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向奎、冒怀辛:《关于方以智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讨论》,《历史研究》1985年第1期。
颜泽贤:《方以智科学哲学思想初探》,《哲学研究》1984年第8期。
张岱年:《方以智哲学思想简析》,《天津师专学报》1980年第2期。
张岱年、陈来:《关于方以智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江淮论坛》1984年第2期。
张德钧:《方以智〈物理小识〉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62年第3期。
张永堂:《方以智与王夫之》,载《书目季刊》第七卷第二期,1972年冬季号。
张永义:《由〈药地炮庄〉看方以智的惠施论》,《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4期。
张永义:《从〈仁树楼别录〉看方以智的晚年思想》,《中国哲学史》2012年第2期。
张世亮:《方以智的“太极不落有无”说》,《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张世亮:《方以智〈东西均·三征〉哲学思想研究——以“统泯随,交轮几”为切入点》,《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1期。
郑万耕:《方氏易学的太极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周勤勤:《方以智集大成思想初探》,《中国科学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周勤勤:《从方以智哲学看中国哲学创新》,《哲学研究》2012年第10期。
周锋利:《青原学风与方以智晚年思想》,《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三)近期博士学位论文
周勤勤:《方以智“均的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刘贻群:《方以智〈东西均〉思想研究》,武汉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周锋利:《方以智三教会通思想研究》,北京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彭战果:《方以智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邢益海:《方以智的庄学研究——〈药地炮庄〉初探》,中山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三、相关著作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垣:《陈垣全集》,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陈俊民:《张载哲学思想及关学学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蔡仁厚:《王学流衍——江右王门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程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方立天:《佛教哲学》(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傅小凡:《晚明自我观研究》,成都:巴蜀书社出版,2001。
郭齐勇:《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郭齐勇:《梁漱溟哲学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郭齐勇编著:《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