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普通话口语教学 > 第五节 语流音变(第3页)

第五节 语流音变(第3页)

6。表示人的职业身份的词语读轻声

木匠护士大夫裁缝特务闺女学生道士丫头祖宗

7。表示人的某种状态或感觉的词语读轻声

别扭疙瘩规矩麻烦困难明白恶心漂亮

8。表示人们劳动工具或器皿的词语读轻声

斧子锄头扫帚棒槌扳手灯笼

9。表示与人的饮食起居相关的词语

点心豆腐高粱甘蔗核桃黄瓜芝麻馄饨

(四)轻声综合练习

天上日头,地上石头,嘴里舌头,桌上纸头儿,手掌指头,树上枝头。

二、儿化

儿化,主要是由词尾“儿”变化而来。“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续而产生音变。“儿”失去了独立性,“化”到前一个音节,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节融合成为一个音节,前面一个音节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种语音现象就是“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书写时在韵母后面直接加上r。

(一)儿化的作用

1。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

我们头儿的头给碰了。(头儿指首领、领导;头指脑袋)

把杯子的盖儿盖上吧。(盖儿是名词,盖是动词)

笔尖儿很尖。(笔尖儿是名词,尖是形容词)

2。有些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

看看,这小孩儿那脸蛋儿,多水灵啊!

这是我的心肝宝贝儿!

3。表示细小、轻微等状态和性质

别为这点儿小事儿就生气。

对待新手,大家可别从门缝儿里瞧人——把人看扁了。

(二)儿化的读音

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在实际发音时,不能把儿化韵拆开来读,只要略放松口腔肌肉,在发出韵腹的同时,舌头顺势向上一卷,就可自然发出儿化音节。即从主要元音迅速过渡到-r或-er,舌头不能过卷,尽量保持原韵母的音色。

普通话中除er韵、ê韵外,其他韵母均可儿化。有些不同的韵母经过儿化之后,发音变得相同了,故归纳起来普通话39个韵母中只有36个儿化韵。

1。韵母最后是a、o、ê、e、u的,儿化后只在原韵母后加卷舌动作

a→ar:哪儿手把儿打杂儿号码儿

ia→iar:叶芽儿钱夹儿掉价儿一下儿

ua→uar:画儿浪花儿脑瓜儿大褂儿

o→or:粉末儿竹膜儿土坡儿耳膜儿

uo→uor:眼窝儿大伙儿邮戳儿做活儿

e→er:小盒儿硬壳儿唱歌儿逗乐儿

üe→uer:主角儿木橛儿旦角儿

ie→ier:石阶儿字帖儿半截儿小鞋儿

u→ur:泪珠儿离谱儿梨核儿碎步儿

ao→aor:小道儿荷包儿跳高儿手套儿

ou→our:老头儿路口儿衣兜儿线轴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