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教育舆情研究 > 二典型案例分析(第2页)

二典型案例分析(第2页)

总体来说,校方官博的回应给人感觉急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显示校方对校园暴力的态度暧昧,在网民心中丧失公正与权威性。失去公信力,网友就会担忧受害者受到校方压力,让施暴者逃避应有的惩罚,这种看似大事化小的做法让校方的形象“黑白不分”。

(3)“研究生”角色与社会期待容易形成落差

“研究生”这个词通常承载着过多的角色期待,在大众的认知中,研究生作为国家的高学历人才,应该品学兼优。因此,“上海女研究生课堂反驳男同学观点被尾随暴打”这样的新闻标题更容易引发社会公众脆弱的神经,“研究生”扮演的社会角色与理想角色形成落差。

被大众标签化的“研究生”欺负“弱女子”,这类事件对于众多网民来说是不可容忍的,有网民甚至夸张地认为这是研究生教育的失败。在这起校园欺凌事件中,赔礼道歉等明显不是结局,应认真反思事件发生的原因,不盲目贴标签,消除刻板印象,多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避免类似舆情再次发生。

(二)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受辱事件:未成年人校园欺凌应注重保护学生隐私

1。事件概述

2017年6月24日23时左右,北京延庆第二中学一学生在厕所被逼食粪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内容性质恶劣,随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6月25日,延庆警方会同区教委启动调查核实工作,涉事学校也表示已经请专业教师对受欺凌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日,北京市教委表示非常痛心和震惊并启动问责机制。随后延庆第二中学决定对7名欺凌学生分别给予留校察看和记过、严重警告处分,并对其家长进行警示谈话。

6月26日,延庆警方发布情况通报:7名涉案学生构成寻衅滋事违法行为,其中5人被给予行政拘留并处罚款,因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依法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两人因不满14周岁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通报中还指出,被侵害人此前曾遭到涉案学生索要钱财累计100余元和伤害身体等欺凌,经鉴定,受轻微伤。

6月27日后,延庆区教委在全区教育系统内通报事件调查详细情况,开展反校园欺凌专项行动。微博平台上,疑似受害学生家长发布的微博被大量转载,其中写道“施暴者身背处分回到了学校”,引发舆论持续关注。

2。舆情概况

如图2-6-9所示,百度指数检索“北京+延庆二中+学生”为关键词6~7月份搜索指数整体趋势,可以发现数据量在6月下旬开始出现大的波动,搜索指数在2017年6月26日达到峰值,当天搜索指数最高达到37000,考虑到关键词约束范围较小,该阶段并无与关键词相关其他事件,可合理推断该阶段舆情皆由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受辱事件一事引发。

图2-6-92017年6~7月份“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关键词百度搜索指数整体趋势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根据百度指数新闻监测“媒体指数”如图2-6-10所示,2017年6月1日至7月31日的新闻头条D与此次事件相关,网易新闻6月26日报道《北京市延庆二中学生被曝受辱,警方称正调查取证》,原标题是《北京市延庆二中学生被曝受辱,警方称正调查取证》,有43条相关新闻。

图2-6-102017年6~7月份关键词“北京+延庆二中+学生”媒体指数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如图2-6-11所示,关注事件人群年龄分布中,30~39岁人群占比最高,将近60%,其次为40~49岁,将近30%。两者占比之和高达九成。可以推断,关注此次事件的群体多为家长群体,其子女正在接受中小学教育阶段。

图2-6-112017年6~7月份关键词“北京+延庆二中+学生”百度搜索指数用户年龄、性别分布图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3。舆论观点

(1)家长反思校园暴力为何屡禁不止

将近40%的网民在评论中持以下观点:反思校园暴力为何屡禁不止,孩子为何不能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校园欺凌类事件为何不能彻底根除。与此同时,希望能够采取有效方式杜绝同类校园欺凌事件。如@大雨小鱼:每每看到校园暴力的案件都很痛心,作为一名家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负,如何遏制校园暴力,值得每一位教育者反思。@手指遇上烟花:太寒心了,孩子在学校还不如在家里安全。@不如跳舞006:学校不能严惩校园欺凌吗?非要等到事情闹大。

(2)网民对受辱学生表示同情

部分网民在评论中对受辱同学表示同情、怜悯,对于施暴学生良心道德进行严厉谴责,同时担心如此恶劣的欺凌行为会给受辱同学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对其未来的成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一个想变成胖子:校园暴力一定要重视,受辱学生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转载,也给其心理留下难以痊愈的创伤。@名字是12:如此恶劣的行径,学校仅仅只是给予警告处分,是不是有点太轻了,心疼被欺凌的孩子。

(3)媒体呼吁教育管理应该多管齐下

将近两成的网友对此次事件中学校教育管理表达失望,作为学校理应提供一个安全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多家媒体认为学校应该采取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多管齐下,从源头上根治这种现象。例如,北京某媒体:这件事情,学校、老师和施暴学生家长都有责任,教育应放在平时。上海某媒体:学校的行政体系官僚化,不作为,胡作为,乱作为,不想办法改变,这样的事情就会屡禁不止。

4。舆情应对点评

(1)注重保护学生隐私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从事件的处理来看,区教委、学校的反应比较及时——及时展开调查,启动问责机制,安抚受害学生。警方迅速查明真相,依法依规对欺凌学生进行了处理。但一系列处置工作完成后,相关舆情远未平息。

事件传播过程中,受辱视频发布近24小时后,仍在广泛传播,引发网民不满。有舆论认为,受害学生信息的大量曝光,对其造成了二次伤害。另外,对于网民人肉施暴学生信息的行为,也应该及时制止。

(2)安抚受害者及其家属情绪不可或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