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方以智的治学特点 > 本章小结(第2页)

本章小结(第2页)

[37]《一贯问答·问仁智》,载《儒林》(第一辑),第275页。

[38]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四,第243页。

[39]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7页。

[40]《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见《二程集》,第34页。此条未注“明”字,牟宗三认为系明道语,今从。

[41]《一贯问答·问克己》,载《儒林》(第一辑),第280页。

[42]谢良佐:《上蔡语录》,见《宋元学案·上蔡学案》,第920页。

[43]谢良佐:《上蔡语录》,见《宋元学案·上蔡学案》,第921页。

[44]《传习录》下,见《王阳明全集》,第121页。

[45]朱子语,见《宋元学案·上蔡学案》,第930页。

[46]胡大原:《伯逢问答》,见《宋元学案·五峰学案》,第1386页。

[47]《朱子语类》卷第六,第118页。

[48]同上书,第121页。

[49]《传习录》上,见《王阳明全集》,第38~39页。

[50]胡实:《广仲问答》,见《宋元学案·五峰学案》,第1385页。

[51]庞朴注释:《东西均·开章》,第8页。

[52]《性故》。

[53]《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上,见《二程集》,第15页。牟宗三认为系程明道语,今从。

[54]《一贯问答·慎独》,载《儒林》(第二辑),第301页。

[55]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25页。

[56]庞朴注释:《东西均·三征》,第45页。

[57]《易余·三冒五衍》。

[58]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4页。

[59]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卷四,第369页。

[60]张永义、邢益海校点:《药地炮庄·总论中》,第56页。

[61]《河南程氏遗书》卷第十一,见《二程集》,第120页。在此卷下方注有“明道先生语一”。

[62]庞朴注释:《东西均·神迹》,第153页。

[63]方以智:《惠子与庄子书》,见《浮山文集后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5页。

[64]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6页。

[65]《朱子语类》卷第五,第88页。

[6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卷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27页。

[67]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3页。

[68]《朱子语类》卷第五,第88页。

[69]庞朴注释:《东西均·道艺》,第184页。

[70]《朱子语类》卷第五,第87页。

[71]同上书,第85页。

[72]庞朴注释:《东西均·译诸名》,第164页。

[73]方学渐:《桐川语录》,载《明经方本庵先生学渐》,《泰州学案四》,《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43页。

[74]黄宗羲:《明经方本庵先生学渐》,《泰州学案四》,《明儒学案》卷三十五,第837页。

[75]《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一,见《二程集》,第4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