给修理好。

扁斧、播种犁、锯子以及所有用具,

都要处于良好状态。

编成辫子的鞭子、皮带、皮袋子以及其他鞭子都要牢固。

你用来播种的篮子一定要按标准进行测量,其边沿必须坚固。

所有必需的事项一定要尽在掌握之中。

仔细检查好你的工作。[69]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人民不仅认识到播种的深度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土地的细腻与否也会影响种子的发芽,所以播种时必须把土块敲碎等纯技术问题,而且已经懂得了庄稼轮作的原则,以及土地必须得到休耕的需要,如此土地的养分和地力才能得到恢复。他们已经有了土质的概念,认识到了土质的差别,并且懂得利用不同土质的土壤种植适合的作物。舒尔吉统治时期的一份土地勘察汇总报告,可以为此提供例证:

总计:94。1。212 伊库(iku)——良好

总计:9。2。1

伊库——位于中间

总计:0。0。312

伊库——位于中间的草地

总计:28。0。034

伊库——空地

总计:46。1。1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