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普通话口语教学 > 第一节 朗读的要领(第2页)

第一节 朗读的要领(第2页)

重音是相对于非重音而言的,非重音是为了突出重音而铺垫的,没有非重音就谈不上重音。汉语重音的表现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弱中加强法

花生做的食品已经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2)低中见高法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实中转虚法(重音轻读,将重音低沉地轻轻突出,拉长音节)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4)快中见慢法

如今我离去了,小河被我远~远~地抛在故乡,可我永~远~地思念着你,小~河~

(二)停连

1。停连的概念

停连是在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连接。在朗读时,我们不能一字一停,也不能字字相连,一口气念到底,朗读中的停连是必不可少的。停顿处理得好,可以帮助表达句子的逻辑关系,加强语言的节奏感,更好地传达语句的意思,使朗读者更充分准确地表情达意。

2。停连的分类

停顿可以按逻辑停顿,包括标点停顿、词语停顿和句际停顿。

(1)标点停顿

其停顿时值大小如下:句号、问号、叹号长于分号、冒号,分号、冒号长于逗号,逗号长于顿号。

如下面短文:“”表示停顿,“”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

天空变成了浅蓝色,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儿扩大了它的范围,加强了它的光亮。我知道太阳要从那天际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句子中的标点停顿要比标点符号所能表示出来的停顿细致得多。有些句子中的标点虽然相同,停顿的时间却不一样;有时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在有标点的地方也可能不停顿。

(2)词语停顿

其层级关系大致如下: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篇章。

(3)句际停顿

句际停顿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句之间的停顿长;二是分句间的停顿较短。

3。停连的表现方式

表现方式有二:一是停;二是延。停,就是停歇,停的时间长短主要与语言结构层次的大小有关系。延,是延长,与语境,语气有关。

(三)句调

1。句调的概念

句调,也称语调或语气。是指整个句子的高、低、抑、扬变化。汉语的句调特别显示在语句末的音节。(末尾有语气助词即轻声音节时,那就落在倒数第二或倒数第三个音节上。)

行?↗行↗吗?行↗了吗?

行!↘行↘吧!行↘了吧!

2。句调的基本类型

(1)平调:常表示不明确的意义,或是沉浸在深思中,也用来表示严肃、冷淡、叙述的语气。最常见的如天气预报,宣读评分标准,介绍人物生平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