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公共文化服务概论期末考试 > 主要参考文献(第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页)

〔9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http:。unesc。

论文

〔1〕王沪宁。文化扩张与文化主权对主权观念的挑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2〕章建刚。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趋势。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研究读本(中国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单世联。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胡惠林,单世联。文化产业研究读本(中国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单世联。文化、政治与文化政治,http:。aisixiang。data18164。html。

〔5〕齐勇峰。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文化报社。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2005(11)。

〔6〕张晓明,齐勇峰。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7〕马海涛,龙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财税政策支持——基于原理、制约和路径的分析。铜陵学院学报,2007(6)。

〔8〕申维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光明日报,2005-12-30。

〔9〕苏峰。略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http:。avalue。。

〔10〕韩军。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党政干部论坛,2008(1)。

〔11〕闫平。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理论学刊,2007(12)。

〔12〕毛少莹。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共同治理结构”,http:。。

〔13〕卢娟。国外政府文化资助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http:。。

〔14〕赵黎青。关于公共服务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个基本问题。政府转型——中国改革下一步。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5〕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1)。

〔16〕范思凯。公共权力转型期的政府公共服务。理论探索,2009(1)。

〔17〕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8〕汪锦军。构建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模式与路径选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6)。

〔19〕刘璇。国际视野下的“共享工程”续论。图书馆建设,2010(9)。

〔20〕吴信训,吴小坤。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冲刺关键——构建数字出版公共(交易)平台的构想。新闻记者,2010(8)。

〔21〕贾英健。当代技术革命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虚拟生存的出场逻辑及其对现实生存的虚拟性超越。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1)。

〔22〕赵子凯。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1)。

〔23〕王国锋。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和发展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

〔24〕李辉,李海丽。国内外政府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启示。信息化建设,2011(4)。

〔25〕曹学勤,高晓雨。从国外政府预算支出看世界信息化发展侧重点的变化。中国信息界,2012(5)。

〔26〕赵昆,潘琳。关于欧洲虚拟博物馆与世界数字图书馆的调研报告。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2)。

〔27〕胡晓明。国外城乡之间数字鸿沟研究综述。经营管理者,2012(3)。

〔28〕李云驰。美国、英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比较与借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

〔29〕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1)。

〔30〕蔡立辉。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启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1〕袁名别,郭炜煜。高绩效政府管理的保障机制与途径选择。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